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戈尔巴乔夫改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6 道试题
1 . 下面是有关戈尔巴乔夫在位时期苏联经济的相关信息表。据此可知,戈尔巴乔夫经济改革
A.坚持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
B.是导致苏联解体的根源
C.重点放在与军事有关的工业领域
D.使苏联的经济环境恶化
2018-02-21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2精选精练:第21课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
2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苏联1960——1985年经济增长百分比(根据1985年《苏联国民经济年鉴》)
1961-19651966-19701971-19751976-19801981-1985
6.57.85.74.33.6

材料二 (下面是20世纪70年代~80年代苏联的理论口号)“20世纪是资本主义存在的最后世纪,到这个世纪末,将根本没有资本主义,或者只剩下为数不多的资本主义残余。”

                                                              ——摘自瓦尔加《二十世纪的资本主义》


材料三 西方反苏反共的敌对势力长期以来通过各种途径对苏联进行意识形态方面的渗透,并且采取各种手段施加压力和影响,搅乱群众和干部的思想。

                                                  ——摘自1996年人教版《世界近代现代史》


(1)请结合上述材料和课本所学的知识,试从经济建设理论建设思想建设三个方面对比分析苏联社会主义道路失败中国社会主义道路胜利的原因。
(2)从中苏社会主义建设一成一败的原因中得到什么启示。
2018-02-21更新 | 129次组卷 | 1卷引用:人教版历史必修二课时训练:第七单元 第21课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1
3 . 俄罗斯科学院一位院士曾痛切地说:“我们俄罗斯人以我们自己的沉痛灾难为代价,成为耶稣,悲壮的走上祭坛,向世人和历史宣告:苏联的‘民主化’、‘私有化’完全是一条绝路、死路。”这说明他把苏联解体的原因归结为(   )
A.“八一九”事件B.苏联政局动荡
C.西方的和平演变政策D.戈尔巴乔夫的改革
4 . 在一项题为“20世纪的俄罗斯领导人谁对国家发展给予最坏的影响”的问卷调查中,戈尔巴乔夫的得票率以占被调查者34%而高居榜首。出现这种调查结果,能够直接反映出(   )
A.斯大林模式制约苏联生产力的发展
B.民众对亲手葬送苏联的戈尔巴乔夫很不满
C.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各种体制需要高度稳定
D.苏联的解体是戈尔巴乔夫主观上一直追求的目标
2018-02-21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人教版历史必修二课时训练:第七单元 第21课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1
5 . 1985年戈尔巴乔夫在苏共中央全会上指出:“决定国民经济发展主要方向的,不是市场,也不是自发力量,而首先应当是计划。同时,应当对计划工作采取新的态度,积极采用经济杠杆,为发挥劳动集体的主动性提供广阔天地。”这一提法
A.说明了苏联开始冲击斯大林模式
B.将农业作为改革的重点
C.该领域的改革使苏联形势有一定的好转
D.实际上承认了市场对经济具有某种调节作用

6 . 漫画是一种具有强烈讽刺性或幽默性的绘画,带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从漫画的视角对一段历史的政治观念、社会问题、人文现象等做哲理的思考,从中可以悟到一个社会变迁的脉络。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一幅反映苏联经济的漫画《军转民》

材料二

一幅反映苏联解体的漫画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回答该漫画揭示苏联经济发展的特征是什么?该特征产生的制度原因何在?

(2)材料二中的结局与材料一中漫画反映的问题有无关系?造成该结局的因素有哪些?

(3)结合上述材料概括当今世界政治格局发展的特点及趋势。

2018-02-21更新 | 97次组卷 | 1卷引用:人教版必修二第七单元第21课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课时训练
7 . 戈尔巴乔夫改革过程中形成了“共青团经济”,即:国家职能部门变成股份公司后,股份大都被领导人瓜分。结果,“国家官员、党的职能人员、共青团积极分子成为最初类型的俄罗斯企业家、20世纪90年代初的第一批百万富翁”。据此可知,当时苏联
A.仍然推行计划经济体制
B.经济转型滋生腐败现象
C.经济改革直接导致解体
D.政府职能发生根本改变
2018-02-10更新 | 662次组卷 | 14卷引用:人教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20课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化练习题
8 . 戈尔巴乔夫于上世纪八十年代成为美国《时代周刊》的封面人物(见图)。封面主题词是:“Starting Over”(重新开始)。此图透露的信息是( )
A.试图说明战后美苏争霸结束B.对戈尔巴乔夫改革的质疑
C.借用媒体宣传图谋思想渗透D.旨在消除意识形态的矛盾
2018-02-06更新 | 115次组卷 | 5卷引用:人教版必修二第7单元第21课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同步训练)
9 . 有学者认为:“他的悲剧在于他没能建立一个新的制度去代替他所破坏了的制度。他刮起了他最终难以控制、不可驾驭的强大的改革狂风。他大大改变了原来的体制,而又拒绝承认必须让整个体制解体。最后,他成了旧秩序的危险,新秩序的障碍。”该学者评价的是
A.斯大林
B.赫鲁晓夫
C.勃列日涅夫
D.戈尔巴乔夫
10 . 俄国历史学家德米特连科评述道:“这样,到80年代初,苏联的集权体制事实上在社会上失去了支持,不再有合法性。它的崩溃只是时间问题。”据此可得出
A.赫鲁晓夫的改革没有实现理论上的突破
B.勃列日涅夫的改革没有突破原有经济体制的框架
C.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具有历史必然性
D.斯大林模式是苏联解体的直接因素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