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戈尔巴乔夫改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 道试题
1 . 苏联的改革
(1)赫鲁晓夫执政时期
①改革内容:平反冤假错案,强调集体领导,改革干部制度;加大____投入、将农产品义务交售制改为收购制;改革工业管理体制;等等。
②1956年,赫鲁晓夫在苏共二十大上作《关于个人迷信及其后果》的秘密报告。
③评价
经济注入了某些____经济成分,取得了一些成效;改革推进了农业的发展,耕地面积和粮食产量有所增加
没有突破____,国民经济比例仍然严重失调
政治打破了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
但没有对斯大林的功过作出全面科学的分析,造成严重的后遗症

(2)勃列日涅夫执政时期
①改革:在工业领域推行“新经济体制”改革,____,利用奖金等经济杠杆促进企业改善管理、提高效益。改革只是对传统体制的____,效果有限。
②勃列日涅夫执政后期,热衷于树立个人迷信,专断作风日趋严重;各项工作缺乏活力,社会矛盾丛生,发展缓慢。
(3)戈尔巴乔夫执政时期
①经济改革
1985年,苏共中央总书记戈尔巴乔夫开始进行经济改革,承认____在社会主义经济中的作用。
②政治改革取消____领导地位,放弃____制度,实行议会制、总统制和多党制,在意识形态上抛弃马克思主义指导,实行“____”,造成思想混乱,民族分离主义随之兴起。
2022-10-08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第42讲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社会主义国家的变化与发展-纲要下-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学案
2 . 戈尔巴乔夫提出“加速发展”战略后,以“禁酒”为切入口,后因地下市场泛滥、民众意见太大而作罢。在重工业领域,“一个月前讲要优先发展机械制造业,如今却突然冒出一连串需要优先发展的部门…优先发展的清单不知道改动了多少次”。这表明戈氏改革
A.很大程度背离了苏联国情B.完全违背了苏联当时的民心
C.一开始就背离了社会主义D.深受美苏争霸形势的影响
3 . 1985年10月,美国负责政治事务的副国务卿阿马克斯在布朗大学讲话时说:虽然指望苏联收缩现有的承诺可能为时尚早,但“苏也许不愿承担新的义务,并将努力使仆从国承担更大的负担”。这从侧面反映出
A.苏联经济难以支撑对外扩张
B.苏联放弃了控制他国的企图
C.多极化趋势牵制了美苏争霸
D.第三世界国家独立倾向增强
2021-06-02更新 | 422次组卷 | 4卷引用: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和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化-纲要下-2023届高三一轮课时练习卷
4 . 如图是美苏在二战后的工业产值增长速度图,据此分析错误的是
A.苏联工业产值增速呈下降趋势
B.斯大林模式是苏联下降的历史根源
C.勃列日涅夫和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失败是重要原因
D.60年代美苏较高速的增长得益于第三次科技革命
2021-02-25更新 | 317次组卷 | 4卷引用:考点18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化-【精华备考】2023年高考一轮基础学案(纲要下)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面对发展困境,苏联领导人曾作出了诸多改革努力。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赫鲁晓夫顶住了压力,勇敢地站出来揭露斯大林,破除个人迷信,成为苏联第一个改革者,在苏联历史上留下了不能抹煞的深深印痕。勃列日涅夫执政初期,对改革持积极态度,力图通过改革扭转经济下滑趋势。但从20世纪70年代上半期开始,保守、僵化与停止改革的趋势日益明显。

——摘编自陆南泉《对苏联改革历史的回顾与再思考》

材料二   戈尔巴乔夫改革比中国改革起步晚,当时中国已经有了很大发展,但戈尔巴乔夫并没有吸取中国的经验,仍受制于传统社会主义理念,其出发点是反对私有制,反对市场经济,仍在完善苏联的计划经济体制。1987年开始的经济体制改革,仍视市场为资本主义的,并没有超出当年改革的范畴,用国家订货代替国家计划,实质未变。

——摘编自左凤荣《对戈尔巴乔夫改革失败主要原因的思考》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赫鲁晓夫改革的主要影响,分析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改革最终陷入困境的共同原因。
(2)据材料二,指出戈尔巴乔夫改革的严重缺陷。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此时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成效。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导致中苏改革呈现不同局面的主要因素。
6 . 有人曾形象地说:“戈氏改革的手术刀不是挥向党身上的肿瘤,而是挥向了党的脖子。”这反映了戈尔巴乔夫的改革
A.目的是结束苏共的统治B.未产生任何实际效果
C.导致社会主义运动失败D.缺乏正确的指导思想
2020-07-22更新 | 78次组卷 | 2卷引用:第20课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化(同步练习)-2022-2023学年高中历史纲要下同步练习
7 . 苏(俄)联在七十余年的历史进程中,经历了如图所示的几次较大规模的政策调整。这些政策

A.有利于巩固工农联盟B.巩固了集体农庄的基础地位
C.贯穿计划经济的理念D.反映出农业问题的复杂性
2020-04-09更新 | 918次组卷 | 27卷引用:(纲要下)第20课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化(课后案)
8 . 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在1991年12月25日辞职演讲中说:“我们什么都多:土地、石油和天然气、其他自然资源;智慧和才能也都不错。我们的生活却比发达国家差得多,越来越落在他们的后面。”造成苏联“比发达国家差得多”的最主要原因应该是
A.经济建设模式的弊端重重
B.资本主义阵营的经济封锁
C.军备竞赛活动的负担沉重
D.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滞后
2019-08-17更新 | 808次组卷 | 16卷引用:考点33十月革命的胜利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A卷-纲要下-新高考历史高频考点专项练习
9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赫鲁晓夫农业改革的重要措施之一是大规模垦荒。1954—1960年,苏联先后开垦荒地四千多万公顷,同期全国粮食产量增长50%以上,其中三分之一就是由这些新开垦的土地提供的。由于经营管理不善,20世纪60年代初,垦荒区提供的粮食越来越少。1964年,苏联不得不从国外进口粮食。

材料二   勃列日涅夫改革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20世纪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初,苏联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率为8.5%;第二阶段为20世纪70年代初到70年代末,1971—1975年,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率为7.4%,比前五年下降1.1%,其后五年又下降3.0%;第三阶段为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1982年工业总产值仅增长2.8%。

材料三   “他摆弄这个国家,就像家庭主妇摆弄卷心菜一样。他认为只要把外面的烂叶子剥掉,就会有里边的好心子,他不停地剥下去,一直到剥光为止。”

有人曾形象地说:“戈氏改革的手术刀不是挥向党身上的肿瘤,而是挥向了党的脖子。”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概括赫鲁晓夫改革失败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勃列日涅夫执政时期苏联经济发展的趋势及其原因。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戈尔巴乔夫改革的认识。
10 . 该表为1976—1990年苏联经济增长率(%)简表。其中1990年经济发展出现负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年份1976—19801981—19851986—19901990
社会总产值4.23.31.8—2
国民收入4.33.21.O—4
劳动生产率3.33.12.1—3

A.自然灾害造成的严重破坏
B.戈尔巴乔夫经济改革失败
C.苏联解体使经济出现倒退
D.勃列日涅夫改革后期僵化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