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7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20世纪80年代以来,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所带来的一些负面效应逐渐显现并日益突出,对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乃至整个世界的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稳定都产生了不利的影响,这一现实在实和理论领域引起了双重反应:不仅世界反全球化运动风起云涌、此起彼伏。……经济全球化的批评者,…对全球化进程中加剧的贫富鸿沟、文明冲突、社会分化、环境灾难等后果进行了谴责。正如联合国前书长安南在2000年发表的“千年报告”指出的,很少有人、团体或政府反对全球化本身,他们反对的是全球化带未的悬珠差异、经济不稳和社会失调等。

——摘自王佳菲《反全球化思潮视角下的经济全球化及其反思》


(1)依据材料概括指出在经济全球化运动中出现反全球化现象的原因,
(2)结合所学知识对反全球化运动进行评析。
2021-10-10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抚赣六校2022届高三10月联考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当前经济全球化的一个严酷现实是:受益者永远是那些持有特权并主宰世界经济的发达国家,而广大发展中国家尤其是最不发达国家却被甩到世界经济的边缘,贫困不断加深,与发达国家的经济差距在加大……许多发展中国家债务负担不断增加,自然灾害不断,加重了经济发展的困难;人口增长过快,甚至超过粮食的增长速度;食品缺乏,贫困化问题严重,出现生存危机;生态环境度恶化;政局动荡、社会不稳定。

——摘编自王慧媞、韩玉贵主编《当代世界政治经济概论》

材料二 随着世界各国相互依存的不断加深,发展中国家的发展问题不仅是发展中国家自身的问题,更是关系到发达国家的发展和世界共同发展能否顺利实现的关键问题。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是发达国家发展的重要基础。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间在经济上互补的传统使这两类国家在当前全球化不断深入的情况下具有更为密切的相互依存关系。据世界银行统计,美国42%的出口,西欧47%的出口,日本48%的出口均依靠发展中国家,其次,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是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发展中国家的经济长期不发达,贫困问题不解决,世界的发展与繁荣就只能是一句空话。

——摘编自王慧媞、韩玉贵主编《当代世界政治经济概论》

材料三 资本主义在全球商贸活动与世界市场的开拓过程中,制定了有利于自身发展和扩张的国际交往规则,影响持续至今。诚如马克思所指出的,资本主义虽然带来了“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但是并没有带来真正意义上的公平正义、共同发展的实现……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不但在发展战略层面极大地丰富与发展了新时代中国的外交思想,而且也为当代动荡的世界走向和平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

——邹广文《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化哲学思考》


(1)根据材料一,指出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形成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阐述谋求世界经济共同发展的有效途径。
(3)概括材料三中关于现代世界秩序形成的观点。结合所学,指出中国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所追求的目标。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世界贸易中心区的形成与转移,是国际贸易的空间运动形式,是世界生产力发展的结果。15世纪到19世纪,在欧洲和美洲先后发生的地理大发现、第一次产业革命和第二次产业革命,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世界贸易中心地区也开始由地中海沿岸各国向北大西洋两岸转移。继英国之后,18世纪至19世纪末,在法国发生的资产阶级革命和18世纪70年代美国独立运动,都促使这些国家由过去的农业国转变为发达的工业国。到20世纪初,北大西洋两岸成为世界经济贸易最发达地区,最终奠定了它作为世界贸易中心区不可动摇的地位。

——摘编自何云魁、于志达主编《国际贸易地理概论》

材料二   “我们生活在一个相互依赖的时代。”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日益由纵向的垂直依附向横向的相互依存发展,形成一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密切联系的大系统。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里,世界各大国或大国集团之间的经济实力此消彼长,由此构成的支配世界经济的权力分配状况也相应变动,经历了从一国独霸到多种力量并存竞争的演变过程。

——摘编自李景治、林延主编《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5世纪到20世纪初世界贸易中心区的转移及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演变历程,说明当今世界经济的发展特点。
2021-06-07更新 | 335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西省赣州市赣县第三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7月月考历史试题
4 . 【巴西——美国棉花补贴贸易争端】

