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特点、影响和评价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1 . 有学者在评价苏俄(联)的一项经济政策时说:“无产阶级专政被理解成不受法律限制的直接强制,依靠行政强制手段和普遍的军事管理与集中化来发展错综复杂的经济。从大工厂到只有一个理发匠的理发铺,都要实行国有化,导致国家不堪重负。”这一政策的历史意义在于(     
A.集中力量取得了战争的胜利B.确立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C.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生产D.奠定了战胜法西斯的经济基础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十月革命后,俄国无论从政治上还是经济上都发生了大变革,列宁的经济思想也在不断摸索中向前发展。列宁不断地根据俄国的基本国情来调整经济政策,同时也丰富和完善了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思想。研究十月革命后列宁经济思想的变化对于今天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摘编自柴昭元《十月革命后列宁经济建设思想的变化》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十月革命后列宁的经济建设思想"自行拟订一个具体论题,并进行论证。(要求:表述成文,持论有据,论证充分,逻辑清晰)
3 . 著名历史学家黄仁宇评价苏联(俄)某一经济政策时说∶"它没有预定的计划,只不过是仓皇应付非常态的各种措施。它如果有任何中心思想的话,也不过是起于动员时的群众心理。"这一政策的施行(     
A.严重损害了农民阶级的利益
B.适应了生产力的发展需要
C.承认了商品货币的经济职能
D.推动了计划经济体制形成
4 . 有学者就“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指出,布尔什维克党当时是把国内战争的需要和坚决消除私人所有制、实现社会主义制度和直接向共产主义过渡联系在一起的,这一观点(       
A.认为布尔什维克党当时的做法并不符合实际
B.否认“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战时应急措施
C.不利于客观认识“新经济政策”推行的历史背景
D.有助于解释战争结束后继续执行这种政策的原因
2022-06-08更新 | 7034次组卷 | 52卷引用:河南省伊川县第一高中2024届高三12月份阶段检测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56年,亚历山大二世向莫斯科贵族发表演讲说,他说:“到处在谣传,我要给农民自由,这是不公正的……但是,遗憾的是,农民和他们的地主之间存在着敌对情绪,并因此发生了许多不服地主管束的事情……因而,从上面解决比从下面解决好得多。”

——摘自孙成木《俄国通史简编》

材料二   图为俄国粮食产量变化曲线:


材料三   1989年共产主义制度在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罗马尼亚保加利亚的崩溃,当然还有东德——它以并入联邦德国而整体消失……一度令人畏惧的柏林墙被敲成一片片碎片做了纪念品。1991年12月底,飘扬在克里姆林宫镰刀锤子的苏联红旗徐徐降下,俄罗斯的白蓝红三色旗升上了克里姆林宫上空。

——据《俄罗斯史》


(1)材料一反映了俄国社会的什么问题?这一问题的解决对俄国产生了什么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俄国粮食产量的变化趋势并指出其基本原因。
(3)材料三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这一事件的发生带给我们什么启示?
6 . 1920年1月,苏维埃政府撤销了人民银行,职工可以免费从国营和合作社分配点凭证领取食品、日用品和燃料,经济生活几乎完全实物化。苏维埃政府的做法
A.得到下层民众的普遍赞同B.导致了苏联国内局势失控
C.加速了反法西斯战争胜利D.服务于特殊时期经济需要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