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7 道试题
1 . 新冠疫情在全球的大规模流行再度引发人们对全球化前最的疑虑,但同时也昭示了全球化将不会止步。以口罩生产为例,医用口单巨头3M公司是美国企业,可是由于人工成本和利润原因,其生产早已迁移海外或者外包,加上原料需要进口,美国医用口罩的95%需要进口。这主要反映了
A.全球化趋势中国际分工的加深B.全球化中病毒泛滥等问题日益突出
C.国际经济交流基本准则的确立D.全球贸易进一步的规范化和有序化
2021-02-05更新 | 141次组卷 | 2卷引用:【新东方】绍兴高中历史00016
2 . 全球化给资本尤其是跨国公司的大资本提供了更大的盈利空间,资本所有者比其他生产要素所有者能够更加充分地利用全球化市场带来的便利获取更大收益。这也是西方国家反全球化人士多来自中下层收入的社会群体,带有所谓“民粹”色彩的原因。这说明“逆全球化”风潮兴起是由于
A.全球贸易保护主义的拾头B.高福利加剧西方国家的社会惰性
C.不平等的国际经济旧秩序D.全球化使社会公正面临更大挑战
3 . 分阶段说明19世纪前期到20世纪初、20世纪70年代至今,世界货币体系的发展概况、主导国家、原因以及影响
2020-12-20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第四十三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12月月考历史试题
4 . 经济全球化成为时代发展的潮流,然而诸如英国脱欧、美国特朗普当选等逆全球化局势也相伴而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过去,每个国家的经济体内部都保持着相当程度的独立。用一个比喻:世界各地就像许多独立的水桶,每一桶水的水面有高有低。到20世纪末期,所有水桶的底部都用管道连接,彼此互通。于是,劳力便宜的地方成为生产基地,购买力大的地方,成为消费市场。本来只在国家之内的产销分配,转而成为全球性的产销平衡。

--摘编自许倬云《现代文明的成坏》

材料二 :考察西方逆全球化形成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在不断变化的时代条件下,西方国家治理的适应性下降并陷入制度性困境,越来越难以有效回应民众的诉求……有些国家的国际责任观念和人类命运情怀淡薄,在国际发展上急功近利,追求本国利益最大化,其战略和行为霸道任性,给经济全球化的公平正义合作秩序造成了严重伤害。……经济全球化促进了发展中国家的群体性崛起,也使一些国家越来越边缘化。这类国家在经济全球化中获益有限,但面临的风险和压力不断增加,与此同时,新兴国家与发达国家间的发展也不平衡,双方在国际秩序上的矛盾凸显。

--摘编自伊恩戈尔丁《全球化问题的全球解决方案》


(1)据材料一,概括指出20世纪末期以来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特点出现的主要因素。
(2)据材料二,概括逆全球化出现的原因,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逆全球化的不利影响。
5 . 在经济全球化潮流中,各国总是以维护和加强本国本民族利益为根本出发点。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大量存在的跨国公司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对世界经济发展的影响越来越大,不仅影响着国际贸易的方式和未来发展的走势,而且影响到国际贸易的理论和政策,因而不可避免地涉及民族国家的经济主权和利益.世贸组织的建立,是国际社会为了应付全球化带来的种种挑战而进行国际合作的显著成.但是.世贸组织对民族国家经济主权的侵蚀也是很明显.金融全球化要求各国中央银行在制定本国货币政策时,必须考虑全球的经济和金融发展状况,而不能只顾本国的利益需求,这就削弱了传统的国家货币主权。

——摘编自徐蓝《经济全球化与民族国家的主权保护》

材料二   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原先各发达国家的贸易自由化政策纷纷转向贸易保护主义,极端排外的民族情绪时常蔓延到国际贸易领域,演化为“天生的排斥他国商品的有力武器”.对外投资的歧视性政策首先是由走在世界经济发展前沿的美国和欧盟带头实行的,它们千方百计地对外国公司和企业附加各类苛刻条件,以歧视性政策限制外来投资.各国出于经济竞争的需要,彼此间展开窃取商业情报和科技发明的间谍大战。

——摘编自张志梅《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经济民族主义的成因和表现》

材料三   如果要想维持全球化带来的进步,各国必须承担起风险管理的共同职责。国家政府无论强(如美国和中国)弱(如伊拉克和利比亚),都无法凭一己之力解决摆在面前的诸多复杂难题.国家或许可以在短期内逃避全球责任,但境外事件造成的威胁不可能永远得到控制。如果没有得到解决,全球化世界的流行危险将会不断累积.整个世界都将为此付出代价。