材料一   巴西棉花种植业发展历程

时间发展状况
1500~1822年葡萄牙殖民者就发现了巴西当地大量的野生棉,王室利用这些野生棉在当地建立纺织厂,巴西手工棉纺织加工业逐步兴起
1820年第一台锯齿轧花机在巴西投入使用。
1860年巴西棉花种植达到高潮,成为世界主要产棉国和原棉出口国。
美国的南北战争期间英国被迫转移棉花市场,棉花种植业发展为巴西经济的支柱。
20世纪40年代至六七十年代巴西棉花产量居于美国、苏联、中国和印度之后,成为世界上第五大产棉国

材料二   美国农业补贴始于1933年罗斯福新政。2002-2007年间,美国政府平均每年给予棉花产业的补贴高达30亿美元。高额的棉花补贴提高了棉农的积极性,促进了生产和出口,使得美国棉花产业在国际市场上具有强劲的竞争力。2002年9月27日,巴西向WTO争端解决机构提交了申请,希算对美国棉花补贴事宜给巴西带来的损害问题进行磋商,并希望达成双方满意的解决方案。巴西谈判团队充分掌握了美国的棉花补贴政策及其相关数据,并且熟悉和适当运用WTO贸易规则。卢拉效府邀请中国、印度、巴拉圭、阿根廷、默盟、意大利等WTO成员作为此次棉花补贴贸易争端的第三方参与讨论,这些国家先后表示支持巴西。2014年WTO裁定巴西胜诉,双方签署《巴美关于棉花补贴问题的谅解备忘录》,美国同意一次性向巴西棉花产业支付3亿美元以及各种技术的支持,自此两国棉花补贴争端才算真正的结束。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以来巴西棉花种植业迅速发展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美国的棉花产业补贴对巴西造成的影响,谈谈巴美贸易争端给中国等发展中国家的启示。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709年,现代版权保护制度在英国诞生。随着智力作品的世界性传播,一些国家大量翻印别国的优秀作品,侵犯了著作者的经济和精神利益。1886年,在雨果、狄更斯等人的倡导和推动下,英、法等10个文化较为发达国家商讨“以均平(平等)方法,保护文学及美术之著作权利”,签订了世界上第一个国际版权公约——《伯尔尼公约》。但是,美洲各国因出版业不能与欧洲出版大国相抗衡,迟迟未加入该公约。

——据李明山等《中国当代版权史》

材料二   民国初年,美、英等国要求中国加入《伯尔尼公约》,中国以经济文化落后为由拒绝。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多次提到知识产权要向国际标准看齐。中国于1990年制定并颁布了《著作权法》,1992年签署了《伯尔尼公约)和《世界版权公约》,2001年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管辖的《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2012年,《视听表演北京条约》成功缔结,作为新中国成立以后首个在中国签署、并以中国城市命名的国际条的,打破了由美国等国制定国际规则的惯例。中国用30年时间完成了发达国家数百年走过的版权制度变迁之路。

——据阎晓宏《我国著作权法第三次修订需关注的几个问题》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国际版权保护体系建立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以来我国融入国际版权保护体系的特点。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国际版权保护体系建立和发展的启示。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尽管如此,中苏间的紧张关系,再加上东方阵营中的震动,意味着作为整体的世界正在放弃两极性,而像一位意大利共产主义者所称的那样,走向“多中心主义”。冷战简单极化关系的放缓实际上是令人惊讶的。……巨大的转变已经发生,自那时起不可逆转的事情正在进行。……20世纪50、60年代以来,冷战世界秩序出现了新的挑战,在世界均势格局中有了明显的暗示。

——改编自罗伯茨《全球史》

材料二

到20世纪末,国际经济关系已逐渐类似于一个全球自由市场。……在前共产主义国家,指令性经济的垮台终结了它们与外部世界的隔绝,它们的领导人欢迎国外投资者及其奋力在国际市场上竞争的新型私有工业企业。在全球范围内,大的经济力量是跨国公司、大型银行和金融机构,它们的投资和投机性活动,每天让数万亿美元在世界流动。利润是衡量它们成败的标准,哪怕结果是造成发展中国家的经济苦难。……计算机使用和通讯的全球化,打开了以类似方式完成分散的员工工作的可能,这种“外包制”在印度发展尤为迅速……。

