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新经济政策的特点、影响和评价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1 道试题
1 . 1921年,苏维埃俄国把一部分中小企业租给私人或合作社经营,到1922年底,中小企业出租已达4000家,产值约占工业总产值的3%。这表明苏维埃俄国
A.推行国家资本主义用以恢复经济B.通过加强干预促进中小企业发展
C.重视引进外资和先进的管理技术D.探索适合国情的工业化建设道路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邓小平在1985年会见津巴布韦非洲民族联盟主席穆加贝时曾谈到,“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个新经济政策,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这表明,邓小平曾对新经济政策有过反思和借鉴。有关对这两者的认识,以下有两种认识可供讨论:①邓小平和列宁的经济改革在背景、突破口、特点、实质等方面具有深刻的同一性。②邓小平经济思想在理论和实践方面都高于列宁的新经济政策,所以最终也导致不同的结果。

——《历史评论》


阅读上面材料,你更侧重分析哪一种认识?侧重分析①,请结合所学进行阐述。侧重分析②,根据所学知识分析邓小平改革与新经济政策相比的进步之处。(只列观点,不说理由不得分)
2020-06-25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南昌市第十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5月月考历史试题
3 . 有俄罗斯学者认为,中国20世纪80年代的改革属于新版的苏俄新经济政策。这一认识的依据是两者都
A.促进了社会主义工业化B.处于相似的国内外经济环境
C.巩固了农村的集体所有制经济D.面临着处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问题
4 . 1920年,列宁把农民看作是资本主义产生的土壤,看作一种“异己力量”。晚年他多次提到,新经济政策的实质,就是要找到处理无产阶级国家政权同小农之间的相互关系,找到和谐共处的形式。由此表明,新经济政策
A.使俄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B.是列宁对现实的思考和政治策略
C.消除了工农之间的分歧和矛盾D.尝试建立工农联盟的苏维埃政权
5 . 1924年初,列宁明确指出,当前全国计划管理的中心任务,不是去规定做什么、做多少,下达硬性的计划指标,而是要使各地在自己的小范围内,能自主地组织经济活动,发展地方经济,从而实现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这表明当时苏联
A.经济管理体制的调整B.发展地方经济成为首要任务
C.工业化建设全面展开D.高度集权模式雏形开始出现
6 . 社会主义(socialism)是一种社会学思想,主张整个社会应作为整体,由社会拥有和控制产品、资本、土地、资产等,其管理和分配基于公众利益。对于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列宁曾说“增加财富、建设社会主义社会的真正和唯一的基础只有一个,这就是大工业。如果没有资本主义的大工厂,没有高度发达的大工业,那就根本谈不上社会主义,而对于一个农民国家来说更谈不上社会主义了”。这一思想
A.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一致B.说明列宁对资本主义完全认同
C.是列宁对新经济政策的理论阐释D.推动了苏联经济模式的形成
7 . 苏联经济学家布哈林在论述苏俄(联)时期某经济政策时说:“该政策首先是对小商品生产者和农村对农民的让步,它同时也是我所说的战略手段……以在保持同工农联盟的唯一正确和唯一可能的崭新方法实行进攻。”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该政策”指的是新经济政筑   ②“让步”实质是调整社会经济结构
③“进攻”的目的是复兴经济、巩固政权   ④后来该政策长期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A.①②③B.②③C.①③D.①③④
2020-05-20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奉新一中、南丰一中等六校2020届高三5月联考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8 . 列宁曾经指出:“国家资本主义,就是我们能够加以限制、能够规定其范围的资本主义,这种国家资本主义是同国家联系着的,……国家资本主义是我们应当将之纳入一定范围的资本主义……”从性质上和做法上符合该材料的有(   
①战时共产主义政策②新经济政策③斯大林及赫鲁晓夫改革、勃烈日涅夫改革时期④戈尔巴乔夫改革⑤中国过渡时期的做法⑥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A.②③④⑤⑥B.②④⑤⑥C.③④⑤⑥D.②⑤⑥
9 . 苏俄的新经济政策、罗斯福的新政、邓小平的改革开放被誉为20世纪的三大著名改革运动,但也曾引来了普遍的质疑:“新经济政策是退回资本主义”、“罗斯福新政是搞社会主义运动”、“邓小平是在走资本主义道路”。这些看法的共同缺陷是
①没有从政策实施的根本目的的角度看问题
②没有看到政策调整并未涉及国家的根本政治制度
③只看现象,不看本质
④没有从发展的、辩证的角度看问题
A.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
10 . 1921年3月苏俄政府开始实行新经济政策,农民被准许在公开市场出售他们的农产品。农民和新商人都能雇佣劳力,并能保留他们在经营中获得的利润。不过,列宁设法使国家控制了土地所有权,控制了他所称的“制高点”(银行、对外贸易、重工业和运输业)。对列宁来说,“后退一步为的是前进两步”。对该政策的下列评述,正确的是
A.为斯大林体制产生奠定基础B.允许局部的恢复资本主义
C.从此小农经济在苏俄占优势D.促使社会主义在苏俄结束
2020-04-18更新 | 329次组卷 | 5卷引用:江西省宜春市上高二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