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94 道试题
1 . 有学者认为,经济全球化“成功地制定了促进全球市场扩张的有力规则,并予以良好实施,而对同样正确|的社会目标的支持却落在后面,无论是劳工标准,还是环境、人权或者减少贫穷。”该学者的观点意在说明,全球化
A.产生巨大的负面效应B.带来发展的不平衡性
C.不可能实现发展双赢D.加剧了国际社会冲突
2020-12-14更新 | 147次组卷 | 4卷引用:安徽省池州市东至县2021届高三12月大联考历史试题
2 . 经济民族主义与经济全球化相伴而生。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对民族国家主权观念构成了强大的挑战。联合国的经济制裁、世贸组织的“透明条款”等,都表明主权行使的困境。民族国家面对在主权“夹缝”中膨胀起来的跨国公司,不得不“割让”一块块的生存空间。世界经济相互依存关系的敏感性和脆弱性造就的“多米诺骨牌”效应促使一国经济政策的制定必须充分考虑到国际社会的反应。在这个意义上讲,主权的行使并非随心所欲。

——摘编自邹树彬《经济全球化与经济民族主义》

材料二 经济民族主义主张,每个国家都应该把追求更多的超额利润以满足本民族国家的需求当作最重要的政治目标之一。一般而言,它对激进的全球化观念持怀疑甚至否定的态度,认为不应该为抽象的世界福利而牺牲本国利益,相反,这一理念内含了“此胜彼败”的逻辑,它往往认同一个民族国家经济地位的上升要以牺牲另一个民族国家经济为代价这样的残酷现实。

——李永刚《全球化进程中的经济民族主义》

材料三 积极的经济民族主义是民族国家针对全球化的适应性调整。“积极的”表明要顺应全球化趋势,不是被动地作出反映性政策;“民族主义”仍是核心,表明国家帮助自己的公民增加在全球经济中的竞争力。积极的经济民族主义如果被发展中国家充分采纳和利用,就会对现存的国际经济旧秩序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

——摘编自邓维、宋国栋《经济全球化与经济民族主义的关联分析:国际政治经济学视角》


(1)据材料一概括经济全球化挑战民族国家主权观念的表现并据材料二概况全球化进程中经济民族主义的主张。
(2)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积极的经济民族主义”的内涵及其积极影响。
3 . 1980年,77国集团提出了修订的经济发展指标,其中提到第三世界的制成品占国际市场的份额到1990年要达到20%,到2000年达到30%;粮食和农产品的出口份额到1990年达到35%,到2000年达到50%。该项计划的制订(     
A.促进了世界经济全球化发展B.有利于推进区域经济的一体化
C.成功扭转了南北经济的差异D.推动了发展中国家产业的转型
2020-12-13更新 | 55次组卷 | 2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4 . 世界联系的加强是伴随着冲突与纷争,科技的不断进步而展开的。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自东西航路发现后,殖民地的争夺已遍于东西两半球。17世纪西班牙在海外的优越势力到了18世纪,渐渐地移于英国。18世纪初期欧洲各国的政治,法国已完成强固的中央集权,英国且由君主的中央集权进于国会内阁政治,其他各国的政治组织散漫微弱,远不及英法。在欧洲本部的政争,英法常常处于敌对的地位,因此在海外殖民地的争夺,英法两国也常常彼此对抗。

——摘引自李剑农《中国近百年政治史(18401926)》


(1)以戈雷岛为例,概述新航路开辟后殖民者对非洲的争夺情况。指出18世纪英法在海外殖民地争夺上矛盾冲突的具体事件。

材料二   为了保护法国的农业,并打击英国的工业,拿破仑与英国进行贸易战,并且颁布法令禁止任何布料、铁制品甚至是棉花和烟草进入法国……这导致德国鲁尔区原有制盐、烟草种植和加工业乃至整个农业受损,仅烟草禁运就导致鲁尔15%的人口失业,却也阴差阳错给鲁尔区的重工业带来一线生机。英国金属制品无法进入欧洲,鲁尔区看到机遇,将自己从单纯的煤炭区变为欧洲重要的钢铁产区……1818年鲁尔区出现使用蒸汽机车替代马车的新型运煤铁路线,在铁路修筑的狂潮下,鲁尔重工业企业迅速崛起。

——摘编自白梦宸《鲁尔区的崛起:从煤矿到高炉再到“德国的武器工厂”》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拿破仑与英国进行贸易战”所颁布的法令,概括鲁尔区重工业企业迅速崛起的因素。

