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及问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69 道试题
论述题 | 适中(0.65) |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据汤伟《全球治理的新变化》绘制


如图能够反映全球治理变化的多种趋势。指出其中一种变化趋势并说明形成的历史原因。
2021-08-24更新 | 113次组卷 | 2卷引用:四川省2016届高中毕业班“卷中卷”大联考(二)文综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陆上丝绸之路是东西方交往的重要通道,分为东西两段,东段主要在今中国境内,其正式开通源自张骞通西域,汉与西域的交往主要通过河西走廊;南北朝时期,由于河西走廊被割据政权占领,南朝与西域的交往主要通过今青海境内的青海道;唐朝统一后,河西走廊又恢复了在丝绸之路中的主导地位;11世纪西夏崛起,青海道和河西走廊被切断,北宋只能向北渡过黄河,再由河套地区向西进入西域。从元朝起,河西走廊成为中西方交往的稳定通道。



图1 路上丝绸之路图       

材料二   “不断扩大产品销路的需要,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它必须到处落户,到处创业,到处建立联系……过去那种地方和民族的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来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赖所代替了”。

——马克思



图2   19世纪晚期英国海外贸易示意图

材料三   ……需要积极努力确保发展中国家,尤其是最不发达国家在国际贸易增长中的份额与其经济发展需要相称。



图3 1948年以来世界贸易组织成员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从中概括古代陆上丝绸之路的历史特点。
(2)从图1到图2,商业贸易的范围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材料二中马克思认为这种现象的产生与什么因素有关?
(3)图3反映世界贸易组织成员的构成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结合材料三,谈谈你对这一变化成因的认识。
(4)结合图2和图3,说说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
2021-10-31更新 | 68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滨州市邹平双语学校2016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近现代以来世界经济发展呈现全球化趋势。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从历史看,全球化分几个阶段,主导方式不停变化。第一阶段是1500年到工业革命时期,强国通过海上战争控制航路,击溃竞争对手商船船队寻求贸易垄断,建立主导性的全球贸易网络。第二阶段是英国工业革命后,强国以殖民方式在全球进行原材料掠夺和市场扩张,这个时期的全球化本质上是种“帝国模式”,英国是霸权国。第三阶段是二战后,世界各国间逐渐走向全球性相互依赖,国家间处理彼此关系的行为方式也发生了变化,最强大的国家认为以战争方式开疆拓土得不偿失,战争无异于自杀,美国靠贸易就能致富。

——摘自徐秀军、刘贞晔等的《特朗普会大开经济全球化倒车吗?》

材料二:从1973年11月开始,意、英、美、日、法、联邦德国等国相继出现经济危机。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普遍、持续、大幅度下降,企业破产严重,股票行情大幅度下跌,工业、金融和贸易公司的破产具有普遍性。失业人数大量增加,到1975年底,达1850万人。与此同时,物价大幅度上涨,美国为7.4%,日本18.9%,联邦德国12.7%,法国26%,英国19.1%,意大利24.6%.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滞胀”阶段。

——摘编自宋则行、樊亢《世界经济史》

材料三: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得到了加速发展。发达国家推行的不同类型的市场经济模式,随着世界经济发展和形势变化,正在进行调整和改革,不断加速完善;发展中国家,特别是经济转轨国家,也先后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化。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缩小了经济活动的时间和空间距离,加速了经济信息在全球范围内的传递。“东西方”由对抗走向对话,为全球经济发展与合作奠定了新的基础。

