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斯大林模式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1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苏联的社会主义工业化是从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的。从1925年到1929年,苏联进行了编制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工作,整个五年计划贯彻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苏联第一个五年计划从1928年10月起实行,到1932年底提前完成。苏联已经由一个农业大国变成为工业一农业国。随后经过第二个五年计划(1933—1937年),苏联实际上已成为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工业国,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基本实现。

——摘编自宋才发《对前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历史回溯与评析》

材料二   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所取得的成就是非常显著的,“从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到1940年,短短的12年内,苏联整个工业增长了5.5倍”,“这是世界工业发展史上所没有的”。更为突出的表现是:在较短暂的时间内,建立起了一个部门相当齐全的大工业体系,从而大大地增强了国家的经济实力和经济自立的能力

——摘编自顾玉兰《全面认识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意义。
2019-07-11更新 | 103次组卷 | 2卷引用:福建省三明市泰宁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到19世纪中期,英国已经是一个工业化国家,往昔那种田园诗般的风情不见了,代之而起的是一个忙忙碌碌的世界。乡村建起了灰暗的厂房。城镇竖起高耸的烟囱,工厂里回荡着机器的轰响,高炉前喷发出铁水的光亮。工业已成为国家的命脉,人们靠工业、而不是农业生存。

——据钱乘旦、许沽明《英国通史》

材料二 斯大林时期的苏联仍然关注重工业的发展,试图以本国丰富的自然资源为依托,并且还要时刻应对可能爆发的希特勒对共产主义的战争。斯大林所追求的不仅是单纯的改变私人所有制形式,而是要彻底破除西方市场机制唯利是图的本质.因此,他不依靠价格竞争,而是使用正式的、集中的资源分配来安置设备和物质。

——据迈克·亚达斯等《喧嚣时代:20世纪全球史》

材料三 40年来,我们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由3679亿元增长到2017年的82.7万亿元,年均实际增长9.5%,远高于同期世界经济2.9%左右的年均增速,多年杂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30%。

——据习近平《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工业革命前后英国经济领域的变化。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英国相比苏联工业化道路的不同之处,并分析斯大林模式对苏联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改革开放的意义。
3 . 下图为1956~1985年苏联国民收入增长率的变化示意图。下列对该图的解读正确的是(摘自周尚文等著《苏联兴亡史》)

A.两个相对高点的出现表明斯大林模式还能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B.50年代中期的高点得益于对过分集中的农业管理体制的改变
C.60年代初期的低点主要原因在于恶劣的气候造成粮食的歉收
D.80年代后的经济状况源于戈尔巴乔夫改革的重点在政治领域
5 . “无论在任何时候,在任何国家,所有进行农业改革的尝试在试图以迅速和激进方式进行时,收获的都是深深的失望,因为农业结构是最根深蒂固的结构”。以下史实最能佐证该观点的是
A.苏俄的新经济政策
B.斯大林时期的农业集体化政策
C.美国的罗斯福新政
D.中国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6 . 1928年斯大林明确提出一个“贡税论”,就是说要农民除了他要交的粮食,应该交的国家任务之外,在工业品上,他要工业品的价格定得更高一些,然后这样让农民买东西的时候付出更多的钱。斯大林这一做法旨在
A.促进工农业发展的平衡
B.提高工人生产积极性
C.优先发展重工业
D.积累工业化建设资金
7 . 第聂伯河水电站于1939年建成,该水电站由苏联和美国技术专家设计,美国通用公司承揽,借鉴了加拿大阿达姆伯克水电站与拉加贝尔水电站的建设经验。第聂伯河水电站的修建说明
A.斯大林模式蕴含新经济政策因素
B.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发展的主流
C.美、苏合作共同抵御经济大危机
D.苏联改变了计划经济的经济体制
8 . 1928年,苏联按照国家计划在乌拉尔地区建设两个钾矿矿井,一个由苏联自主建设,另一个由德国公司负责。这反映出苏联在工业化初期
A.缺少基本的技术基础B.突破了计划经济指令的制约
C.依赖外资建设重工业D.采用新经济政策的某些做法
2019-01-30更新 | 4900次组卷 | 55卷引用:福建省泉州科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限时训练历史(高考班)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他们对苏联这项事业先表示怀疑,后表示兴趣。但他们仍对苏联人缺乏自由、住屋糟糕、消费品匮乏感到震惊,不过他们也同意这项事业让苏联在二次世界大战中有极大的贡献。”“这项事业”应该是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B.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C.五年计划的实行D.农业集体化运动
10 . “国家半无偿或近乎无偿地占有集体农庄的大量农产品,方法是通过不等价的交换,带有课税性质。”苏联这一做法的目的是(  )
A.保证国内战争的胜利B.为国家工业化积累资金
C.促进国民经济的恢复D.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