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新经济政策的特点、影响和评价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1 道试题
1 . 据历史记载,1921-1923年,苏俄(联)多数电影院恢复放映,单是莫斯科一地,电影院的数量就从10家增加到50家,看电影成为市民的重要娱乐活动之一。这表明当时苏俄
A.计划经济取代了新经济政策B.经济和社会重新焕发了活力
C.基本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D.社会主义改革取得一定成效
2 . 1921年8月,苏俄人民委员会改组粮食人民委员部,取消它所辖的商业体制,单独成立国内贸易人民委员部。10月,决定重建国家银行。苏俄人民委员会的上述举措
A.缓和了与西方国家的紧张关系B.彰显了新经济政策的显著成就
C.有助于当时国内商品市场的活跃D.不利于苏共对国家政权的掌控
3 . 在新经济政策实施过程中,农村出现两极分化,富农阶层控制着剩余的粮食,拒绝购买高价的工业品,苏联出现粮食收购危机。一方面城市缺乏粮食,没有粮食出口换取工业设备,另一方面工业品卖不出去而积压在仓库里。工业与农业两大部门之间产品交换出现断层。材料说明
A.斯大林模式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道路
B.新经济政策的废除有其历史必然性
C.富农阶层是苏联实现工业化的最大障碍
D.苏联计划经济失去了其历史优越性
2019-12-10更新 | 433次组卷 | 17卷引用:江西省新余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如表《1913—1928年沙俄、苏联经济数据表》,下列对材料的分析,正确的是
类别数据年份1913年1920年1925年1928年
工业总产值(亿卢布)102.5114.177.39158
钢(十万吨)42019186.8425.1
粮食(百万吨)144.452.5113.3123.3

A.社会制度的转型推进经济迅速发展
B.新经济政策的成功探索推动苏联经济复苏
C.苏俄打破了帝国主义的封锁和孤立
D.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使苏联经济全面提升
5 . 有学者认为:“新经济政策既鼓励发挥市场作用,同时又限制市场作用。这是一种矛盾的态度,特别是通过国家政治力量干预商品交换,为商品交换规定固定的场所。”对此理解正确的是,新经济政策
A.造成思想混乱和社会矛盾激化
B.实质是向社会主义过渡
C.为斯大林模式奠定了理论基础
D.不符合苏俄的基本国情
6 . 1921年始,苏俄大部分文化艺术企业被取消收归国有,私人或集体电影企业被允许进行活动,为了利润,他们以少量的资金到外国购买现成的影片,导致外国影片泛滥,“电影实际上已成为资产阶级影响的传教士或是劳动群众的腐蚀剂”。1923年俄共(布)十二大后,苏联开始生产自己的电影。这一历程表明此时的苏俄(联)(     )
A.新经济政策逐步被废除B.文化市场日益受到西方控制
C.政府较为重视意识形态的影响D.文化宣传成为中心工作
7 . 下表《1913—1932年沙俄、苏联经济数据表》

下列对材料的分析,正确的是
A.社会制度的转型推进经济迅速发展
B.新经济政策的成功探索推动苏联经济复苏
C.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使苏联经济全面提升
D.苏俄打破了帝国主义的封锁和孤立
8 . 1921年,苏俄政府通过法令规定,在土地国有化基础上稳定现行农民土地占有形式,国家机关不得以平均地产或组织集体农庄等理由收回农民占有的土地,如果因建立果、实验站等特殊用途需要占用农民土地,也必须给农民同等份额的土地相交换。这一法令
A.扩大了农民产品支配权
B.推动了苏联快速实现工业化
C.促进了工农联盟的巩固
D.有助于“斯大林模式”建立
9 . 在论述苏俄新经济政策时,列宁说:我们正向着国家调节商业的方向退却。但是,我们的退却是有限度的。现在已经有些迹象可以使人看到退却的终点了,可以使人看到我们停止退却的时间已经不太远了。”列宁的论述意在说明
A.苏俄开创了经济发展的新模式
B.苏俄把政治考虑放在首要地位
C.发展商品经济利于巩固新政权
D.新经济政策已经完成了其使命
10 .
从表格中选出3个关键词,并运用这三个关键词对该主题进行简要评析。(要求:主题立意明确;关键词选择准确;文字说明逻辑清晰;史论结合。)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