材料三   新冠病毒可能会限制人员和货物的自由流动,它将使企业无法利用这一最廉价的途径。企业将不得不对洲际供应链是否有意义进行深入的思考。……快速响应供应链的基础是软件和互联网连接。今天的新技术——3D打印、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技术——能够带来一种形式截然不同的全球化。综合这些新技术就能想象,正如经济学家理查德·鲍德温所说的,伦敦的酒店房间由身处波兰的清洁工控制的机器人打扫,或美国得克萨斯州的草坪由身处墨西哥的园丁操纵的机器人修剪。……当供应链崩溃、家家户户被隔离时,第四次工业革命(或者你想怎么称呼它都行)看上去更具吸引力了。当现金正在传播病毒时,使用电子货币似乎要明智得多。当出行和人员聚集存在风险时,远程办公可能成为常态,而非反常现象。

——摘自《泰晤士报》网站《新冠病毒能够引发一场新工业革命》


(3)指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总趋势,面对全球共同灾难——病毒横行,认真阅读材料三,概括在这一趋势下人们所应对的举措。
2020-12-12更新 | 96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绍兴市诸暨市2021届高三12月诊断性考试历史试题
5 .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和蔓延不仅对经济全球化和全球经济治理产生重大影响,同时也阻断了国家间的正常交往,加大了全球产业链、价值链运转的难度,引爆了国际社会长期存在的不均衡问题,揭示了国际合作的脆弱性和国际规则的缺失。这表明
A.建立经济新秩序才能促进世界经济的发展
B.发达国家主导的经济全球化已不合时宜
C.中国坚持在对外开放中以“引进来”为主
D.在国际合作中推进自主创新与合作共赢
2020-12-10更新 | 230次组卷 | 7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五校协作体2021届高三12月联考历史试题
6 . 据统计,发展中国家初级产品出口价格1970 年比1950 年下降了4%,而发达国家出口的工业制成品在同时期上涨了44%。1960年到1972 年,发展中国家由于这种不等价交换而蒙受的损失总额达 1034 亿美元。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此现象与殖民主义历史影响有关
②表明不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存在
③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经济全球化中起主导作用
④表明发展中国家经济严重恶化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
2020-12-05更新 | 128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山水联盟2021届高三12月联考历史试题
7 . 二战后,人类社会的交往与联系也发展到前所未有的高度。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除美国外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都受到了战争的严重创伤,各国均致力于医治战争的创伤,重建本国的经济。在恢复本国国民经济的过程中,各国都面临着国际经济关系中3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其一是在金融方面,重建国际货币制度,维持各国间的稳定和国际收支平衡;其二是在国际投资方面,创立处理长期国际投资问题的国际组织;其三是在贸易方面,重建国际贸易秩序,扭转贸易保护主义和歧视性贸易政策,促进国际贸易自由化。

——摘编自豆丁网

材料二   进入20世纪90年代,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针对经济全球化问题,美国前总统克林顿曾说:“如果由于害怕全球化的破坏而希望挡回全球化的力量,我认为是不可取的。”古巴前领导人菲德尔·卡斯特罗则认为“由于不公正的国际经济秩序,经济全球化并没有使广大的发展中国家从中受益,反而造成……富国愈富,穷国愈穷”。

——摘编自徐广文《经济全球化的研究视野》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解决二战后“面临着国际关系中3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所采取的重要举措,并简要说明其积极意义。
(2)结合材料二中克林顿和卡斯特罗的观点,以“正确看待世界经济全球化”为主题写一段短文。(要求:①必须包括以下关键词:“潮流”“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对策”;②紧扣主题,观点合理;③条理清晰,合乎逻辑;④字数在100字左右)
8 . 1980年,威廉·麦克尼尔写道:“与偏狭历史著作不可避免地增强冲突相反,一部简明的世界史应当树立个人与全人类祸福休戚与共的意识,从而避免民族冲突的恶果。”作者赞同的世界历史是
A.以欧洲历史为中心B.展现人类社会多样性的全球史
C.以文明对抗为主线D.描绘不同文明相互融合的历史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马来西亚前副总理巴达维说:“在全球化的中心,各国经济、政治和社会的相互交融正无一例外地在销蚀掉每个国家的权力。国家权力受到全球和地区机构及其规则的限制……国家权力的被迫缩小令人十分担忧,这对于发展中世界的弱小国家尤其如此。”这表明经济全球化(     
A.对国家主权安全带来空前挑战
B.导致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最终确立
C.阻碍了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
D.给各国经济提供了同等的发展机会
10 . 下图漫画讽刺了近年来美国对华贸易政策。该漫画旨在说明
A.经济全球化下各国应同舟共济B.发达国家在全球化中获益最大
C.国际政治经济旧秩序仍然存在D.美国全力抵制世界经济一体化
2020-11-25更新 | 808次组卷 | 17卷引用:福建省厦门市厦门外国语学校2020届高三金榜卷文综历史试题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