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180 道试题
1 . 孟泰是20世纪五十年代第一代全国著名的劳动模范。据记载:“1950年初冬的一个晚上,高炉水门被堵,孟泰踹碎水道表面冰层,跳入其中,俯身抠除堵塞的杂物,使高炉循环水线恢复畅通。经历十几次抢险之后,铁厂工人敬佩地称呼孟泰为‘老英雄’。”由此反映出(     
A.计划经济体制的确立B.艰苦奋斗的时代精神
C.国民经济恢复成就显著D.社会主义建设全面展开
2024-03-30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临沧市沧源佤族自治县民族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时间

事件

1901年

《辛丑条约》签订。按照条约列强在天津、塘沽、唐山、山海关等12处驻扎军队;小站的练兵教员不准驻扎在天津附近,于是移至保定

1903年

袁世凯奏请开办陆军小学堂、陆军中学堂,进行军事训练;8月,学堂开始第一届招生

1911年

保定陆军军官学堂改称陆军预备大学堂;清末民初,保定东关外唯一的大学堂就是保定陆军军官学堂

——摘编自《保定军校纪念馆解说词》

材料二   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毛泽东决定创办抗日红军大学(简称“红大”),1936年举行了开学典礼,不久,国民党军队偷袭瓦窑堡,红大迁到延安,更名为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简称“抗大”)。抗大坚决废止教条主义,引导广大学员紧密联系实际。抗大的这种作风,对革命战争的胜利和党的建设产生了深远影响。毛泽东对抗大学生说:同志们要准备吃苦,只有吃苦,才能革命。我们的学校是研究革命道理的学校,是研究民族解放、社会解放的大学。我们的理想很大,要解放全中国。这样的大学,过去是没有的,世界上也是没有的。

——摘编自毛泽东《被敌人反对是好事而不是坏事》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保定军官学校建立的历史背景和创办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抗日军政大学的建校宗旨并谈谈你对“抗大精神”的认识。
3 . 宋太祖下诏禁止中央和地方各级官吏经商;对各地官商机构,中央选派京官临监。这些举措(       
A.意在加强中央集权B.有效地预防了内部动乱
C.旨在防范权力腐败D.体现了重农抑商的理念
4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瓦特改良蒸汽机的发明,使机器登上了历史舞台,成为改造世界的强大动力,从此,人类由农业文明逐渐走向工业文明。



瓦特和他的蒸汽机

材料二   随着新兴工业城市的出现,人口大量集聚,工人的居住区往往是城市中最拥挤、最肮脏、最龌龊的地方,然而,这种糟糕透顶的房子还不属于自己。街道上到处都是垃圾,排水沟里流淌的污水也充斥化学污染物的怪味。妇女从受限制中解放出来,她们走出家庭,锻炼她们与人共事和社会活动的能力,训练她们自尊自强的勇气;过去被人看不起的工匠得到了全社会前所未有的尊敬,成了科学家或社会名流,如(改良)蒸汽机的发明者瓦特成了博士,而水力纺纱机的发明者、理发店学徒出身的阿克莱特成了社会精英。这吸引了各阶层大批有才智的青年人投入到技术改进和技术发明的队伍里。

——摘编自李宏图、沐涛等《工业文明的兴盛》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举例说明蒸汽机在英国工业革命中的地位。
(2)根据材料二、归纳概括工业革命的影响。
2024-01-07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实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世纪四五十年代,清政府在对欧美各国的关系上实行的是将各事务化解于各有关地方,“由外省督抚奏报,中外交往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复杂局面,面对这种新形势,外国事务头绪纷繁”,特别是在外国公使驻京之后,专门负责处理对外事务。19世纪60年代,由于“来悉洋情,中国与各国订立的条约中,仍然只有“彼在中国设领事之语,中国还是因被迫遣使赴英就马嘉理隶件致歉而顺便迈出了在国外设立使馆的第一步(1875年)。接着清廷又相继任命常驻美国、西班牙、秘鲁、日本、德国、法国、俄国等国的公使。1901年7月,正式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外务部位居六部之上。

