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关贸总协定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00—1981年世界贸易增长率

时段世界贸易年均增长率(%)
19OO—19133.7
1913—19290.7
1929—1938—1.2
1938—19480.0
1948—19816.8

——摘编自姚曾荫《国际贸易概论》

材料二   美国对华贸易逆差直接影响美国对华贸易政策。据美方统计,2017年美对华贸易逆差达到3752亿美元。占美国全部货物贸易逆差的46%。以此为由,特朗普政府针对中国对美出口和投资,出台了多种贸易保护主义措施……在特朗普的压力下,北美自贸协定已岌岌可危,而新关税措施很可能是压倒加拿大和墨西哥的最后一根稻草……经济学理论上对于自由贸易和贸易保护孰优孰劣存在一定的分歧,主要有两种认识可供讨论:①自由贸易是最优的选择,各国利用自身的优势,各司其职,能够实现生产的最大化。②适当的收取关税或者有选择的收取关税能够使本国利益最大化。

——根据《贸易战解决不了中美贸易失衡问题》等人民日报社论整理


(1)根据材料一概括1900—1981年世界贸易发展的主要特点,并结合所学从经济角度分析1948—1981年世界贸易大幅度增长的原因。
(2)阅读材料二并联系材料一,您更侧重分析哪一种认识?侧重分析①请结合所学概述19世纪英国推行自由贸易的措施及效果。侧重分析②,结合所学从经济角度分析特朗普政府贸易保护主义措施的利弊。(只作选择不作分析说明,不得分)
2019-10-16更新 | 149次组卷 | 2卷引用:浙江省湖州市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通过征收关税,制定进口限额等措施,政治家们希望使经济实现某种程度的自给自足。但在全球相互依赖的时代,这一目标实际上是无法实现的。每一个新的旨在限制进口的措施都引起了利益受损的其他国家的抵制。1930年,美国国会通过提高制成品关税《斯穆特一霍利税法》后,许多国家政府立刻通过增加美国产品进口关税加以抵制。经济民族主义没有取得增加产量和收入的结果,恰恰相反,1929—1932年,世界产量降低了38%,贸易减少了66%以上。

——摘编自【美】杰里本特利等《新全球史:文明的传承与交流》

材料二   关税与贸易总协定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随着世界银行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建立而临时设立的。关税的不断削减,使世界贸易在20世纪50年代一60年代保持年均大约8%的增长率。贸易自由化的惯性,在整个关税与贸易总协定时代,推动世界贸易的增长始终如一地超过了同期世界生产的增长。在国际上,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第一次以多边条约的法律形式提供了一套调整国际贸易关系的规则和程序,并且对其缔约各国权利义务傲了具体规定,并在实践中发展成为集调整缔约方贸易关系的法律框架、贸易谈判场所与和平解决贸易争端机构于一身的国际组织。

——摘编自余敏友《论关贸总协定的历史地位与作用》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当时“经济民族主义”出现的背景和主要内容。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关贸总协定设立的意义并谈谈你对贸易保护主义的看法。
2019-07-17更新 | 85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石家庄市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历史试卷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789年美国国会通过了《1789年关税法》,对所有进口货物征收关税。1812年,英美战争爆发,美国将关税税率提高了一倍,为20%左右。在1816年通过的新关税法中,将关税税率提高到35%左右,到1820年,美国制成品的平均关税水平达到40%。南北战争结束后,代表北方工业利益集团的共和党连续执政,高关税的贸易保护主义政策在美国得以延续,并成为美国基本国策。进入20世纪,美国短暂降低过关税,但由于一战和20世纪30年代世界经济大危机,美国再度增加了整体关税。1930年通过的《斯姆特·霍利关税法》,令美国平均关税税率从38%上升至48%。

材料二   二战后,美国实施以GATT(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为基础的贸易自由化策略,但贸易保护主义却从未消失。除关税外,还有各种非关税壁垒,例如资源出口约束、进口产品配额、产品保护和补贴。同时,各种临时性、制裁性和报复性关税等单边贸易制裁手段开始使用,《1974年贸易法》中的301条款就是重要武器。20世纪70年代,美国对欧共体和日本采取了多种贸易保护措施。20世纪80年代初,日本数控机床和半导体等高新技术产业崛起,里根政府通过惩罚性关税、汇率、进口限制等多维手段打击对手,并通过《1988年综合贸易与竞争法》增加“超级301”“特别301”条款。20世纪90年代,克林顿政府在寻求国际多边合作基础上,运用单边主义对本国产业实施强制保护。小布什政府和奥巴马政府时期,中国还成为美国保护政策的矛头所向。特朗普上任后,将贸易战枪口对准中国,企图通过多种贸易保护手段遏制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例如,针对中兴通讯的禁令试图以技术封锁打击中国5G产业的崛起。

