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斯大林模式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9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下图为1933年的苏联宣传画,画上配文的译文为“我们将扩大托儿所、儿童教育设施和工厂厨房的建设。劳动妇女是国家生产和公共生活的积极参与者”。此画作表明当时苏联(     
A.经济体制改革方向有所调整B.经济建设需求变革社会关系
C.积极应对经济大危机的冲击D.五年计划侧重教育基础设施
2 . 20世纪30年代,苏联特别注重在职干部培训,有计划、有步骤地把一些党、政、军干部和优秀工人输送到高等学校进行系统培训。这一时期,高等学校和中等技术学校中的学生几乎四分之三是工人,四分之一是共产党员。苏联此举旨在(     
A.贯彻国家经济建设方针B.发挥了新经济体制的优势
C.从根本上纠正右倾错误D.借鉴了资本主义某些做法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1926—1927年苏联所需要的机器设备超过1/3依赖进口,到1932年进口机器设备的比重下降到13%,1937年则只占0.9%并开始向国外出口机器设备。这说明(     
A.经济危机阻滞西方对外贸易B.新经济政策推动工业化进程
C.西方加强对苏联的经济封锁D.经济政策调整取得显著成效
4 . 这场运动的主要成就使得苏联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农业也大大地机械化了。第二个五年计划完成时,苏联工业产值较1924年增长了10.7倍,年均增幅18%,机械动力占农业总动力的66.7%,农业产量较1933年增加33%。这些成效的取得(     
A.是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经济的产物B.是把农业与工业等同发展的结果
C.是符合苏联国情政策实施的结果D.为苏联卫国战争的胜利提供了有利条件
2023-03-24更新 | 338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六校联盟2023届高三3月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5 . 1936年,有中国学者对苏联的发展感叹道,苏联的“国家设计委员会”将“千万个工厂、几万公里铁路、25万个集体农场、千万个商业机关等准确地计划在一起”,并使“各部门保持着相辅的进展,而贯以精确的计算”,在这种原则下“写出伟大的史诗和惊人的数字”。该学者此言(     
A.立足于宣扬计划经济体制B.讽刺了苏联的农业集体化措施
C.印证了苏联经济建设成就D.意在批评国民政府的经济政策
2023-03-23更新 | 127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部分重点高中2023届高三3月联考历史试题
6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28年,苏联工业发展已经超过1913年沙俄帝国的水平,但与同期西方国家的差距过大。围绕推进工业化的任务,苏联政府开始实行“一五”计划,明确工业化战略的核心是优先发展重工业,建立足够的国防基础。国家通过一系列国有化法令,集中一切资金和资源,投入到国家最需要的工业部门。“一五”计划还注重经济增长速度,在苏联的亚洲地区新建工厂与工业城市, 从美国和德国引进大量的工业装备、技术和管理方式,建立航空工业、装备制造业等新的工业部门。

——摘编自《世界现代化历程・俄罗斯东欧卷》

材料二:1933年3月,罗斯福政府组建民间资源保护队,完成了百万青年人的就业,建造防护林带、森林防火、防治病虫害等。1933年5月,由罗斯福提出的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局法案被国会通过,带动田纳西河流域的人民实现就近就业。在公共工程计划中明确设立了联邦艺术家计划、联邦作家计划、联邦戏剧计划,用以解决各类知识分子和技术人才的就业与贫困问题。专门设立全国青年管理处,指导帮助将近150万高中生、60万大学生找到了兼职工作。

——摘编自李平《罗斯福新政中的就业政策及其启示》


(1)根据材料一,归纳苏联工业化战略的举措。结合所学知识,简评苏联的工业化。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罗斯福新政时期就业措施的特点。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苏、美恢复经济的措施对我国的经济建设有何启示?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据苏联官方公布的统计数字,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工业总产值增长了1.3倍。到1932年末,重工业在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由1928年的39.5%上升到53.4%,轻工业的比重则由60.5%下降至46.6%。五年计划虽然提高了国民收入水平,但人民的实际消费水平并未同步提高,农民的收入反而降低了。

——摘编自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史》

材料二   在第二个五年计划的1937年,苏联的工业产量比战前的1913年几乎增长5倍,工业产值在工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由1913年的42%上升到77%。从1932年到1940年,工人的数量增加了数百万,但是用于住房的总投资却在1929年之后有所下降。在1928年到1940年之间,工人的实际收入也下降了43%……1933-1940年间粮食平均年产量还赶不上1913年的水平。

——摘编自(美)杰克逊·皮尔福格尔《世界历史》



图:苏联给共产国际拨款的发展曲线图(单位:万美元)   

——摘自张泽宇《苏联向共产国际提供经费的来龙去脉》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全面述评斯大林模式。
(2)根据材料一、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24年至1937年苏联向共产国际提供经费变化的内外原因。
2023-03-18更新 | 85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巴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8 . 综合前三个五年计划来看,苏联在工业总投资中,85%以上投入了重工业部门,生产资料生产(重工业)由此获得了高速增长。苏联的做法(     
A.奠定了国内战争胜利的基础B.有助于提升国家防备能力
C.提高了广大农民生产积极性D.违背了马列主义基本原则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在斯大林的领导下,苏联经过两个“五年计划”,迅速发展为世界强国。在此期间,苏联优先发展的是(     
A.农业B.轻工业C.商业D.重工业
10 . 1946年2月斯大林在莫斯科市选民大会上说:“我们必须使我国工业每年能生产生铁达五千万吨,钢达六千万吨,煤炭达五亿吨,石油达六千万吨,只有这样才可以认为,我们祖国有了足以应付各种意外事件的保障。”这侧面反映了(     
A.冷战对抗的序幕已拉开B.二战促进苏联工业发展
C.斯大林模式的经济特点D.苏联大国沙文主义凸显
2023-03-01更新 | 156次组卷 | 1卷引用:清华大学中学生标准学术能力2023届高三12月(全国卷)测试历史试题(新教材老高考)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