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比较全面地阐述了对经济全球化的观点:必须看到,现在世界各国的发展仍是相当不平衡,南北差距不断扩大。经济全球化,是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必然结果,有利于促进资本、技术、知识等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优化配置给各国各地区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也提出了新的挑战。

——摘编自《江泽民在APEC工商领导人峰会上的演讲(20001115日)》

材料二   在反全球化的旗帜下,汇集了不同政见的团体,常常能看到游行行列中象征劳工权利的红旗、环境保护主义者的绿旗、无政府主义者的黑旗交相辉映。一般而言,右翼反全球化主义者认为,全球化是对国家经济和国家认同的威胁,是针对西方文化或白人的世界性的精英政治阴谋的结果,建议用民族主义和排他主义解决问题。相比于右翼,左翼反全球化人士在活跃分子数量和公众关注方面都显得远更重要。他们通过抗议活动引起公众注意,认为全球化背后的资本主义逻辑在国内和世界范围都导致了不对称的权力关系,以及对生活方方面面一包括健康、教育和文化一的商品化处理。

——摘编自钱婧《反全球化运动背后的另——重思考》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的作用。
2021-11-03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焦作市普通高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经济民族主义与经济全球化相伴而生。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对民族国家主权观念构成了强大的挑战。联合国的经济制裁、世贸组织的“透明条款”等,都表明主权行使的困境。民族国家面对在主权“夹缝”中膨胀起来的跨国公司,不得不“割让”一块块的生存空间。世界经济相互依存关系的敏感性和脆弱性造就的“多米诺骨牌”效应促使一国经济政策的制定必须充分考虑到国际社会的反应。在这个意义上讲,主权的行使并非随心所欲。

——摘编自邹树彬《经济全球化与经济民族主义》

材料二 经济民族主义主张,每个国家都应该把追求更多的超额利润以满足本民族国家的需求当作最重要的政治目标之一。一般而言,它对激进的全球化观念持怀疑甚至否定的态度,认为不应该为抽象的世界福利而牺牲本国利益,相反,这一理念内含了“此胜彼败”的逻辑,它往往认同一个民族国家经济地位的上升要以牺牲另一个民族国家经济为代价这样的残酷现实。

——李永刚《全球化进程中的经济民族主义》

材料三 积极的经济民族主义是民族国家针对全球化的适应性调整。“积极的”表明要顺应全球化趋势,不是被动地作出反映性政策;“民族主义”仍是核心,表明国家帮助自己的公民增加在全球经济中的竞争力。积极的经济民族主义如果被发展中国家充分采纳和利用,就会对现存的国际经济旧秩序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

——摘编自邓维、宋国栋《经济全球化与经济民族主义的关联分析:国际政治经济学视角》


(1)据材料一概括经济全球化挑战民族国家主权观念的表现并据材料二概况全球化进程中经济民族主义的主张。
(2)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积极的经济民族主义”的内涵及其积极影响。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众多研究发现气候冲击引发的经济冲击是造成暴力犯罪、冲突和内战的重要原因。……事实上,气候变化不仅影响宗教活动,从更广义的范围观察,它通过经济冲击直接威胁社会稳定,尤其是对于中国这样一个传统的农业社会,经济的脆弱性在气候冲击下更是暴露无遗。通过对中国历史气候变化的研究发现,气温的降低会显著增加社会不稳定程度,且具有长期的持续效应。学者考察了2000年来干旱与洪涝对游牧民族入侵中原王朝的影响,发现降雨量越少,游牧民族的入侵的概率越高,反之则越低。在温暖期,中国经济繁荣,民族统一,国家昌盛;寒冷期,气候剧变引起经济衰退,游牧民族南侵,农民起义,国家分裂,经济文化中心南移等

——根据梁若冰、【美】布雷特·辛斯基的文章整理

材料二   早在2007年,由英国电视导演马丁·德肯执导的纪录片《全球变暖大骗局》指出:1940年至1975年人类排放的二氧化碳不断上升,但气温却连续30多年下降,可见二氧化碳和气温上升没有直接关系。……无独有偶,2009年哥本哈根气候大会前夕发生的“气候门”事件引发轩然大波:英国东英吉利大学的电子服务器被一名黑客入侵,上千封英国和美国科学家在过去13年里通过邮件交流的记录遭到窃取,并被公之于众。在一封被公布的电子邮件里,东英吉利大学气候研究小组的主人菲儿·琼斯写道,在编辑新的数据时,他将实际气温数据添加到过去20年里的系列中的工作,同时还有对1961年以来气温下降趋势的隐瞒。而菲儿·琼斯正是政府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负责全球气象数据整理的关键人物。……发达国家率先完成工业化,自身发展高端服务业之时,突然竖起环保大旗把主要依靠资源出口和制造业的发展中国家摆上全球气候变化的谈判桌,受到国际社会的怀疑和非议也无可厚非。

