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斯大林模式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1929年,苏联博物馆委员会从冬宫博物馆秘密出售了1052件藏品,获得110万美元外汇,1931年出售高峰更是获得475万美元外汇。截止到1934年,苏联博物馆委员会通过出售艺术品和稀世珍品共获得1250万美元。苏联政府此举旨在(     
A.对文化进行社会主义改造B.扭转对外贸易中的逆差
C.打破西方国家的经济封锁D.为工业化发展积累资金
2 . 下表为苏联人口统计数字(单位:百万人),表格数据的变动从本质上反映出苏联
总人口其中对总人口的百分比
城市人口农村人口城市人口农村人口
1913年139.324.7114.617.782.3
1926年147.026.3120.717.982.1
1939年170.656.1114.532.967.1
A.城乡经济发展差距拉大B.经济结构发生巨大变动
C.加速发展战略成效显著D.斯大林模式已难以维持
3 . 苏联"一五计划"期间,通过外贸手段直接从西方市场上购买了大量的机器设备和技术,1929年,仅美国向苏联出售机器设备的商号就有一千多家。1931年,苏联购买机器设备的数量,约占世界机器设备出口总量的30%,到1932年,约占50%。这说明苏联
A.完全放弃了列宁的新经济政策B.与美国的敌对关系得到全面改善
C.抓住国际机遇加快工业化建设D.计划经济体制具有明显的优越性

4 . 苏联对社会主义建设进行了艰苦的探索,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在集聚战争资源上取得的成功以及这一战时体制中体现的某些“共产主义”的做法使得列宁一度认为,“这条道路是正确的,一定能使我们获得巨大成就,保证我们进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按照这一指导思想,1920年9月,俄共(布)中央给各省省委的信中强调:“下达给乡的征集额,就是余粮额,居民要用连环保的方式予以完成”;同时,俄共(布)中央还决定,严惩劳动中的逃跑现象,直至关进集中营。

——摘编自沈志华主编《一个大国的崛起和崩溃》

材料二 在新经济政策中,我们向作为商人的农民作了让步,即向私人买卖的原则作了让步;正是从这一点产生了合作社的巨大意义。从实质上讲,在实行新经济政策的条件下,使俄国居民充分广泛而深入地合作化,这是我们所需要的一切。……在生产资料公有制的条件下,在无产阶级对资产阶级取得阶级胜利的条件下,文明的合作社工作者的制度就是社会主义的制度。

——列宁《论合作社》

材料三 斯大林在1928年《论工业化和粮食问题》的演说中说:“农民不仅向国家缴纳一般的税,而且他们在购买工业品时还要因为价格较高而多付一些钱,这是第一;而在出卖农产品时多少要少付一些钱,这是第二。为了保持并加快工业发展的现有速度,保证工业满足全国的需要,我们不得不暂时征收这种税。”斯大林通过这种办法,使农民一半的收入交给国家。

——摘编自陆南泉等主编《苏联真相:对101个重要问题的思考》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所涉及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措施。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苏俄继续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主要意图是什么?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列宁对合作社的看法。结合所学知识,新经济政策是如何向农民“让步”的?
(3)据材料三,归纳苏联发展国家工业化的办法,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实行的消极影响。综合上 述材料,简要说明你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中得出的基本认识。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苏联的第二个五年计划规定:在1933—1937年间,轻工业生产的增长率由“一五”计划期间的13.2%提高到18.5%,同一时期重工业生产的增长率则由40.1%降低为14.5%。由此可见苏联政府
A.修改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
B.已意识到发展轻工业的重要性
C.扭转了轻重工业发展失调局面
D.对计划经济体制做出重大调整
6 . 下表为某国《20世纪20—40年代工业总产值中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比例表》(单位:%)它反映的史实最可能是
年份生产资料消费资料
192839.560.5
193253.446.6
193757.842.2
194061.238.8

A.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较快发展
B.苏联——国家工业化迅速推进
C.德国——采用第二次工业革命成果
D.美国——罗斯福新政取得成效
7 . 1938年苏联政府在一份决议中指出:企业中不安心工作者、懒汉、旷工者和贪图私利的人……给工业、运输业和整个国民经济带来巨大的损失……他们常常只工作4—5小时,白白浪费了其余2—3小时的工作时间,国家和人民因此常常每年损失几百万个工作日和几十亿卢布。该决议反映出当时苏联
A.工人阶级队伍觉悟低下
B.国民经济呈现衰退景象
C.工业化的目标难以实现
D.计划经济体制弊端初显
2018-05-07更新 | 517次组卷 | 19卷引用:江苏省常州市田家炳高级中学2019届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宣传海报是一种特殊的政治艺术品。下图为苏联工业化时期宣传其成就的海报。对其解读正确的是,该海报

A.客观地宣传了纺织业取得的巨大成就
B.展现了工业化促进纺织业发展的成果
C.反映纺织业为苏联工业化奠定了基础
D.忽视了当时轻重工业比例失调的事实
2018-04-22更新 | 71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苏省常州市田家炳高级中学2019届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该经济体制不是经济规律自然发展的产物,而是在当时苏联所处的特定历史条件下,人们对高速度工业化的追求与某种先验的‘社会主义观’相结合而衍生的结果。”该经济体制产生于
A.苏俄国内战争时期B.斯大林执政时期
C.赫鲁晓夫改革时期D.戈尔巴乔夫改革时期
10 . 《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中写道:“(1917年)10月16日,党中央召开了扩大会议。会议选举了以斯大林同志为首的领导起义的党总部。这个党总部领导了整个起义。”据你判断,《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这本书应出版于
A.“十月革命”时期B.20世纪30年代
C.20世纪50年代D.20世纪90年代
2016-11-27更新 | 135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届江苏常州市教育学会高三上期学业水平监测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