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17世纪之前的欧洲人认为天鹅都是白色的。但随着第一只黑天鹅的出现,这个不可动摇的信念崩溃了。黑天鹅的存在寓意着不可预测的重大稀有事件,它在意料之外,却又改变一切。人类总是过度相信经验,而不知道一只黑天鹅的出现就足以颠覆一切。2016三大黑天鹅事件:英国退出欧盟,特朗普赢得美国大选,意大利修宪公投失败。2016年三大黑天鹅事件是
A.顺应了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的潮流
B.顺应了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的潮流
C.区域集团化、社会信息化对全球化发展的阻碍
D.一定程度上的全球化退潮与“反全球化”的逆袭
2 . 全球化带来了许多新问题和新挑战:贫富分化加剧、国内民族与社会的分裂、生态环境恶化、侵犯人权、国际犯罪、国际游资投机、恐怖主义等。这些问题已经越出了民族国家疆域的范围,单靠民族国家本身是无法解决的。这主要反映出
A.全球化时代民族国家的局限B.全球化带来的新问题无法克服
C.全球化问题深入到民族国家D.民族国家无力参与解决全球问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关于全球化和国家主权的关系,西方近年来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理论。一些人认为全球化将威胁主权和民族国家的生存,说我们正在进入一个无国界的时代;但也有些人说情况“完全不是这样”,他们认为全球化只会造成我们关于主权看法的变化,它“不危及主权的安全,更精确地说全球化正在促使我们采取一种更精密的眼光来看主权问题”。这些人还说,关于全球化使民族国家成为过时的论点“与象牙里的废话没有区别”。还有人指出,为了促进整体的重大战略和使其他方面主权的最大化,主权的各个方面是可以“讨价还价”的。从这一意义上讲,“主权更可以看成是一套人们正在使用的准则和习俗,可以显示出变异和灵活性”。

——王加丰《“欧洲化”、西欧现代民族国家的形成与主权问题》


依据材料,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2017-12-21更新 | 403次组卷 | 20卷引用:河南省信阳高级中学2018届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家间逐渐打破那种非友即敌的外交模式,“伙伴关系”被许多国家接受,这种关系非敌非友,可以在利益一致的许多方面寻求合作。这反映了
A.多极化发展弥合了国家间的利益分歧
B.国家间综合国力差距逐步缩小
C.经济全球化加深了国家间的相互依赖
D.多极化的国际关系格局已形成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过去500年来,世界范围内已经发生了三次结构性的权力转移,每一次权力转移,都重新塑造了国际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第一次权力转移是西方世界的崛起。西方的强起进程始于15世纪,这一进程大大地加快在18世纪末期:第二次权力转移是美国的崛起,它发生在19世纪行将结束之际;目前世界正经历着第三次权力大转移,这次转移可以称之为“他者的崛起”。一个真正的全球秩序诞生了。

——据法里德・扎卡利亚《后美国世界:大国崛起的经济新秩序时代》

请结合材料和所学世界近现代史知识,围绕“权力转移与国际秩序”拟定一个具体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20世纪90年代,德国因为翻修柏林国会大厦启用外来劳动力,导致国内工人暴动;在西班牙南部、摩洛哥和阿尔及利亚的居民深受传说中外来者“窃取”本国工作机会的困扰;欧洲高科技产业工人心酸地称自己被“班加罗尔(印度的高科技中心)化了”。上述材料反映了
A.世界经济结构趋于合理平衡
B.全球化时代国家间休戚相关
C.经济全球化激化了国际矛盾
D.经济全球化带来的社会问题
7 . 在一次世界贸易组织举行会议期间,有示威者在会场外打出了标语:WTO就是世界恐怖组织。对这一现象的理解正确的是
A.世界贸易组织是恐怖主义的表现
B.世界贸易组织推动了经济全球化
C.经济全球化的世界遭遇挑战
D.经济全球化的世界需要加强合作
8 .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各国各地区都致力于提高自身的区位优势,吸引有限资源,从而奠定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从理论上来说,资本在寻找投资地时考量的一个特别重要的因素,就是当地的生产费用成本。而恰恰在劳动力成本上,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要比发达国家具有更加明显的优势。资本外移成为导致(发达国家)失业率上升的一个不容忽视的原因。这说明(     
A.经济全球化使发达国家同样面临挑战
B.经济全球化促进了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
C.资本外移不符合发达国家的根本利益
D.劳动力成本成为影响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
2016-11-21更新 | 968次组卷 | 1卷引用:2013届河南省信阳高中高三第五次月考历史试卷
9 . 世界联系的加强并逐渐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加强了欧洲同亚洲、非洲以及“新发现”的美洲等地的联系,……商人们把亚洲的茶叶、丝绸、瓷器、香料,非洲的黄金、白银和欧洲的枪支、工艺品等运送世界各地,大大促进了不同国家和地区间贸易的发展。从此,世界市场雏形开始出现。       


——人民教育出版社《历史》必修2


材料二:见下图

材料三 “好在世界已经变得越来越小。已无新大陆可以发现。连南极冰层下的土地业已测量清楚,连大西洋中时隐时现的珊瑚岛也已记录在案。已有‘地球村’的说法。东方人、西方人,不过是‘地球村’中的‘鸡犬相闻’的村民而已。”                      

——冯骥才《献给命运的紫罗兰》


(1)材料一中的历史现象与哪件事情有关?结合材料简述该事件对世界市场形成的作用?
(2)依据材料二中的三图片,写出中国加入的区域经济集团的名称(中文名称)?这些组织的出现,反映了世界经济发展中的哪种趋势?
(3)结合所学知识, 材料三中的“地球村”的说法反映了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什么趋势?这一趋势(进程)还存在哪些问题?你对解决这些问题有什么建议?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10 . 阅读下列材料:
极端全球主义者新在
何处
突出特征国家政府的权力历史
轨迹
总的观点
全球
时代
全球资本主义、全球治理、全球公民社会衰落或者削弱全球
文明
民族国家的终结

请判断以下四种观点哪种属于极端全球主义者(       
A.“国家政府的权力或者国家主权今天正在被经济国际化或者全球治理削弱。”
B.“传统的民族国家已经成了全球经济中不和谐的甚至不可能继续存在的活动单位。”
C.“当代全球化正在重组或者重新调整国家政府的权力、功能以及权威。”
D.“国际秩序以及国际团结总会成为那些感到强大得足以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他人国家的口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