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斯大林模式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71 道试题
1 . 苏联经济学家普列奥布斯基认为,社会主义国家的工业化不同于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化,在俄国这样一个生产力水平低下,小生产者占优势的国家里,“社会主义原始积累”的资金不能依靠掠夺殖民地,只能把小生产者当作“殖民地”。为此,苏俄(联)政府实行(     
A.余粮征集制B.“农业集体化”C.新经济政策D.固定粮食税
2022-07-07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渭南市临渭区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1927—1940年,苏联粮食收购价格提高了20%,棉花合同订购价提高了2.75倍,而农民购买工业品价格却提高了5.5倍。这表明苏联(     
A.新经济政策推动粮食产量增长B.农业集体化政策推行举步维艰
C.计划经济体制下商品贸易取消D.国家工业化发展战略得以实施
3 . 1953年,苏联谷物的义务交售价格仅为成本的10%,牛肉价格为成本的5%,猪肉价格为成本的6%。对这一现象的出现,下列解释合理的是(     
A.经济危机下农业破产的表现B.前提是国家给予农民大量补贴
C.筹集工业化资金的现实需要D.体现了赫鲁晓夫对农业的调整
2022-07-06更新 | 425次组卷 | 9卷引用:山东省2022届高三下学期高考考前热身押题历史试题
4 . 1931年2月,斯大林指示,要把解决技术问题作为苏联党和国家的头等大事、苏联党和政府相应地作出了一系列具体决策、党中央通过了关于为五年计划中几个大的工程培养技术熟练职工的决议,在工厂普遍开办了技术训练班,成立了技术小组,办起了技术学校,实行了技术考核,这些做法(     
A.损害了广大农民切身利益B.适应了工业化的发展战略
C.克服了新经济政策的弊端D.完善了社会主义计划经济
5 . 抚今思昔,研究苏联经济体制改革,对我国的改革有一定的借鉴意义。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列宁曾提出过这样一个著名的公式:“苏维埃政权+普鲁士的铁路管理制度+美国的技术和托拉斯组织+美国的国民教育……=社会主义。”

——《列宁文稿》

材料二   作为苏联领导人之一的布哈林主张“必须发展各类工业”,优先发展轻工业,用轻工业赚回来的资金建设重工业。对于实现工业化的资金来源,他主张本国节约。斯大林认为,如果将用来购买汽车和机器的资金用来购买布匹,苏联就会在用新技术武装起来的资本主义包围面前处于手无寸铁的状况。在工业化建设上,斯大林明确表示决不能放慢速度,必须竭力加快速度。斯大林用强制的办法,使农民的一半收入交给国家,“一五”计划时期,从农业吸收的资金占用于发展工业所需资金的三分之一以上。

——据陈仲丹《墙头政治——现代外国宣传海报解读》整理

材料三   改革必须是全面的、深刻的,绝不能像勃列日涅夫时期进行的改革那样浅尝辄止、半途而废,也不能像戈尔巴乔夫那样左右摇摆、朝三暮四。改革要有目标、有步骤、循序渐进地进行。

——摘编自《苏联兴亡史论》


(1)材料一中的公式蕴含什么深意?该深意在经济领域付诸实践的表现是什么?
(2)材料二中布哈林和斯大林在工业化建设问题上主张有什么不同?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苏联改革失败的原因有哪些?
2022-07-06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宝鸡市陈仓区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下图为1953~1983年苏联与世界实际CDP平均增长率对比(和),据此可知(     )
A.苏联模式一直阻碍经济发展B.苏联模式曾经取得显著效果
C.苏联与世界的经济成正比例D.苏联与世界的经济成反比例
2022-07-05更新 | 88次组卷 | 2卷引用:广东省梅州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苏联某领导人对苏联经济政策的描述:个体农民不能生产出更多的粮食,新经济政策产生了富农囤积粮食.投机倒把的问题。据此推断这位苏联领导人主张推行(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新经济政策C.农业集体化政策D.市场经济体制
2022-07-05更新 | 68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梅州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1928一1941年,苏联在治金、机械制造、机器加工、燃料动力、石油化工、仪器仪表等工业部中新建了近9000个现代化的大中型企业,这在世界工业发展史上都极为罕见。苏联在短短十儿年里完成了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苏联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有了很大改善。据材料可推知(     
A.新经济政策取得了巨大成功B.国民经济的恢复任务已经完成
C.苏联国民经济比例协调发展D.计划经济体制具有一定优越性
2022-07-05更新 | 189次组卷 | 4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新洲区部分高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216月,苏俄最高国民经济委员会决定恢复市场、货币机制,给企业一定的自主权,对中小企业实行非国有化。下半年,国家退出拥有20名工人以下的小型企业,允许私人承租经营;同时准许私人开办小型企业,允许私人开办商店。1924年前,外国企业与苏饿政府签订的租让合同有91份。1929年,租让给外资全业的产值占全国工业总产量的0.6%。

材料二   列宁去世后,斯大林提出一国可以建成社会主义的理论。他认为,俄国经济落后,落后就要挨打,因此必须利用政权高速度地发展经济,从发展重工业开始。重工业的投资大,回收周期长,资金一是靠国有企业的利润积累;二是压低农产品收购价格,提高工业品出售价格,向农民征税;三是号召人民艰苦朴素,用发行公债的办法将消费责金转为建设资金。

——以上摘编自任世江《高中历史必修课程专题解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经济政策时期苏俄(联)对工商业所采取的措施。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斯大林经济理论的影响。
2022-07-05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黔东南州镇远县文德民族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四次月考历史试题
10 . 1929年5月,苏共通过了“关于厂际社会主义竞赛”的决议。随后全国兴起了以突击手运动为主要形式的竞赛运动,1932年参加突击手运动的工人占全体工人的75%。这一运动开展的背景是(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施B.新经济政策的推行
C.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开展D.农业集体化的实行
2022-07-05更新 | 79次组卷 | 3卷引用:广东省东莞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