——摘编自程建华《当代资本主义经济》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概括全球化三个阶段的特征。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二战后“美国靠贸易致富”的有效机构。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该时期经济危机的表现与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不同。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应对此次危机的方法是什么?
(3)据材料三,概括20世纪90年代“推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因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
2021-03-15更新 | 151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南京市第十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4 . 近现代以来世界经济发展呈现全球化趋势。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500年以前,人类基本上生活在彼此隔绝的地区中。各种族集团实际上以完全与世隔绝的方式散居各地。直到1600年前后,各种族集团之间才第一次有了直接的交往。那时起它们才终于联系在-起,无论是南非的布须曼人、有教养的中国官吏,还是原始的巴塔哥尼亚人。因此,1500年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擒——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从历史看,全球化分几个阶段,主导方式不停变化。第一阶段是1500年到工业革命,命时期,强国通过海上战争控制航路,击溃竞争对手商船船队寻求贸易垄断,建立主导性的全球贸易网络。第二阶段是英国工业革命后,强国以殖民方式在全球进行原材料掠夺和市场.扩张,这个时期的全球化本质上是种“帝国模式”,英国是霸权国。第三阶段是二战后,世界各国间迢渐走向全球性相互依赖,国家间处理彼此关系的行为方式也发生了变化,最强大的国家认为以战争方式开疆拓土得不偿失,战争无异于自杀,英国靠贺易就能致富。

——摘自徐秀军、刘贞晔等的《特朗普会大开经济全球化倒车吗?》

材料三   1990年后,全球经济开始为公众所注意。国家间贸易的扩大,对外投资的增加,资本的自由流动,国有企业的私有化,政府干预的减少和新型合作的出现,通信技术的进展…….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全球化。1995年世贸组织建立,成为解决国际争端的舞台,拥有.行使决定的权力。

——摘自杰里,齐格勒的《新全球史下》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说明“1500年是人类历史重要转折点”的依据。
(2)据材料二,概括全球化三个阶段的特征。结合所学,指出二战后初期“美国靠贸易致富”的有效机构。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指出当时“推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相关因素。
2020-11-08更新 | 108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南京市南京师大附中2021届高三11月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近现代以来世界经济发展呈现全球化趋势。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从历史看,全球化分几个阶段,主导方式不停变化。第一阶段是1500年到工业革命时期,强国通过海上战争控制航路,击溃竞争对手商船船队寻求贸易垄断,建立主导性的全球贸易网络。第二阶段是英国工业革命后,强国以殖民方式在全球进行原材料掠夺和市场扩张,这个时期的全球化本质上是种“帝国模式”,英国是霸权国。第三阶段是二战后,世界各国间逐渐走向全球性相互依赖,国家间处理彼此关系的行为方式也发生了变化,最强大的国家认为以战争方式开疆拓土得不偿失,战争无异于自杀,美国靠贸易就能致富。

——摘自徐秀军、刘贞晔等的《特朗普会大开经济全球化倒车吗?》

材料二 1990年后,全球经济开始为公众所注意,国家间贸易的扩大,对外投资的增加,资本的自由流动,国有企业的私有化,政府干预的减少和新型合作的出现,通信技术的进展……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全球化。1995年世贸组织建立,成为解决国际争端的舞台,拥有行使决定的权力。

——摘自杰里.齐格勒的《新全球史下》


(1)据材料一概括全球化三个阶段的特征。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靠贸易致富”的有效机构。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推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因素。
2020-09-01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鹤壁市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阶段性检测(二)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750年至1900年世界制造业产量的相对份额


——摘编自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

材料二   有学者认为:纵观来看,经济全球化的形成与发展是由生产力要素、市场要素、制度要素,制衡要素、多极化要素等构成,这是经济全球化的主要标志和基本特征,它同时标志着世界经济正发生着部分质的变化。

——摘编自杨亚非《经济全球化的基本要素分析》


(1)据材料一指出世界经济发展变化的总趋势,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其变化的原因。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90年代经济全球化趋势迅速发展的原因。
7 . 阅读战后世界关税与贸易发展情况变化趋势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①世界关税水平在不断下降   ②世界贸易总额持续增长   ③各国对外开放的程度不断提高

            战后世界关税与贸易情况变化趋势图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②③
8 . 近代以来,经济全球化成为世界发展的一种趋势。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如果可以把l492年看作全球化的开始,那么首先是葡萄牙和西班牙人开创了现代全球化;然后是大英帝国、法国等欧洲国家开始大规模向全球殖民……

