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斯大林模式形成的标志、评价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1 . 1936年,苏联基本上实现了工业化,飞机、汽车和各种重型机械增长非常迅速。同时人民的生活日用品,如粮食、服装、烟、酒等则严重不足。据说,一条相当普通的牛仔裤在前苏联算得上生活奢侈品,一般人根本买不到。材料主要表明
A.苏联的轻工业落后B.苏联农业产量低
C.斯大林模式忽视了农业、轻工业发展D.工业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
2 . 十月革命后,俄国先后实施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和斯大林模式。斯大林模式使苏联重回军事共产主义体制,快速实现了工业化,适应了二战的需要,战后僵化的斯大林模式向社会主义阵营扩展,愈发成为社会主义国家现代化发展的障碍。下列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现代化模式不应忽视国情的差别B.私有化和市场化改革在苏联势在必行
C.斯大林模式不利于国家军事动员D.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加强引导的必要性
3 . 1935年,中国绝大多数知识分子认为,因内外形势已不容许中国及其他不发达国家像西方发达国家那样通过自由资本主义的道路来发展经济,尤其是西方国家也采取所谓的凯恩斯主义米干预经济之时。材料说明了
A.自由主义思想已被世界各国抛弃
B.国内外形势决定了中国的发展方向
C.中国的经济思想受到苏联的影响
D.中国政府结束了向西方学习的历程
2022-04-18更新 | 183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2022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4 . 有学者认为,在苏联历史上,“斯大林模式”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可以说是“斯大林模式”挽救了当时危机四伏的苏联。该学者做出上述判断的主要依据应是,“斯大林模式”
A.着力维护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B.是苏联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方式
C.促使苏联的综合国力迅速增强D.是推动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新模式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2021·全国·一模
名校
5 . 1939年,斯大林在苏共(布)“十八大”总结报告中指出:“我国已不再有,或几乎不再有使用落后技术装备的旧工厂和使用古老农具的旧农户了,可以毫不夸大地说,从工农业的新技术装备程度来看,我国是比任何国家都先进的国家。”这说明当时苏联
A.实现了建立工业化国家目标B.农业集体化服务于工业建设
C.冲破了资本主义阵营的封锁D.建设模式适应了生产力发展
2021-04-20更新 | 207次组卷 | 5卷引用: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三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