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斯大林模式形成的标志、评价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216月,苏俄最高国民经济委员会决定恢复市场、货币机制,给企业一定的自主权,对中小企业实行非国有化。下半年,国家退出拥有20名工人以下的小型企业,允许私人承租经营;同时准许私人开办小型企业,允许私人开办商店。1924年前,外国企业与苏俄政府签订的租让合同有91份。1929年,租让给外资企业的产值占全国工业总产量的0.6%。

材料二   列宁去世后,斯大林提出一国可以建成社会主义的理论。他认为,俄国经济落后,落后就要挨打,因此必须利用政权高速度地发展经济,从发展重工业开始。重工业的投资大,回收周期长,资金一是靠国有企业的利润积累;二是压低农产品收购价格,提高工业品出售价格,向农民征税;三是号召人民艰苦朴素,用发行公债的办法将消费资金转为建设资金。

——以上摘编自任世江《高中历史必修课程专题解析》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新经济政策时期苏俄(联)对工商业所采取的措施与实质。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简要分析斯大林经济理论的影响。
2 . 苏联学者认为,20世纪三十年代的苏联,过重的农业税导致大量集体农庄亏损,农业增长速度下降,加深了工业和农业、城市和农村发展比例失调的现象,城市居民实际供应的粮食远低于政府规定标准;“脱销、走后门、特权、黑市”、长时间排队等社会病症在这个年代得到了发展。这些现象反映出当时的苏联
A.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不断显现B.工业化的指导方针出现失误
C.国家失去了生产分配的自主权D.农民生产经营的积极性下降
2021-11-01更新 | 501次组卷 | 2卷引用:吉林省吉林市2022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