——沈立《全球变暖背后的博弈》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分析气候变迁对中国古代社会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说明全球气候变化进行谈判的背景,分析国际社会对这一行为的怀疑和非议的原因并指出争议的本质。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4 . 有学者在研究世界经济贸易关系时提出了以下论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早在13, 14世纪,连接欧亚非地区的世界贸易网已经形成,欧洲在其中一直处于边缘地位。这不仅因为欧洲的经济总量远远无法与亚洲的中国、印度相比,还犹豫欧洲人在从亚洲输入香料、丝绸、瓷器、棉制品等商品时,能向亚洲销售的产品极少,多数情况下只能以金、银等贵金属交易,欧洲的贵金属货币日益紧缺。16实际欧洲在世界经济贸易中的这种处境开始改善。但一直到18世纪,原有的世界经济贸易格局仍没有改变。随着欧洲人越来越广泛深入的融入和利用既存的经济贸易体系,并在其中发挥日益增大的影响力,到19世纪欧洲终于成为世界经济贸易的中心。
——据《白银资本》等
(1)根据材料,13到18世纪,在世界经济贸易中居优势地位的是哪个地区?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6世纪欧洲在世界经济贸易中处境开始改善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与18世纪相比,19世纪欧洲和中国在世界经济贸易中的相对地位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并分析促成这一变化的政治、经济原因。
(3)结合史实说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
2019-01-30更新 | 1818次组卷 | 18卷引用:2015届河南濮阳县第一中学高三上期期中历史试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历史上的海上丝绸之路是在东亚直到非洲东海岸之间一系列港口组成的海上贸易网络,从唐后期到宋朝形成高度繁荣态势,促成了贸易交流与地理知识、航海科技的传播。在古代这就是中国与南亚、东南亚各国和平友好往来的见证,也反映了中国在历史上的强大时期与周边国家睦邻友好,注重平等的经贸往来,与欧洲的殖民主义做法完全不同。

——《拓展海上丝绸之路复兴海洋文明》(凤凰网2014午9月17日)

材料二   自公元1500年,世界进入全球化时代,贸易中心逐渐从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地区以来,欧洲国家就利用它们在工业技术、经济与政治制度上的优势,孜孜不倦地探求在这个全新时代寻求霸权的道路:从西班牙国王伊莎贝拉女王(到)英国女王维多利亚,都清楚地明白经济发展、海外扩张与军事征服,将成为构筑一个大国的三根必要支柱。

——朱步冲《西方大国崛起的条件:海权,工业,殖民》

材料三   全球化带来了政治、经济和文化上的相互依存,“一带一路”合作倡议将给世界带来无限生机和美好前景……首先,“一带一路”具备强大的经济投入,一些地区建造更多基础设施,像公路、铁路以及船运等,从而拉动经济增长。“一带一路”将成为精彩的范例,供国际社会在推进不同地区之间合作时参考……“一带一路”是全球化的“新脚步”。这将充分调动沿路国家未充分开发的增长潜力,也将极大缩短欧洲和中国陆路交通的时间,未来东西方贸易将更便捷,成本更低。

——《南方周末》2017年5月10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新闻中心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海上丝绸之路在“唐后期到宋朝形成高度繁荣态势”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比近代西方列强征服世界的手段与古代中国有何不同。并从全球化的视野出发评价西方列强征服世界的活动
(3)根据材料一、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提出“一带一路”战略的有利因素及意义。
6 . 世界联系的加强并逐渐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加强了欧洲同亚洲、非洲以及“新发现”的美洲等地的联系,……商人们把亚洲的茶叶、丝绸、瓷器、香料,非洲的黄金、白银和欧洲的枪支、工艺品等运送世界各地,大大促进了不同国家和地区间贸易的发展。从此,世界市场雏形开始出现。       


——人民教育出版社《历史》必修2


材料二:见下图

材料三 “好在世界已经变得越来越小。已无新大陆可以发现。连南极冰层下的土地业已测量清楚,连大西洋中时隐时现的珊瑚岛也已记录在案。已有‘地球村’的说法。东方人、西方人,不过是‘地球村’中的‘鸡犬相闻’的村民而已。”                      

——冯骥才《献给命运的紫罗兰》


(1)材料一中的历史现象与哪件事情有关?结合材料简述该事件对世界市场形成的作用?
(2)依据材料二中的三图片,写出中国加入的区域经济集团的名称(中文名称)?这些组织的出现,反映了世界经济发展中的哪种趋势?
(3)结合所学知识, 材料三中的“地球村”的说法反映了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什么趋势?这一趋势(进程)还存在哪些问题?你对解决这些问题有什么建议?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