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新经济政策的特点、影响和评价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1 道试题
1 . 分析数据是进行历史研究的重要方法和手段。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下表是1917至1932年苏俄(联)经济数据表

1917年1920年1932年
工业总产值(亿卢布)10314.1368
煤(十万吨)29087644
原油(万吨)9103902140
钢(万吨)42219592.7
棉织品(亿米)25.31.226.94
粮食(百万吨)144.452.5111.6

——摘编自高德步《世界经济史》

材料二   勃列日涅夫改革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20世纪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初,苏联工业年均增长率为8.4%。第二阶段为70年代初到70年代末,1971~1975年,工业总产值年增长率为7.1%,比前五年下降1.3%,其后五年又下降2.6%。第三阶段,从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1982年工业总产值仅增长2.8%。

——《历史2(必修)·历史材料与解析》人教社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概括1917至1932年苏俄(联)经济的发展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这些变化的原因。
(2)据材料二,指出勃列日涅夫执政时期苏联经济的发展趋势。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成因。
(3)综合上述材料,简述苏俄(联)社会主义的探索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启示。
2 . 1921年6月,白手起家的美国百万富翁阿曼德·哈默,克服种种困难来到苏俄,想帮助医治当时流行的斑疹伤寒,但为饥荒所引起的灾难震惊。他用100万美元在美国购买了100万普特小麦,船运到苏俄去销售。阿曼德·哈默
A.所作所为基于道德良心
B.勇于冒险不断寻找商机
C.震惊于苏俄当时的灾难
D.冲破了美国的贸易禁运
3 . 苏俄1920年11月颁布租让法令,允许资本家经营租让企业或同苏维埃国家组织合营股份公司。1921年7月又决定中小企业和国家暂时无力兴办的企业允许私人经营。在流通方面,允许私人在地方范围内进行商业往来。材料说明苏俄
A.推行“新经济体制”实行经济改革
B.放弃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
C.利用资本主义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
D.否定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4 . 1921年,正在苏俄考察的瞿秋白在日记中写道:“回忆二、三月间,我到俄(国)人家里,那冷淡枯寂的生活,黑面包是常餐便饭唯一的食品……现在丰富得多了,可是非得有钱不可,市场物价因投机商业之故很不稳。”这一变化主要是由于
A.计划经济尚未建立
B.新经济政策的实行
C.国民经济日趋困难
D.国家工业化的实现
5 . 列宁认为,“1921年的主要环节是实行有秩序的退却。必须退到资本主义上去……必须再退,再后退,从国家资本主义转到国家调节和货币流通。”“有秩序的退却”不包括
A.废除实物配给制,实施按劳分配
B.恢复货币流通和商品交换,允许自由贸易
C.以租让的方式允许外国资本家经营矿产
D.解除全部中小企业的国有化,允许私人经营
2019-07-04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南昌十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下)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6 . 1921年10月列宁在谈到新经济政策时说:“所谓新,是对我们先前的经济政策而言的。可是实质上,它比我们先前的经济政策包含着更多的旧东西。”下列关于新经济政策的内容中,不属于“旧东西”的是
A.部分企业由资本家经营
B.实行粮食税
C.关系国家经济命脉的企业归国家所有
D.允许自由贸易
2019-07-04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南昌市第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7 . 经济体制的创新、经济政策的调整,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动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21年8月,在莫斯科市民惊异目光的注视下,一位23岁的美国青年走进了克里姆林宫,他的名字叫阿曼德·哈默。1921年10月28日,苏俄第一份给外国人特许权的合同正式签署,哈默获得了一所石棉矿的特许经营权,开始了他真正的商人生涯。1979年5月,应邓小平的邀请,一位年过80的美国老人带着20多位美国专家,专门到中国开展经济合作计划。这位81岁老人就是哈默。

