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新经济政策的特点、影响和评价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1 道试题
1 . 1921年8月,苏俄著名象征派诗人勃洛克开枪自杀,他的遗嘱中有这样两句小诗;“看,莫斯科忍受饥饿,从前整洁美丽,而现在是买卖投机。”大批共青团员退团,共青团在两年之内失去了一半团员。也有很多共产党员退党,这些人是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材料意在说明苏俄
A.社会主义经济改革遭到重大挫折
B.新经济政策在实践中遇到了挑战
C.应将马克思主义与本国实际相结合
D.当时国家的政策严重缺乏群众基础
2 . 有学者指出,新经济政策是一种政策转变,它要求用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运用国家资本主义,以与资本主义结盟的策略代替单纯的计划和行政划拨手段。由此可见,新经济政策的实质是
A.建立独立完整的重工业体系B.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C.强化国家对社会经济的干预D.向社会主义的迂回过渡
3 . 某苏联领导人在1925年评论某项经济政策时指出:它是无产阶级国家所采取的一种特殊的政策,它预计到社会主义成分战胜资本主义成分,预计到消灭阶级和建立社会主义经济的基础。下列表述符合这一经济政策的是
A.利用军事特殊时期将大中小企业收归国有
B.利用资本主义因素发展壮大社会主义经济
C.尽快实现工业化,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物质基础
D.扩大集体农庄的自主权,刺激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4 . 1923年,季诺维也夫在俄共十二大政治报告中说:我们的观点是,托拉斯是完全处于国家的控制之下的国家机构。”1927年,苏联在一份法令中取消了赢利作为托拉斯经济核算活动主要目标的概念。这反映出苏联
A.加大了扶植垄断组织的力度B.发展了新经济政策的理念
C.努力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D.已经形成了计划经济体制
5 . 1920年11月苏俄政府颁布租让法令,允许外国资本家经营租让企业或同苏维埃国家组织合营股份公司。该法令颁布后,许多资本主义国家或集团向苏俄提出租赁申请,签订了135项租让合同,承租人投资总额为4800万金卢布。这一政策的出台表明(  )
A.苏俄利用市场和商品关系来发展经济
B.私营经济的合法地位得到了承认
C.政府推行的战争政策造成了经济困难
D.新生的苏维埃政权面临困难局面
6 . 苏俄采取租让制、租借制和合作制这三种方式发展国家资本主义,不仅使苏俄获得大量资金、先进的技术装备和科学的管理经验,而且对改善民生、稳定社会起了重要的积极作用。出现这一作用的原因是
A.实行余粮收集制B.利用了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生产
C.优先发展重工业D.用市场经济体制取代计划经济
7 . 从1920年到1926年,苏俄(苏联)与外国资本家签订135个合同,并和美、英、日等国签订过为期20年或30年的金矿、锰矿、石油开发协定。这些外资项目都是有选择、有条件、受限制和受法律监督的,到一定年限,政府可以无偿地把租让企业收归国有。这表明当时苏俄(苏联)实行的经济政策是
A.苏俄应对战争的无奈之举B.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恢复
C.体现苏联模式的基本特征D.向社会主义阶段的迂回过渡
8 . 对于苏维埃政府,福特曾表示,“除非这个政府在意识形态方面变得更为符合他的口味,否则他是不会拿出一个螺丝帽或螺丝钉的”。后来福特对苏联的态度有所转变。1925年,福特汽车公司生产的货车有1/3出口到了苏联,1927年,苏联农民使用的货车中有85%是福特制造的,福特对苏联态度的转变主要是因为
A.减缓大萧条压力的需要B.应对苏联工业化的要求
C.苏美关系逐步走向缓和D.资本主义对外扩张需要
9 . 列宁提出“新经济政策”,毛泽东提出“工农武装割据”道路,罗斯福实施“新政”,邓小平提出“社会主义也有市场”。所有这些主张反映了
A.针对经济发展的需要B.贯彻了实事求是原则
C.国家之间的相互借鉴D.制度之间无优劣之分
10 . 苏联史专家闻一在《凯歌悲壮》里把苏俄1921~1927年称为“退却年代”,20世纪30年代是“剥夺年代”。1934年法国作家罗曼·罗兰到访苏联后写下《莫斯科日记》:“目前这些政策包含着某种消极的东西,这是不可避免的。”其中,“退却年代”、“剥夺年代”“消极的东西……不可避免”主要是由于
A.大危机暴露了自由资本主义的弊端B.苏联建立了高度集中的斯大林体制
C.苏联脱胎于小农经济占优势的国情D.农奴制改革没有废除沙皇专制制度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