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赫鲁晓夫改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 道试题
1 . 1965年,苏联国家给企业下达的指标由赫鲁晓夫时期的八类二十多项减为六类九项,基建投资的资金来源除了国家财政拨款外,相当一部分是企业自有资金和银行贷款。这反映了当时苏联
A.斯大林模式面临困境B.经济改革取得了一定突破
C.放弃优先发展重工业D.取消指令性计划管理方式
2 . 1958年赫鲁晓夫将机器拖拉机站进行改组,把拖拉机卖给集体农庄,这是符合当时农村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正确措施,可是赫鲁晓夫把这一改革解释为“有助于把集体农庄所有制转变为全民所有制”,并且强调指出这一措施不是“所有制的倒退”。这说明赫鲁晓夫改革
A.破除了经济发展的桎梏
B.未摆脱传统观念的束缚
C.平衡了农轻重发展比例
D.强化了国家对农业管理
2018-05-22更新 | 312次组卷 | 4卷引用:重庆市渝中区2019年高三11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历史学家黄安年曾经评价道:“他的经济改革,冲击了旧有的模式,具有开创性,兼有成功和挫折、经验和教训、创新和夭折。它基本上是纠正某些偏差,是在维持原有结构基础上的局部改革。我们既不能把它看成是异端,也不能视为划时代的创举。”材料中的“他”,应是
A.罗斯福
B.赫鲁晓夫
C.斯大林
D.戈尔巴乔夫
2017-12-12更新 | 160次组卷 | 17卷引用:重庆市巴蜀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