       ——海军《火预言:2049年的世界》


(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明为什么“首先是葡萄牙和西班牙人开创了现代全球化”?指出l640-l870年间英国人大规模向全球殖民的政治、经济条件。

材料二   在这世界里,前所未有地挤满了人——人们在巨大城市的人行道上互相推挤……;在这世界里,充满了流线型汽车、电车和飞机;这世界受到了来自传声筒的唱声的干扰,遭到了新闻标题以及电影中的不断变化的镜头的攻击。这世界是工业文明统治的一部分,它不但为西欧诸民族所分享,也为俄国人,美国人和日本人所分享,甚至还在某种程度上为中国人和印度人所分享。

     ——《全球通史》


(2)依据材料二,概括归纳工业文明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哪些变化?

材料三   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针对经济全球化问题,美国前总统克林顿曾说:“如果由于害怕全球化的破坏而希望挡回全球化的力量,我认为是不可取的。”古巴前领导人菲德尔•卡新特罗则认为“由于不公正的国际经济秩序,经济全球化并没有使广大的发展中国家从中受益,反而造成……富国愈富,穷国愈穷’。


(3)根据材料三,指出克林顿和卡斯特罗针对全球化问题存在的认识上的差异。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两人认识上存在差异的原因。

材料四   有专家指出:“在上个世纪的70年代中期经济全球化刚刚起步之时……上个世纪90年代和经济全球化潮流真正形成之时……本世纪初经济全球化加速扩张之时,中国踩着历史的节奏,每一步都没有落空。”


(4)根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指出中国为全面融入经济全球化潮流而采取的措施。
2020-02-09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河西区2012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调查历史试题
9 . 下表为国际贸易中部分商品比重变化的情况
时间机器设备化工产品初级原料食品
1958年19.9%5.5%14.8%19.9%
1979年27%7.9%7.2%10.4%

据此可知
A.世界各国优先发展工业造成农业的减产
B.世界工业化的整体水平呈现上升趋势
C.发展中国家逐渐被排斥在国际分工之外
D.无序的国际竞争造成了贸易结构失衡
10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美国梦的光辉顶点在布雷顿森林会议上展露无遗”。……无论在华盛顿还是海外,人们对布雷顿森林体系服务美国长远利益的初衷已不再有任何疑问,然而其他国家的领导人打消了疑虑,接受这样的思想:这个体系造福美国的同时也造福世界。

——《布雷顿森林体系70年之痒》《环球时报》2014—07—23

材料二   1971年8月15日,尼克松的新经济政策终止了美元兑换黄金,从而使世界货币体系由美元——黄金本位制转变为纯美元本位制,破坏了世界货币体系的核心支柱。……从此以后,美国一方面可以不受黄金储备的限制,合法地通过大量印刷纸币进行美元贬值,赖掉原来的债务;另一方面又不断扩大国际收支逆差,让外国新流入资金为其新发行的政府企业和个人债务继续融资。

——刘自强《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的历史影响新论》

材料三   在这10年中,全球各国外汇储备中欧元占的比例由18%升至27%,同期美元比例则由71.2%跌至62.5%,而单论市场流通纸币的发行量,欧元在2006年也已超越了美元。

——《欧元10岁:“危机涅槃”再出发》

材料四   金砖银行的成立将推动现有不合理国际金融体系和秩序的变革。……金砖银行和货币储备库的建立正是金砖国家摆脱布雷顿森林体系、提升全球经济治理权的正确选择。

——林跃勤《金砖银行:重构国际金融新秩序》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梦的光辉顶点在布雷顿森林会议上展露无遗”的具体表现。在实践中,“这个体系”是如何“造福美国的同时也造福世界”的?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主动放弃世界货币体系核心支柱地位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四,指出国际金融领域发生了怎样变化?反映了世界经济发展的什么趋势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