——摘编自潘培志《晚清政屙改革下的中国外交近代化》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晚清外交改革的措施。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晚清外交改革的积极影响。
2024-01-03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根据儒家学说,皇帝首先是全民的道德楷模,他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成为百姓效法的榜样;他还应爱护子民,为百姓谋利益:他应该有高度的睿智,知人善任,把国家管理好;他遇事应该能有正确判断,从谏如流;他还应该遵守先王成法,一切按规定办事。所以,从理论上说,受到许多的限制,他活动的目的是为民谋福利。

——摘编自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   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一系列改革社会习俗、鼓励发展经济、革新文化教育的法令,尽管这些还不够完善,但对中国政治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它从根本上否定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在广大人民群众面前树立起民主共和制度的具体形象。从此,民主共和的观念得以传播。

——摘编自王桧林《中国现代史》

材料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各地先后召开人民代表会议,以讨论和决定地方政府的事务。经过几年的实践和准备,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召开,制定了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不仅在事实上,而且也在法律上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项最根本的政治制度。

——摘编自郭德宏、王海光、韩钢《中华人民共和国专题史稿》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儒家理想中的皇帝应具备的品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一系列法令的影响。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影响政治制度发展的因素。
2024-01-03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7 . 有学者指出:“18世纪英国政治体系的特点是国王与议会之间分享权力,但议会逐渐占了上风。而此时的英国议会是由土地贵族所控制的:在上院中具有终身议席的贵族和在下院中的乡绅。”该学者意在指出18世纪的英国(       
A.仍是一个封建专制国家B.民主政治制度建设有待完善
C.君主立宪制逐步形成D.成为典型的资产阶级代议制国家
8 .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卢永根(1930年—2019年),华南农业大学原校长,中科院院士,著名水稻遗传学家。他一生致力于水稻的遗传育种研究,其相关研究被学界认为是目前对栽培稻杂种不育性和亲和性比较完整、系统的新认识,在理论上有所创新,对水稻育种实践具有指导意义。他带领研究团队共选育出作物新品种30多个,累计推广面积超过1000万亩。从1983年开始,卢永根担任13年的华农校长。他打破学校面临的人才断层困局,给有能有为的年轻人拓展了广阔天地。作为一名老党员、老教师,卢永根同样以他的一腔爱国热情去教育和感染他的研究生、青年教师和出国学习访问的学者。温思美、彭新湘等一大批优秀的青年科技人才,也正是在他的感召下,放弃了国外的优越生活,回到祖国,来到华农,成为各自研究领域的中坚力量。2017年3月,卢永根院士及夫人徐雪宾教授将毕生积蓄合计880余万元全部捐赠给华南农业大学,成立“卢永根·徐雪宾教育基金”,用于扶持农业教育事业。

——摘编自《光明日报》

(1)根据材料,概括卢永根院士的主要贡献。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卢永根院士身上所体现的时代精神。
9 .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在苏联探讨总结自己经济建设的经验教训时,中国共产党结合自己的实践和国情,重新审视和探讨中国的经济建设道路,这种探讨成为1956年中共八大的主题。19565—8月,国务院召开了全国体制会议,讨论研究如何改进经济管理体制。会议提出了《国务院关于改进国家行政体制的决定(草案)》,经国务院全体会议修改后,提交中共中央讨论通过。195710月中共八届三中全会基本上通过了由陈云主持起草的《关于改进工业管理体制的决定(草案)》、《关于改进商业管理体制的决定(草案)》和《关于财政管理体制决定(草案)》。这三个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草案,总的精神是调整中央与地方、国家和企业的关系,即把一部分工业管理、商业管理、财政管理的权力下放给地方和企业。这三个草案经同年118日的国务院第61次全体会议通过和次年114日全国人大常委会第84次会议批准,以国务院名义正式公布下达,从1958年开始实施。

——摘编自武力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957年经济体制改革的背景,并概括其内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1957年经济体制改革。
2024-01-02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届云南省保山市高三下学期一模文综试题
10 . 雅典的民主制度与其居民构成具有重要关系,不同的居民在权利和地位方面也是不同的。下图是古代雅典居民结构比例图对其解读正确的是(     
A.雅典自由民可以参加公民大会
B.雅典形成小国寡民的城邦政治
C.外邦人可以选举代表参政议政
D.雅典的民主制度基础非常广泛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