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斯大林模式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8 道试题
1 . 关于苏联改革的评述,有观点认为:“赫鲁晓夫把苏联搞乱了,勃列日涅夫把苏联搞死了,戈尔巴乔夫把苏联搞垮了。”苏联“垮了”的根本原因是(     
A.戈尔巴乔夫的“民主社会主义”的改革失败B.西方的“和平演变”
C.片面强调重工业发展的恶果D.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
2 . 下表《苏联经济建设情况》表明,当时的苏联
A.五年计划促进了经济全面发展B.经济结构不合理状况已经凸显
C.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受到压制D.新经济政策促进了经济的恢复
3 . 下图为苏联“二五”计划(1933-1937)国民经济目标增长率与实际完成率。该图表可以用来说明当时苏联
A.经济体制改革未改变经济结构的失衡B.有调整经济结构的愿望
C.农业发展滞后阻碍了工业发展的速度D.人民生活水平普遍低下
4 . 20世纪30年代苏联能够避免经济危机的冲击,经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根本原因是
A.实行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B.实行公有制和计划经济体制
C.充分利用了市场货币规律D.粮食税调动了农民积极性
5 . 如图是修建于20世纪30年代的两处水利工程,它们的共同点是
A.都是为了快速推进本国工业化B.都是为了为应对经济危机而建
C.都不同程度体现国家干预经济D.都可说是计划经济体制的产物
2020-11-24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南充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到19世纪中期,英国已经是一个工业化国家,往昔那种田园诗般的风情不见了,代之而起的是一个忙忙碌碌的世界。乡村建起了灰暗的厂房,城镇竖起高耸的烟囱,工厂里回荡着机器的轰响,高炉前喷发出铁水的光亮。工业已成为国家的命脉,人们靠工业、而不是农业生存。

——据钱乘旦、许洁明《英国通史》

材料二   斯大林时期的苏联仍然关注重工业的发展,试图以本国丰富的自然资源为依托,并且还要时刻应对可能爆发的希特勒对共产主义的战争。斯大林所追求的不仅是单纯的改变私人所有制形式,而是要彻底破除西方市场机制唯利是图的本质。因此,他不依靠价格竞争,而是使用正式的、集中的资源分配来安置设备和物质。

——据迈克·亚达斯等《喧嚣时代:20世纪全球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工业革命前后英国经济领域的变化。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英国相比苏联工业化道路的不同之处,并分析斯大林模式对苏联的影响。
7 . 下表是1938年苏联和英国主要经济指标的比较
人均生铁产量人均钢产量人均用电量
苏联87公斤107公斤233度
英国145公斤226公斤620度

据此分析得出的正确结论应该是
A.苏联二五计划实现了国家工业化B.市场经济比计划经济更具有制度优势
C.英国的主要经济总量远远超过苏联D.苏联的生产力水平并未超越西方强国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1930年,联共(布)十六大决定在所有企业中实行经济核算制,给予企业一定的的独立性,企业在完成国家计划的前提下,有权自由支配自由流动资金,有权建立奖励基金和特别经理基金。这说明苏联
A.突破了斯大林模式的束缚B.仍采取新经济政策的某此做法
C.尝试进行经济体制的改革D.利用市场经济体制保障工业化
9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1929年,美国爆发了经济大危机,国民经济陷入绝境。……从1933年罗斯福上台开始,美国出台了《农业调整法》《工业复兴法》《联邦紧急救济法》等700多个法令,建立了全国工业复兴署、联邦紧急救济署等几十个委员会和管理局,国家支出达350亿美元……使经济在1933年夏和1934年春开始小幅度回升,1936年和1937年出现明显的复兴迹象,1939年国民经济形势得到完全扭转。

——据人民版《历史·必修二》整理

材料二   在斯大林经济体制下,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曾取得巨大成就。1940年工业总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后来,该体制的弊端日益突出,虽历经几次改革,都没有实质性的变化。到20世纪80年代,苏联经济陷入困境,出现了危机。

材料三   “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个新经济政策,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坦率的讲,我们过去搞社会主义照搬苏联搞社会主义的模式,带来很多问题。我们很早就发现了,但没有解决问题。我们现在要解决好这个问题,我们要建设的是具有中国自己特色的社会主义。”

——《邓小平文选》人民出版社


(1)根据材料一概括罗斯福新政的最主要特点,并说明其运用手段主要有哪几种?
(2)根据所学知识,列举材料三中“新经济政策”的主要内容。
(3)从经济运行体制的角度来看,材料三中“新经济政策”与材料二中“斯大林经济体制”主要不同点是什么?
(4)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突破旧的经济体制,建立新的经济体制方面进行了哪些成功的探索实践?
(5)上述材料可为我们进行经济建设提供哪些借鉴?
2020-06-09更新 | 68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广元市苍溪县实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10 .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和斯大林模式被苏联的历史学家形象地称为改变苏联历史的“三朵金花”。下列对三者共同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都与当时生产力水平相适应B.都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模式
C.都曾产生过积极作用D.都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2020-06-09更新 | 77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广元市苍溪县实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