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特点、影响和评价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9 道试题
1 . “国家通过最高国民经济委员会及其下属的各总管理局对工业的管理、产品的生产和分配实行集中领导。为了缓和危机,政府决定实行粮食和日用工业品的配给制。”上述情景出现于
A.统一之后的德意志帝国B.拿破仑统治时代的法国
C.十月革命胜利后的苏俄D.罗斯福新政时期的美国
2 . 苏联漫画家摩尔的作品《救命》,描述了20世纪20年代初,一位农民的骷髅化,其背后的“麦穗”已经干瘪萎缩。这幅漫画意在表明
A.战时共产主义超经济剥夺,挫折了农民的积极性
B.新经济政策减轻农民负担,人民热烈欢呼
C.农业集体化损害农民利益,遭到人民反对
D.人们对高度集中斯大林模式的不满
2018-02-22更新 | 294次组卷 | 16卷引用:2012-2013学年河北正定中学高二月考历史卷
3 . 苏联早期领导人布哈林曾说:“我们过去认为,我们一举可以消灭市场关系。而实际情况却表明,我们恰恰要通过市场关系走向社会主义。”苏俄(联)实行的哪一经济政策体现了“消灭市场关系”这一思想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新经济政策
C.斯大林经济体制D.赫鲁晓夫改革
4 . 如图为部分年份俄国的工业生产情况图(以1913年为100)图中1920年工业生产情况出现的因素是

A.推行五年计划刺激工业发展
B.当时面临严峻的国内外形势
C.解除了大部分小企业的国有化
D.优先发展重工业实现工业化
5 . 1919年,列宁认为在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后,俄国可以不经过一定的过渡时期而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其实践
A.加速了俄国向社会主义过渡B.调动了人民大众的生产热情
C.进一步巩固了工农革命联盟D.最终激化了俄国的社会矛盾
6 . 有论者认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破坏了多党合作赖以建立的工农联盟基础,大大压缩了多党合作的政治空间,俄共(布)一党执政的政治制度逐步形成,无其他政党的有效监督,是苏共亡党亡国的重要原因之一。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苏联解体的主要原因
B.苏共一党执政是导致苏联解体的主要原因
C.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应该全盘否定
D.苏联解体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有关联
2019-01-24更新 | 224次组卷 | 3卷引用:【市级联考】广东省惠州市2018-2019学年高二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文科)历史试题
7 . 有学者指出:“俄文本身并无‘余粮’的意思,而是指征收(摊派)粮食。所谓余粮实际上由国家和军队的需要确定,国家先确定所需要粮食数量,然后分配给各省、县和村。”据此可知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翻译有误
B.“余粮”征集制伤害了农民的积极性
C.国家的做法受到人民的拥护
D.政府“征收”措施在苏俄一直延续
2018-06-02更新 | 311次组卷 | 3卷引用:【全国百强校】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2018届高三下学期第四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22-23高三上·全国·课时练习
8 .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背景____胜利后,国内外的敌对势力联合起来,企图扼杀新生的苏维埃政权。他们通过武装斗争,使苏俄陷入内战当中
目的为了把有限的力量集中起来保证战争的胜利
内容最重要的是____,将农民除口粮、种子粮以外的一切余粮收集到国家手中
作用余粮收集制保证了前线的粮食供应,缓解了城市饥荒,但严重损害了____的利益,导致战后的经济和政治危机

2023-01-05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自创单元讲练测(纲要下)第八单元十月革命的胜利、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和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讲)
10 . 十月革命胜利后,苏俄走上一条不同于资本主义国家的经发展道路,国内外敌对势力联合起来发动了武装干涉。迫于形势需要,苏俄实行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下列关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说法正确的是(        )
①实行实物配给制        ②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③利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展社会经济④实行余粮收集制                    ⑤大中小企业全部实行国有化
A.①②④B.①④⑤C.②③⑤D.②④⑤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