——《正道沧桑——社会主义500年》

材料二   它(田纳西水利工程管理局)代表现代政府中一种真正新颖而富于想象力的设计……它将不受那些不相干的国家界限的禁制,而且将是独立经营的、政府所有的公司,一旦开始运作,它将指挥自己的经营活动,偿还国家投资,并将其“利润”投入到进一步的开发工作。它的逐年的经费筹措(与管理)既不依靠州议会,也不依靠国会。这乃是政府企业经营活动的一般特点。

——罗林斯编《合众共和国:1933年田纳西河流域法》

1983年广东成为中国第一个不再为多种商品——如稻米和鱼类定价的省份……直到1980年代初,几乎所有的中国汽车还属于某个工作单位,由单位的司机驾驶;自广州从香港购买了一些计程车后,它成为中国运营商业计程车的先驱。

——(美)傅高义《邓小平时代》

材料三   罗斯福新政期间,一些人激烈地抨击罗斯福,说他“背叛了他的阶级”,其举措是“淡红色的社会主义。

——黄安年《美国社会经济史论》

2007年美国学者库珀·雷默在《中国形象》一书中,别出心裁地把“中国形象”界定为“淡色中国”。他解释说,“淡”可以把两种正好相反的东西结合成一种清晰的颜色。在汉语中,“淡”将“水”与“火”两种不相融的东西结合在一起,使对立的东西成为一种和谐。

——俞可平《雷默的“淡色中国观”》


(1)根据材料一,概述哈默在中俄两国投资经营的有利条件。
(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田纳西水利工程管理局的特点。依据材料二所涉及的经济体制调整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美两国经济体制发生的基本变化。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两种“淡色”的认识。
8 . 列宁曾说:“无论是理论上的还是实践上的问题,在于找出正确的方法,即应当怎样把不可避免的(在一定程度上和在一定期限内不可避免的)资本主义的发展纳入国家资本主义的轨道。”依据这一观点,苏俄(联)
A.加快对农业的改造进度
B.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
C.恢复了商品流通和交换
D.形成了影响深远的体制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重商主义是英国最早的国家干预经济思想和政策体系,产生于从封建社会走向资本主义社会的历史变革时代,16~18世纪走向全盛。重商主义有利于早期资本主义发展和原始积累,但随着资产阶级逐渐壮大,这一政策限制了资本主义自由发展,不惜民穷求“国富”的政策也导致了民生艰苦。由此,经济政策的钟摆开始反向运动,1759年亚当·斯密首次提出有“看不见的手”,主张经济自由主义。从重商主义到经济自由主义历时百余年,这次经济政策变革有利于维护资本主义的社会稳定。到19世纪末期,经济自由主义登上巅峰,但其弊病也逐渐突出,生产急降、企业破产、投机泡沫、经济混乱等经济现象,加上失业贫困严重和阶级矛盾等社会现象,成为常见的危机景象。

——《变革与稳定:英国经济政策的四次重大变革》

材料二:内战的结束意味着不再需要…这种权宜政策,于是它被立即摒弃了.农民们拿起武器,反对无偿的征收.…列宁来说,…“后退一步为的是前进两步”。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我们必须退却,而要诚实地面对我们国家今天所遇到的形势.这个伟大的国家将坚持下去,并将获得新生和繁荣…这个国家需要行动,而且现在就行动起来。

——罗斯福就职演说(1933年3月4日)

材料四:1985年8月28日,邓小平在会见外宾时,曾说到“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个新经济政策,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经济政策的变化,并分析该变化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苏俄和美国“退却”的经济政策及各自特点
(3)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共产党人吸取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和教训,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采取的重大举措。
(4)综合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经济政策调整的认识。
10 . 1927年苏联第聂伯河水电站开始动工建设。它借鉴了加拿大阿达姆伯克水电站和拉加贝尔水电站的建设经验,由苏联水利建设专家设计、美国水电专家小组指导。历时5年,先期5个发电机组建成投产。据此可知当时
A.美苏两国由对手变成盟友
B.苏联推崇市场经济体制
C.新经济政策影响并未消失
D.苏联工业位居世界第二
2019-06-10更新 | 1327次组卷 | 31卷引用:江西省宜春市奉新县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