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东帝汶猫屎咖啡、牙买加蓝山咖啡、哥伦比亚瑰夏咖啡……在 2020 年 11 月 5 日至 10 日由中国举办的第三届进博会上,展馆里飘散着来自世界各地的咖啡浓香。小小一杯咖啡,背后是一个千亿元级的朝阳产业……麦肯锡公司《中国消费者报告 2021 》指出,中国经济具有独特优势,后疫情时代将继续成为全球消费市场的增长引擎。这反映了
A.全球化背景下世界经济依存度的增强B.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已经建立
C.分享全球资源要素积极参与国际分工D.第三世界国家经济结构转型收效明显
2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1945年,创始人为一个国际性的世界设立了开放与合作的系统。这一系统发挥了作用,并使全球化得以出现。在这个新世界里,团体和个人越来越经常跨越国界直接互动,而不涉及国家。

这有其危险性。犯罪、毒品、恐怖主义、污染、疾病、武器、难民和移民:都比以往更快、更多地往返流动。他们也更加清楚远方国家发生的不义和残暴,期望各国对此采取行动。但是新技术也为相互了解和共同行动创造了机会。如果我们要从全球化取其最佳而避其最恶.我们必须学会更好的治理,学会如何更好地共同治理。这并不意味着世界政府或国家的消逝。正相反,国家必须加强。

各国可以在基于共同规则和价值的共同机构中一同采取行动,从而彼此扶持,彼此加强。这些机构必须反映当代的现实,包括权力的分配。必须成为各国同非国家行动者,包括全球性公司合作的场所。

——摘编自科菲·安南《联合国秘书长千年报告》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联合国“全球治理”理念提出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全球治理”理念提出的意义。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冷战结束后,不结盟运动开始抛弃过去的对抗和意识形态偏见,强调积极参与国际事务,与发达国家建立一种“民主的伙伴关系”。这种转变出现的深刻背景是
A.世界格局的“无极时代”即将呈现B.维护发展中国家的共同利益
C.世界经济发展的全球一体化加速D.南北对话与合作向纵深发展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世纪以来,全球范围内的资金流动、人才流动和技术转移日益频繁。从1930年到1990年,随着世界全新沟通的实现,空运成本已从平均每英里68美分降到11美分,纽约与伦敦的三分钟的电话费从244美元降到3美元。1964~1965年在纽约举行的世界展览会上,沃特·迪士尼公司的一句广告语说:“世界太小了。”

——摘编自高德步、王珏《世界经济史》等

材料二   海南在30多年里书写全国最大改革“试验田”的春天故事,成为向世界展示中国的一个重要窗口。海南是我国最大的经济特区,具有实施全面深化改革和试验最高水平开放政策的独特优势。支持海南逐步探索、稳步推进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分步骤、分阶段建立自由贸易港政策和制度体系。这是党中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立足当前、着眼未来、审时度势作出的历史性战略决策。

——摘编自《人民日报》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简述“世界太小了”这一广告语出现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在海南建设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对支持和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意义。
2020-10-05更新 | 2925次组卷 | 26卷引用:海南省2020年高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欧洲一体化并未弱化民族国家的作用,反而使各国政府运作更加有效,加强了政府应对处理全球和多维困难的能力,欧洲一体化进程因而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背景是
A.马歇尔计划的全面实施B.美苏之间"冷战"的变幻
C.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发展D.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兴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美国经济史学家尼尔·弗格森认为,现在中美经济已走入“共生时代”,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这观点的提出反映了当今世界的大背景是
A.多极化格局完全形成B.世界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
C.“铁幕”演说正式发表D.北美自由贸易区正式建立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5世纪末16世纪初以来开启了世界走向一个整体的历程,至此全球范围内没有一个国家可以离开世界市场的牵制,经济全球化虽然尚未达到今天这样的深度和广度,但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19世纪后期,世界市场与前一阶段比,无论在广度上还是在深度上都有显著的跃进,商品和资本输出无孔不入地冲击着世界各国的民族经济,并借助于政治和军事手段打破那些闭关锁国的国家的大门

一一摘自朱丽君、阎孟伟《世界市场、世界历史与全球化》

材料二 1930年6月,美国总统胡佛一意孤行地签署了“斯特一霍利法案”。该法律增加890种商品的税率,其中50种商品由免税改为征。根据1932年的数据,物品的平均税单达53.2%。本来,当时国际上曾提出一项“关税停战协议”,以保护国际贸易,可美国这种以邻为壑的做法,使原本可能达成的全球关税妥协化为泡影。各国政府先是抗议,但美国不为所动。于是,加拿大、英国及其他英联邦国家、法国、德国等纷纷对美国进行反击,美国与其他国家的贸易壁垒战、各国竟相效尤美国导致的混战开始,国际贸易几经曲折。原先指望通过扩大贸易来恢复全球经济的想法在各国严格的外贸管制下破灭了,世界经济状况进一步恶化。

------摘编自韩青等《贸易战争----500年全球贸进化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5世纪末至19世纪后期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国通过“斯特一霍利法案”的背景及影响。
2020-02-20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通化市梅河口市第五中学2020届高三12月月考历史试题(实验班)
8 . 有学者指出:发展中国家经济同时具有依附性和发展性,两者之间不是对立的,而是可以结合的,原因是外国资本、国家资本、国内私人资本可以形成“联盟”,随着经济发展程度的上升,依赖性会越来越低,直到过渡到独立的发展阶段。该观点出现的直接背景是
A.经济全球化的发展B.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C.经济区域化的趋势D.二战后发展中国家迅速崛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花木兰是中国传统故事中忠孝礼义克己形象的典型,而迪士尼版本下的花木兰是一个追寻自我、释放天性的自由主义形象。这反映出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
A.文化的统一性B.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C.文化的差异性D.文化体系的完整性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欧洲民众对移民群体的增长速度和高生育率深感不安。他们开始担忧“欧拉伯”(欧洲Europe和阿拉伯Arabia)的出现,开始思考“whoarewe"的问题,开始怀疑若干年后欧洲还能否是欧洲人的欧洲。这反映出经济全球化背景下
A.人们否定了社会交往B.南北方民族融合的发展
C.多元文化主义的困境D.弱势群体边缘化的加速
2020-07-03更新 | 1245次组卷 | 28卷引用:山西省运城市高中联合体2020届高三模拟测试(四)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