——摘编自丹尼尔R布劳尔《20世纪世界史》


(1)阅读材料一,结合所学,指出走向“多中心主义”的含义。结合所学,概述20世纪50、60年代以来“冷战世界秩序出现了新的挑战”的表现。
(2)阅读材料二,概括20世纪末推动“国际经济关系已逐渐类似于一个全球自由市场”的因素。结合所学,试从全球化主导权的角度,简析全球自由市场发展“造成发展中国家的经济苦难”的原因。
2020-11-16更新 | 107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绍兴市2021届高三11月诊断考试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47年印度获得独立,两年后,新中国诞生。两国人民经过长期艰苦卓绝的斗争,终于摆脱了帝国主义的奴役,实现了民族独立。

材料二   1945年到1970年间,70多个新国家从帝国崩溃中诞生。1947年,英国承认它的印度次大陆殖民地独立。不过,独立最终导致两个对立国家的出现,即印度教的印度和穆斯林的巴基斯坦,在随后几十年,它们之间爆发了三次重大战争。尼日利亚等国家的国界,1967年到1970年间,尼日利亚陷入内战。在许多前殖民地,帝国主义的强制性统治似乎被市场微妙的强制所取代,许多新独立的国家发现,它们自己在高度商业化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挣扎(机会渺茫),因为主要的工业化国家似乎掌控一切。以往的殖民政府很少花心思平衡地发展殖民地经济,往往忽略至关重要的基础设施,包括教育和医疗卫生。对许多新独立的国家而言,寻找专家、资本、市场以及快速而均衡的工业化所需要的政策,是一项巨大挑战。

材料三   这种全球化也许会受到普遍的欢迎。更多的贸易和更多的互通促进了和平,创造了繁荣,推动了文化交流。然而,全球化的好处分布不均。相对来说为数不多的大企业,大部分是集中在美国,在世界经济活动占有不成比例的分量。这些企业在世界各地转移资产,逃避个别政府的监管。强大的国家,尤其是美国,能够在需要之时要求别的国家实行自由贸易,但却为了各自青睐的企业保留保护性关税或补贴。在某种程度上,全球化延续了世界经济的旧殖民地格局,贫困国家的农民和血汗劳工给富裕的国家提供廉价的商品,导致贫富差距变成了贫富沟壑。

——菲利普·费尔南德兹——阿迈斯托《世界:一部历史(下)》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印度获得独立和新中国诞生相同的国际影响
(2)根据材料二,概括二战后新兴独立国家存在的问题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导致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形成“贫富沟壑”的主要原因。从国际视角,指出解决这一问题的主要对策。
2021-06-01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德州市夏津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5月月考历史试题
8 . 本世纪初在西方国家,无论是英国、美国还是法国,民粹主义的勃兴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普罗大众觉得自己并没有在过去十几年的全球化大潮中获益,他们认为这样的体制只会让一小批精英受益。这说明
A.精英阶层推动了全球化进程B.封闭经济体更加符合潮流
C.西方国家出现了深层次危机D.东方国家深度融入全球化
9 . 对外贸易理论对我国发展对外贸易具有指导意义。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亚当·斯密(17231790)是英国工场手工业向机器大工业过渡时期的资产阶级经济学家,英国古典经济学的杰出代表和理论体系的建立者,其代表作是1776年出版的《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中文译本《国富论》),提出了贸易“绝对优势理论”,因为一国的这种优势总是体现在成本优势,也就是说该国生产某产品的成本绝对低于他国,所以该理论又称“绝对成本理论”。“劳动生产力上最大的增进,以及运用劳动时所表现的更大的熟练、技巧和判断力,似乎都是分工的结果。”他举例说,在当时情况下,没有分工时一个粗工每天连一根针也制造不出来,而在分工的情况下,十个人每天可制造480000根针,每个人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了几千倍。只有当每个人都专门从事具有优势的产品的生产并进行交换,才会对每个人有利。不仅一国内部不同个人和家庭之间的劳动分工可以提供劳动生产率,国际上的地域分工也可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每个国家都应当按照各自绝对优势的生产条件去进行专业化生产,然后进行自由贸易,这样对每个贸易国家都有利,如互通有无、交换多余的使用价值、增加社会价值等。国家为了保护某一产业而限制外国商品进口,实质上是使本国的资源从效率高的部门转移到效率低的部门,从而形成资源的不合理配置使用。

