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49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据统计,1936年后,日本平均输出中国东北大豆、豆饼、豆油132万吨,并有超600万名壮丁被劫至东北做劳工。此外,日本还向东北移民24万余人,控制了嫩江省(今属黑龙江)44.6%的耕地。日本的这些行为(     
A.说明我国农业生产水平较为发达B.加速了东北社会经济的发展
C.表明日本对我国经济的疯狂掠夺D.利于促进中日间的友好交流
2023-12-27更新 | 305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梅河口市第五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隋朝时期,江南出现了“海陆之饶、珍异所聚、商贾云集”的富足局面,而关中却因屡遭战乱而日趋贫瘠。隋文帝虽“省徭息役”,并凿开广通渠,将关东之粮运往长安,仍不免饥馑。因此,解决南粮北运问题,便成了隋朝统治者的当务之急。由此可知,隋朝大运河的开凿(     
A.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B.是当时军事形势逼迫的结果
C.是巩固隋朝统治的政治需要D.是统治阶级穷奢极欲的产物
2023-12-09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梅河口市第五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两宋时期,士大夫的论争日盛,而宋仁宗在调解士大夫的争端上则是:台谏攻宰辅,或罢台谏,或罢宰辅,或两罢之。因此,仁宗朝宰辅更换之频繁,不仅远过前三朝,而且在有宋一代也是最多的。这一现象的出现(     
A.体现出宋仁宗的任人唯贤B.反映出宋代君主权威的强化
C.说明宋代的党争局面混乱D.加剧了宋代积贫积弱的局面
2023-12-09更新 | 86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梅河口市第五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早期义和团等民间团体是“和睦家乡、看家护院”的组织,乃至“营县局卡亦有招募防卫”。1896年后,大刀会打出了“逐灭洋教”的旗号,各地义和团也纷纷响应,兴起了以“扶清灭洋”为口号的反洋教斗争。这一变化(     
A.说明中西方之间矛盾十分尖锐B.反映出当时民众的民族意识已经觉醒
C.表明中国社会矛盾已趋于汇流D.体现了清政府已经失去对地方的控制
2023-12-09更新 | 90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梅河口市第五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明朝内阁正式设立于永乐时期,为“特侍左右,备顾问而已”;宣德年间,内阁大学士开始兼任六部尚书衔,并拥有专门的官署;至成化年间,内阁已成为文官政府代表。这一变化(     
A.实质是君主专制的不断加强B.说明内阁已经取代六部
C.旨在实现权力中枢相互平衡D.表明皇权受到内阁制约
2023-12-09更新 | 97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梅河口市第五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6 . 春秋时期,管仲在齐国推行了一种新的土地租税制度,其内容主要分为两方面:按劳动力平均分配全部耕地(包括公田)和在“均地分力”的基础上实行按产量分成的实物地租制。管仲的这一改革(     
A.标志井田制的彻底瓦解B.加速了封建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C.加重了劳动人民的负担D.印证了齐国首创重农抑商政策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恩格斯在《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中写道:“工人家庭不分男女老幼地挤在一起,在这些家庭中有四分之三只有一个房间。”《泰晤士报》群众来信中写道:“我们生活在肮脏的地方。我们没有私人厕所,没有垃圾箱,没有排水沟……”这反映当时(     
A.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滞后B.工业革命造成了贫富分化
C.工业建设不受政府重视D.英国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8 . 美国联合果品公司成立于19世纪末,是一个庞大的垄断集团,在拉丁美洲地区拥有广泛权势。1944年,该公司以拉美歌舞演员卡门·米兰达为原型,设计了会唱歌的香蕉人形象(如图)。这体现了当时的美国(     
A.实施文化侵略B.笼络拉美国家C.操纵拉美政治D.盛行种族歧视
2022-12-01更新 | 1799次组卷 | 14卷引用:吉林省四平市第一高级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自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支配世界革命的记忆,已不复是1789年的法国大革命。渗透它的文化,已不再是1914年前所了解的那种资产阶级文化。自1914年以后,世界果真变得与以往完全不同。这里的“完全不同”是指(     
A.社会主义道路的实践与探索B.资本主义列强进入帝国主义阶段
C.世界民族解放运动达到高潮D.世界殖民扩张呈现集团对抗格局
2022-11-19更新 | 683次组卷 | 11卷引用:吉林省四平市第一高级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10 . 唐律中的“化外人”。

材料一 统治者倡导的礼义、制定的法今未能贯彻实施的地方被视之为化外。有关化外人的规定始于唐朝,《唐律疏议》规定:诸化外人同类自相犯者,各依本俗法;异类相犯者,以法律论。承认化外民族的俗法对其内部纠纷具有有效性作为基本原则编入国家法典,化外人异类相犯的,以集中体现礼教的唐律处理,使对涉及不同民族和国家的案件审理有了明确的法律依据,表明中国封建社会鼎盛时期法律的完备。这将秦汉以来以汉法治汉人,胡法治胡人的传统政策规范化、法律化,还使化外人树立新的法律观念,信奉礼教,最终实现用夏变夷的目的,历代沿袭,

材料二 何以唐律出现这样规定?当时唐朝是亚洲乃至世界政治、经济、文化活动的一个中心,有许多外国人来中国学习文化和进行贸易,唐朝与外国的交往是十分频繁的。唐太宗曾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秋,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依朕如父母。

从司法实践来看,化外人案件涉及民族群体及国家间的关系,处理好坏与否直接关系到边疆稳定和国家安全。因此,对这类案件的处理并没有拘泥于律例的规定。大历十年(775)秋,有回鹘人在长安杀唐人,京兆尹把他拘捕,依据唐律化外人异类相犯者,以法律论,唐代宗诏令宽恕之。其时正值安史之乱平定后不久,而且唐朝与回鹘关系密切,回鹘两次参加平乱立有大功,代宗自然不会因这类案件得罪回鹘,

——摘编自苏钦《唐明律化外人条辨析》


(1)根据材料一,概括唐律有关“化外人”的规定有何特点?
(2)阅读材料二,结合时代特征,分析“化外人”规定出现的原因。请简要评价唐代宗处理大历十年案的做法。
2022-11-18更新 | 276次组卷 | 4卷引用:吉林省吉林市吉林江城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模拟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