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新经济政策的特点、影响和评价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1 道试题
2 . 列宁在俄共(布)十一大上谈到:“我们甚至有过这样的诗人,他们写道:看!在莫斯科,饥寒交迫,‘从前是整洁、美丽;现在是买卖、投机’。这样的诗作在我们这里是很多的。”这反映了当时苏俄
A.民众渴望摆脱斯大林模式的束缚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引发政治危机
C.阶级敌人仇视新生的苏维埃政权D.部分知识分子对新经济政策不满
3 . 苏联散文集《莫斯科:时空变化的万花筒》生动地再现了20世纪二三十年代莫斯科的独特面貌。其中提到:“11月末《消息报》上第一次出现了广告。如今,所有的报纸和贸易指南上广告已是琳琅满目。”这一描述
A.说明工业化发展的环境日益优化B.推动了苏联斯大林新体制的确立
C.继承实践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D.反映苏俄勇于探索经济建设新路
4 . 据统计,1924-1928年间,私人企业在苏俄大工业中所占比例不超过5%,在小工业中达到75%;私人企业在苏俄部分工业产值中所占比重为:缝纫工业为70%,制鞋工业为70%,食品加工业为34%,皮革工业为27%.材料表明苏俄私人企业发展的主要影响是
A.改变国家经济运行模式B.迟滞了苏联的工业建设
C.改善民生日常消费质量D.推动了农业集体化建设
2021-03-17更新 | 160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西省宜春市丰城拖船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5 . 斯大林认为新经济政策“会扼杀社会主义因素而复活资本主义”,托洛茨基认为“实行新经济政策,目的是在其基础上战胜它”,加米涅夫认为新经济政策是向小资产阶级势力妥协。苏俄核心领导人中唯有布哈林坚持新经济政策,但斯大林以复辟资本主义、反党等罪名对布哈林进行了处分,其后斯大林公开宣布,让新经济政策“见鬼去吧”。这说明
A.新经济政策不适应苏联国情B.社会主义建设理论不成熟
C.苏联斯大林模式已经建立D.党内分歧影响经济政策走向
2021-02-28更新 | 14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南昌市南昌县2021届高三2月联考历史试题
6 . 下表为1924-1928年间私人企业在苏联部分工业产值中所点比重

材料反映了苏联
A.工业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B.对资本主义社会制度的恢复
C.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有所提高D.实现了农业国向工业国转变
2021-02-09更新 | 9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赣州市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1923年2月,美国救济署工作人员及其在苏联境内招募的苏联方面工作人员的总数从1.6万名减少到2000名。6月,经双方协议,美国救济署结束了历时将近两年的对苏联饥民的赈济活动。促成这一变化的原因是,当时苏联
A.推行了过渡性的新经济政策B.扩大了企业经营的自主权
C.解决了工农业比例失调问题D.加快了工业化建设的进程
2021-02-04更新 | 338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西省宜春市奉新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8 . 苏联散文集《莫斯科∶时空变化的万花筒》生动地再现了20世纪二三十年代莫斯科的独特面貌。其中提到∶"11月末《消息报》上第一次出现了广告。如今,所有的报纸和贸易指南上广告已是琳琅满目。"这一描述
A.反映十月革命推动经济发展B.折射出新经济政策激发生机
C.真实呈现斯大林模式的成效D.说明广告不断推动经济发展
9 . 如表反映的是从1923年联共(布)十二大至1927年联共(布)十五大托拉斯管委会中共产党员所占比例的变化情况,这一变化
托拉斯主席托拉斯管委会成员
抽样数共产党员党员占%抽样数共产党员党员占%
十二大957280.024310242.0
十三大857689.41799653.6
十四大918795.620813263.5
十五大545398.11539964.7

A.推动苏联干部的政治成分逐渐一元化B.有利于快速地稳定苏联政治经济形势
C.促进苏联干部任命的规范化和制度化D.为贯彻党的方针政策奠定了组织基础
10 . 新经济政策实行初期,列宁提出“同社会主义比较,资本主义是祸害。但同中世纪制度、同小生产、同小生产者涣散性引起的官僚主义相比,资本主义则是幸福。” 列宁的用意是
A.欲建立计划经济体制B.充分肯定市场经济
C.防止资本主义的弊端D.借鉴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