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特点、影响和评价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 道试题
1 . 有学者就“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指出,布尔什维克党当时是把国内战争的需要和坚决消除私人所有制、实现社会主义制度和直接向共产主义过渡联系在一起的,这一观点(       
A.认为布尔什维克党当时的做法并不符合实际
B.否认“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战时应急措施
C.不利于客观认识“新经济政策”推行的历史背景
D.有助于解释战争结束后继续执行这种政策的原因
2022-06-08更新 | 7034次组卷 | 52卷引用:浙江省2023届1月高三选考模拟历史试题
2 . 对苏联经济发展模式,人们一直有不同的评价。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21年春天已经很清楚了:我们用“强攻”办法,即用最简单、迅速、直接的办法来实行社会主义的生产和分配原则的尝试已告失败。1921年春天的政治形势向我们表明,在许多经济问题上,必须退回到国家资本主义的阵地上去,从“强攻”转为“围攻”。如果我们不能实行退却,即把任务限制在较容易完成的范围内,那我们就有灭亡的危险。

——摘编自《列宁全集》

材料二   斯大林的国家工业化和农业全盘集体化运动,体现着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原则……从理论到实践都明显地改变了列宁的新经济政策。

——叶书宗《关于苏联的国家工业化和农业全盘集体化问题》

材料三   目前这种困难的经济和生活状况在很大程度上是苏联式的经济造成的后果。我们不得不付出代价,为苏联体制所固有的过分依赖原料工业和国防工业而损害日用消费品生产的发展付出代价;为不够重视现代经济的关键部门(如信息、电子和通信)付出代价;为不允许产品生产者的竞争付出代价……为限制甚至压制企业和个人的创造性和进取精神付出代价。

——摘编自【俄】普京《千年之交的俄罗斯》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苏俄“强攻”“围攻”所对应的政策,分析其政策转变的根本原因。并举出苏俄工业上“退回国家资本主义”的措施。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斯大林的经济政策与新经济政策相比有哪些“改变”?
(3)据材料三,概括普京认为“苏联式的经济造成的后果”的理由。综合上述材料谈谈苏联经济建设带给我们的启示。
2021-02-25更新 | 512次组卷 | 9卷引用:浙江省浙东南三校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
3 . 下表是沙俄、苏俄、苏联粮食作物耕作面积、粮食作物产量示意图。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四年大战和三年国内战争时期,粮食作物耕作面积、产量呈现下降趋势
B.新经济政策时期呈现上升趋势,粮食作物耕作面积、产量仍未达到一战前水平
C.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能集中全国的人力、物力,所以粮食作物产量有所上升
D.重点发展重工业造成粮食作物耕作面积有所下降、粮食作物产量增幅不大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