——摘编自伊恩·戈尔丁《全球化问题的全球解决方案》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概括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对民族国家主权构成挑战的因素。
(2)据材料二,归纳经济民族主义的表现。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西方贸易政策转向的原因。
(3)据材料三,指出作者针对全球化问题的全球解决方案给出了何种建议?概括其给出该建议的主要依据。
6 . 美国学者托马斯·弗里德曼曾说:“ 全球化不是静止不变的,而是充满生机的:它导致出现一个不可抗拒的市场一体化趋势,使单一民族国家看到了以前闻所未闻的新技术。这一趋势也让残酷无情的现实及新体系中存在的问题产生了巨大的反冲力。”在这里作者认为,市场一体化趋势
A.是全球化充满了生机的主要原因B.带来了新体系中残酷的现实问题
C.也激发了现实对全球化的反冲力D.由单一民族国家技术交流所导致
7 . 从1990年到1996年,西方跨国公司占有拉美地区57.3%的市场销售额。在俄罗斯,实际价值超过1万亿美元的企业,被西方以72亿美元的价格买走。1998年,在亚洲金融危机中被殃及的国家和地区资产缩水一半以上,有7000多亿美元流入美国。这说明
A.发达国家是世界性金融危机频繁爆发的元凶
B.金融危机是导致南北贫富差距拉大的主要原因
C.发展中国家应该在全球化竞争中寻找更好机遇
D.经济全球化导致世界各国发展不平衡明显加剧
8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严格意义上的经济全球化发生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这时跨国公司已能在全世界进行资源配置,并在全球进行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全球化之所以发生在这个时候,第一靠全球的信息网络化,第二靠全球向市场化的变革。前者为全球化提供了技术上的保障,后者为全球化提供了体制的保障。

——陈宝森《经济全球化进程刚刚开始》

材料二   为什么会出现如此广泛的反全球化现象呢?可以做多角度、多层次分析……最贫困人口的收入在1960年约占世界总收入的2.3%,而今天则为1.1%。从某种意义上讲,全球化的过程就是资本和公司全球流动的过程,同时也是全球环境进一步恶化的过程。全球民族主义者则从反对美国称霸世界、反对美国化的角度来反对全球化……反全球化运动应该明确,它反对的是全球化的弊端而不应该是全球化本身。反全球化的出现并不意味着对全球化的全盘否定。

——摘编自蔡拓《全球化与中国政治发展》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三十年来经济全球化趋势发展的原因。
(2)据材料二,概括反全球化现象出现的原因,并指出“反全球化的出现并不意味着对全球化的全盘否定”的理由。
9 . 当前“全球化”和“逆全球化”之争已由暗流对抗演变为明面角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全球化”曾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掌控的全球市场的策略,但随着众多发展中国家在“全球化”进程中崛起,资本主义国家独占“全球化”最大红利和话语权优势丧失,推动“逆全球化”。

材料二   2008年金融危机,给以美国为首的西方经济造成重创。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为获得利益不惜逆社会潮流而动,由此引发一些地区金融、政治危机,世界经济再次出现纷争状态。从现实情况看,对某些发展中国家来说,加入“全球化”意味着与世界接轨,要承担竞争压力,而拒绝加入将承担被社会发展边缘化的处境。在压力面前,“逆全球化”让一些竞争力差的国家思想产生动摇,给“逆全球化”提供了一定支持力度。

材料三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作为经济全球化的主导者,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获得了丰厚的利益。当前各种逆全球化现象恰恰证明了他们推行经济全球化是为了保持自己经济上的优势,利用全球化为少数资本家服务。逆全球化现象说明,少数资本主义国家并不是真正的否定经济全球化,而是企图通过逆全球化来重新调整经济全球化布局,以此来维护和捍卫他们在经济全球化中的主导权和霸主地位,其实质是一种再全球化。

——上述材料摘自人民论坛杂志社高扬《逆全球化的实质和应对之策》


(1)据材料一指出经济全球化的特点并分析全球化对发达国家的影响。
(2)据材料一、二,概括“逆全球化”出现的原因及其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3)依据材料三分析少数发达国家推行“逆全球化”的本质目的是什么?
(4)综合上述材料,我们怎样应对美英等国推行的“逆全球化”?
2020-10-24更新 | 154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皖南八校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
10 . 二战后,经济全球化成为发展趋势之一,尽管有着较大的挫折,但依然不断深化向前。阅读下列材料:

(1)图一是哪一国际组织的标志?该组织的宗旨如何?反映当今世界经济体系有何特点?
(2)图二反映了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何种趋势?这种趋势产生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3)图三反映怎样现象?试从发展中国家的角度简要说明出现的原因。
(4)中国加入WTO曾经引起很多人的忧虑。你认为加入WTO有何意义?
2020-07-17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盐城市响水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学情分析考试(二)历史试题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