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戈尔巴乔夫改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3 道试题
1 . 下表反映的是1961~1985年苏联重工业(甲类工业)与轻工业(乙类工业)年均增长率变化情况(单位:%)。据此判断,这一时期的苏联
1961~1965年1966~1970年1971~1975年1976~1980年1981~1985年
整个工业8.68.57.44.43.8
甲类工业9.78.67.84.73.8
乙类工业6.38.46.53.93.9

A.放松了与美国的军备竞赛B.工业结构得到不断的调整
C.工业发展呈现出衰退趋势D.重视农业而轻视工业的发展
2 . 面对发展困境,苏联领导人曾作出了诸多改革努力。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赫鲁晓夫顶住了压力,勇敢地站出来揭露斯大林,破除个人迷信,成为苏联第一个改革者,在苏联历史上留下了不能抹煞的深深印痕。勃列日涅夫执政初期,对改革持积极态度,力图通过改革扭转经济下滑趋势。但从20世纪70年代上半期开始,保守、僵化与停止改革的趋势日益明显。

——摘编自陆南泉《对苏联改革历史的回顾与再思考》

材料二   戈尔巴乔夫改革比中国改革起步晚,当时中国已经有了很大发展,但戈尔巴乔夫并没有吸取中国的经验,仍受制于传统社会主义理念,其出发点是反对私有制,反对市场经济,仍在完善苏联的计划经济体制。1987年开始的经济体制改革,仍视市场为资本主义的,并没有超出当年改革的范畴,用国家订货代替国家计划,实质未变。

——摘编自左凤荣《对戈尔巴乔夫改革失败主要原因的思考》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赫鲁晓夫改革的主要影响,分析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改革最终陷入困境的共同原因。
(2)据材料二,指出戈尔巴乔夫改革的严重缺陷。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此时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成效。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导致中苏改革呈现不同局面的主要因素。
4 . 戈尔巴乔夫上台后,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是用经济管理方法代替原来的行政命令,这实际上是
A.恢复集权管理体制B.放弃对经济的计划指导
C.承认市场调节作用D.接受西方自由放任原则
2020-08-11更新 | 458次组卷 | 26卷引用:部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新教材精创】-第19课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化练习(2)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有人曾形象地说:“戈氏改革的手术刀不是挥向党身上的肿瘤,而是挥向了党的脖子。”这反映了戈尔巴乔夫的改革
A.目的是结束苏共的统治B.未产生任何实际效果
C.导致社会主义运动失败D.缺乏正确的指导思想
6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列宁晚年已经深感对党和国家官员实行监督以杜绝官僚主义和腐败现象,防止个人专断问题的重要性,可惜列宁逝世过早,并未找到一个好的办法。后来,苏联逐渐背离了十月革命为建立比资本主义国家更高民主的原则,党的民主空气缺乏,等级制度严格,领导个人专权常常导致一些重大决策的失误;缺乏有效监督致使党内产生特权阶层,引起党群关系的恶化,僵化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常使国家财产被视为“无主人的财产”,生产成果分配的不合理使群众丧失了生产的兴趣;工农的主人地位仅仅成为宣传的口号。苏联共产党的演变不仅逐渐失去了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更为后来的反对派反对共产主义提供了借口。

——摘编自《十月革命:必然性、历史意义和启迪》

材料二   1991年12月27日,谢瓦尔德纳泽对德国电视台发表谈话时表示,对苏联的解体感到“羞愧”和“耻辱”。乌克兰总统克拉夫说:“造成苏联今天的局面是谁的错?谁应该受到责难?苏联的解体是公开性时期开始的。”莫斯科出版的《独立报》则直接指出:“是的,戈尔巴乔夫造成了苏联的混乱,毁灭了这个帝国。”

——摘编自王斯德、钱洪《世界当代史》


(1)根据上述材料,概括苏联解体的原因。
(2)有人说“苏联解体标志着社会主义运动的失败”,这种观点对不对?为什么?
(3)从苏联解体中,我们应该吸取怎样的教训?
7 . 前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在1991年12月25日辞职演讲中说:“我们什么都多:土地、石油和天然气、其他自然资源;智慧和才能也都不错。我们的生活却比发达国家差的多,越来越落在他们的后面。……”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经济模式的僵化B.军备竞赛的拖累
C.东欧剧变的影响D.西方的经济封锁
8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赫鲁晓夫担任苏共总书记后,决定东部大开发,以党的名义号召全国青年向荒地进军,一哄而上,掀起了苏联历史上有名的“开垦处女地运动”。由于选择优先发展农业,不符合当地的自然地理条件和环境,结果不仅粮食产量上不去,脆弱的生态环境也遭到严重破坏。1964年赫鲁晓夫下台,苏共承认这个时期农业政策有错误,开垦运动得以停止。

材料二


材料三 下表为1981-1990年苏联经济增长率(%)简表

年份1981-19851986-19891990
社会总产值3. 31.8-2
国民收入3. 21.0-4
劳动生产率3. 1-2

(1)根据材料一,概括赫鲁晓夫大力推广种植玉米给苏联农业带来的不良后果。
(2)材料二中图表反映的是哪一位苏联领导人执政时期的什么历史信息?
(3)材料三中,1990年苏联经济发展出现负增长的主要原因有哪些?综合上述材料,你可以得出哪些启示?
2020-04-14更新 | 74次组卷 | 1卷引用: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19课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1
9 . 苏(俄)联在七十余年的历史进程中,经历了如图所示的几次较大规模的政策调整。这些政策

A.有利于巩固工农联盟B.巩固了集体农庄的基础地位
C.贯穿计划经济的理念D.反映出农业问题的复杂性
2020-04-09更新 | 918次组卷 | 27卷引用:2020届四川省成都市高三第二次诊断性检测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10 . 戈尔巴乔夫改革导致苏联解体,而中国的改革开放给中华民族发展以崭新的前景。中苏改革的不同结果,给我们最大的启示是
A.改革应从本国实际出发
B.要时刻警惕帝国主义的和平演变
C.改革应坚持共同富裕的发展策略
D.改革步伐要尽快适应国际形势发展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