材料二     马克思批判继承了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家关于国际分工理论,阐述了分工的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进程,揭示了国际分工对资本主义工业化国家和落后国家的不同作用。国家分工是一个历史范畴,是社会生产力和社会分工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是一国内部的社会分工超越国家界限向外发展的结果,是一种进步趋势。一个国家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和参与国际贸易的能力,取决于这个国家内部分工的发展程度。

材料三     马克思、恩格斯指出:“资产阶级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列宁第一次提出社会主义国家的对外开放问题。但自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两大阵营形成,冷战开始,斯大林由此提出两个平行市场理论,把社会主义世界同资本主义世界隔绝了。毛泽东提出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还是想利用一切可能与西方发展经济关系。但是,由于国际形势的复杂性,以及“极左"思潮的影响,我国实际上长期处于孤立封闭的状态。邓小平总结了社会主义国家的严重教训,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国际条件下,提出了一整套社会主义国家对外开放理论。邓小平指出,我们的对外开放,是全面开放,是对世界所有国家的开放,对所有类型国家的开放。在1992年初的南方谈话中,明确指出,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上述材料摘编自《中国对外贸易概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亚当·斯密“绝对成本理论”的主要内容,并分析其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现代国际分工的双重作用。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一谈你对新中国对外贸易理论发展历程的认识。
2021-02-24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赤峰二中2021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月考文综历史试题
10 . 在经济全球化潮流中,各国总是以维护和加强本国本民族利益为根本出发点。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大量存在的跨国公司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对世界经济发展的影响越来越大,不仅影响着国际贸易的方式和未来发展的走势,而且影响到国际贸易的理论和政策,因而不可避免地涉及民族国家的经济主权和利益.世贸组织的建立,是国际社会为了应付全球化带来的种种挑战而进行国际合作的显著成.但是.世贸组织对民族国家经济主权的侵蚀也是很明显.金融全球化要求各国中央银行在制定本国货币政策时,必须考虑全球的经济和金融发展状况,而不能只顾本国的利益需求,这就削弱了传统的国家货币主权。

——摘编自徐蓝《经济全球化与民族国家的主权保护》

材料二   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原先各发达国家的贸易自由化政策纷纷转向贸易保护主义,极端排外的民族情绪时常蔓延到国际贸易领域,演化为“天生的排斥他国商品的有力武器”.对外投资的歧视性政策首先是由走在世界经济发展前沿的美国和欧盟带头实行的,它们千方百计地对外国公司和企业附加各类苛刻条件,以歧视性政策限制外来投资.各国出于经济竞争的需要,彼此间展开窃取商业情报和科技发明的间谍大战。

——摘编自张志梅《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经济民族主义的成因和表现》

材料三   如果要想维持全球化带来的进步,各国必须承担起风险管理的共同职责。国家政府无论强(如美国和中国)弱(如伊拉克和利比亚),都无法凭一己之力解决摆在面前的诸多复杂难题.国家或许可以在短期内逃避全球责任,但境外事件造成的威胁不可能永远得到控制。如果没有得到解决,全球化世界的流行危险将会不断累积.整个世界都将为此付出代价。

——摘编自伊恩·戈尔丁《全球化问题的全球解决方案》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概括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对民族国家主权构成挑战的因素。
(2)据材料二,归纳经济民族主义的表现。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西方贸易政策转向的原因。
(3)据材料三,指出作者针对全球化问题的全球解决方案给出了何种建议?概括其给出该建议的主要依据。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