——摘编自陈树志《美国贸易保护政策促进经济崛起的历史经验与启示》

材料三   我国自2002年起逐年调低进口关税。2002年大幅调低了5300多种商品的进口关税;2005年降税涉及900多种商品,这是我国履行义务的最后一次大范围降税;此后的几次降税涉及商品范围有限,对关税总水平的影响均不大。2006年7月1日,我国降低了小轿车等42种汽车及其零部件的进口关税税率,最终完成了汽车及其零部件的降税义务,我国汽车整车及其零部件税率分别由“入世”前的70%—80%和18%—65%降至25%和10%。

——摘编自宁可主编《中国经济发展史》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两大阶段美国贸易保护主义的异同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70年代以来美国贸易保护主义的背景和影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我国加入WTO后调低关税的原因,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近现代低关税的不同点。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从15世纪晚期开始,英国就展开了长达三百多年的保护主义探求:1485年亨利七世推出了大力支持羊毛工业的贸易保护主义政策,1587年完全禁止羊毛出口:1699年通过“羊毛法案”禁止进口殖民地的羊毛制品;1700年英国议会通过一项禁止销售印度棉布的法令。1721年,英国首相沃波尔以提升制造业为目标,推行明确的重商主义政策改革。1760年至1830年是英国产业革命时期,虽然亚当——斯密在1776年发表的(国富论)中提倡自由贸易,但是1815年英国仍通过了新的谷物法,提高了对农业的保护力度,一直到1846年,当英国产业革命已经完成相当一段时间后,英国才通过取消《谷物法》,开始了维护其工业绝对领先地位的贸易自由化进程。

——摘编自张学博《英美历史上的贸易保护主义》

材料二:20世纪70年代以来,国际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两次石油危机使世界经济增长缓慢,贸易保护主义势力在美国不断增强,逐渐形成了新的贸易保护主义浪潮。美国的新贸易保护主义和老贸易保护主义相比,过去主要是通过限制进口来保护国内产业,其手段是构筑高关税壁垒,而现在更侧重非关税壁垒。一些非关税壁垒目前已经成为美国政府干预外贸、限制进出口的主要政策措施。为了实现本国的贸易利益最大化,美国举双手赞成贸易自由化,积极参与GATT和WTO的谈判,同时又不断地带头实施各种贸易保护。1984年美国国会通过的《贸易与关税法案》,1988年经里根总统签署,正式成为美国法律的《1988年综合贸易与竞争力法案》,都带有浓厚的贸易保护主义色彩。

——摘编自吴学安《美国贸易保护主义的前生后世》


(1)根据材料一,概括英国贸易保护主义政策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世纪中期英国实行自由贸易政策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与近代英国相比,美国贸易保护主义政策的新变化,并谈谈你对新贸易保护主义的认识。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1930年5月,美国约有75种农产品和925种工业品提高了关税率。法国对进口美国小汽车增税60%。英国对棉纱和棉织品征收50%的重税。1932年,德国对许多进口商品征收100%的关税。1931年9月,英国率先放弃金本位,禁止黄金出口,实行英镑贬值。1933年,美国也放弃金本位,禁止黄金出口,美元贬值50%。日本在货币战的世界竞争中,实力远不及英美,除采用日元贬值等手段外,还通过剥削比其他资本主义国家廉价得多的国内劳动力,以低价在亚洲市场上倾销商品。为此,英国提出废弃《英日通商条约》和在全世界范围内抵制日货的动议。日本在倾销政策遭到抵制的情况下,国内法西斯势力疯狂叫嚣:“以军事力量确保东洋市场”。

——摘编自方连庆《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材料二   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带给人类的惨痛教训,就是世界和平与发展有赖于一定的国际经济秩序,各国必须通过国际经济协调形成一定的国际经济秩序,以保证世界和平与发展。二战后,尽管不同形式的国际经济协调在不同时期发挥的作用大小不一,但各种形式的国际经济协调结合在一起,从总体上维持了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黎兵《战后国际经济协调理论与实践评析》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应对“大危机”的措施,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对世界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二战后初期出现的国际经济协调组织并简要分析其积极作用。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29年10月24日黑色星期二,纽约股票交易市场出现了大规模股票抛售,引起股票价格狂跌。随着经济混乱而来的就是工资的大幅下降和失业率的上升。到1932年工业产值已经降至1929年工业产值的一半。由于世界繁荣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美国的资金和美国进口市场的力量,所以美国经济的萎缩引起了全球的波动。与美国经济联系密切的奥地利、德国最先受到波及,随后欧洲局势进一步恶化。
材料二        美国政治家和商界的重要人物希望建立符合他们利益的国际贸易体系,取消阻碍自由贸易的制约性贸易准则。推动无限制的全球贸易的机器是关税与贸易总协定(GATT),它是由23个非共产主义国家在1947年签署的。关税与贸易总协定成员国带着取消或者减少贸易壁垒的目的进行了一系列的协商。
——摘编自《新全球史∙文明的传承与交流》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美国的经济危机迅速波及全世界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关贸总协定签署的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