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斯大林模式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3 道试题
1 . 20世纪30年代时,世界范围的知识分子纷纷前往苏联进行参观,正如一位美国教授所说:“现在只有苏俄值得一看。别国,连美国在内,都是束手无策,唯独苏俄一往直前”。这一现象反映了(     
A.资本主义国家开始爆发经济危机B.苏联模式比资本主义制度先进
C.只有苏联市场经济体制可以破解经济危机D.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突出成就
2022-12-11更新 | 177次组卷 | 3卷引用:湖北省武汉榕霖文化艺术学院2023-2024学年高二12月考试历史试题
2 . 如表是苏联集体农庄的相关数据,这一时期的苏联(     
1929年1930年1934年1937年
集体农庄数(单位:千个)57.085.9233.3243.7
参加集体农庄的农户数(单位:百万户)1.06.015.718.5
集体农庄的比重:占农户总数的百分比3.923.671.493.0
占总播种面积的百分比4.933.687.499.1
A.国民经济比例的严重失调B.建立了高度集约的现代农业
C.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D.从小农国家发展为工业强国
3 . 1937年,苏联第二个五年计划完成时,工业在工农业总产值的比重已达到77.4%;工业总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苏联从一个依赖西方的农业国,一跃成为世界工业强国。这一成就表明
A.新经济政策具有科学性B.斯大林模式具有合理性
C.赫鲁晓夫改革取得成效D.两极对峙格局最终形成
4 . 1928—1941年,苏联在冶金、机械制造、机器加工、燃料动力、石油化工、仪器仪表等工业部门中新建了近9000个现代化的大中型企业,这在世界工业发展史上都极为罕见。苏联在短短十几年里完成了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苏联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有了很大改善。据材料可推知
A.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具有一定优越性B.苏联模式完全摒弃了市场经济体制
C.西方经济大萧条决定苏联经济发展D.苏联注重农轻重经济比例协调发展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以1928年“一五计划”的展开为标志,在不到20年的时间内,苏联走完了与西方发达国家长达50—100年差距的路程。这说明
A.凯恩斯主义思想得到了应用B.苏联找到向共产主义过渡的正确方式
C.苏联模式有利于实现工业化D.计划经济也可以弥补市场经济的不足
6 . 1927年苏联实施“农业集体化",用“工农剪刀差”理论刻意降低农业品价格:第一个五年计划实施期间,欧美迫切需要化解国内的过剩产能,向国外输出资本和技术。苏联政府大力引进技术,跳过漫长的发展周期。苏联政府的这一做法
A.缓和了与西方国家的关系B.缓解了西方严重经济危机
C.推动了农业生产的现代化D.有利于工业化战略的实施
7 . 美国作家斯坦迪奇在《舌尖上的历史》中写道:“当预期中的大丰收没能实现时,地方官员奉命加强搜索被藏起来的存粮。在1932年11月的一场演讲中,斯大林认为农民故意阻挠他的集体化方案,借以挑战政权的威信。”这说明苏联农业集体化运动
A.削弱了苏联政权的威信B.阻碍了经济体制的转型
C.导致国民经济比例失调D.违背了农民自愿的原则
8 . 如表为1928年、1932年和1937年苏联拖拉机数量与农业集体化发展状况统计表。它反映出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特点是
时间拖拉机数量(万台)参加农业集体组织农户占全国农户比例(%)
1928年2.71.7
1932年14.861.5
1937年56.193.0
A.优先发展重工业B.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同时并举
C.国民经济发展不平衡D.农业集体化滞后制约工业化发展
2021-07-08更新 | 8558次组卷 | 73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长虹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
9 . 现代化发展模式

材料   罗荣莱在《现代化新论》中指出:在200年的历史进程中,各国现代化走过的道路形形色色,按其经济形态大致可归纳为三大发展类型(见如图)资本主义类型(简称C型)、社会主义类型(简称S型)和混合类型(简称M型)。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现代化发展模式”,任选一种模式或综合多种模式自拟论题,联系史实加以论证。(要求:明确写出论题;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2021-04-11更新 | 272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第六中学2021届高三4月月考历史试题
10 . 苏(俄)联在七十余年的历史进程中,进行了几次较大规模的有关粮食问题的政策调整,下图。这反映了苏(俄)联(   
A.农业问题的复杂性B.农业集体化成就显著
C.放弃工业化的方针D.贯穿计划经济的理念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