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9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1949年,以美国为首的“输出管制统筹委员会”规定在尖端技术产品等方面禁止对社会主义国家出口。后来,西方国家各自开始逐步减少了禁止出口项目,1994年,“输出管制统筹委员会”解散。之后签署了《瓦森纳协定》,主要对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中国实行了类似的禁令。这反映了西方国家对外政策方面
A.受到经济全球化和“冷战”思维的影响
B.西欧与美国不同,重经济不重意识形态
C.由美国左右,完全追随美国的外交步伐
D.左右摇摆,目的不明确,手段比较混乱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古代医学具有独特的医疗原则,体现了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特点。唐代名医孙思邈指出,名利思想是“医人之膏肓也”。如果行医以敛财为目的,那应该是“人所共耻”;他认为,医者要把人的生命价值看做是医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医者必须“无欲无求”、“志存救济”;对病人都要一视同仁,“有疾厄来求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媸(chi相貌丑陋),怨亲善友,华夷智愚”。《黄帝内经》提出“不治已病,治未病”的观点,喻示要防病于未然。中国古代医学主张人是自然的人,又是社会的人,影响健康的既有生物因素,又有社会和心理的因素,要从人与自然、社会的关系中去理解人的健康和疾病。

——摘编自张岂之主编《中国传统文化》

材料二   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环境污染、人口爆炸、能源危机、粮食短缺、毒品泛滥、传染病横行、恐怖组织活动猖獗等问题日益突出。人类处于普受关注的可持续发展问题的中心。他们有权过一种与自然相和谐的健康而富有成效的生活。……和平、发展和保护环境是互相依存和密不可分的。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医学具有积极意义的医疗原则,简析其思想文化根源。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人类需要怎样应对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问题?
2020-12-22更新 | 202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广东实验中学2021届高三9月阶段考试历史试题
3 . 20世纪八九十年代,在新自由主义的影响下,拉美国家先后实行对外开放的贸易自由化政策,加快国 营企业私有化,开放金融市场,放宽对外资限制等经济改革。下表为这一时期拉美经济发展的状况。这表明
A.国家干预经济的理论被否定B.拉美地区的经济一体化步伐加快
C.拉美的国际地位进一步提高D.新自由主义实质上是新殖民主义
2020-12-21更新 | 8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郑州、商丘市名师联盟2021届高三12月教学质量检测文综历史试题
4 . 分阶段说明19世纪前期到20世纪初、20世纪70年代至今,世界货币体系的发展概况、主导国家、原因以及影响
2020-12-20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第四十三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12月月考历史试题
5 . 20世纪最后20年间,世界20%的人口消费着世界86%的商品。1998年,好莱坞50个最富的人总收入超过布隆迪全国人口总收入。20世纪80年代以来,全球对外直接投资增加了6倍,但直至90年代,除少数东亚国家,发展中国家的资本净流入为负值。这反映了
A.区域经济集团化迅猛发展B.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矛盾尖锐
C.世界经济科技发展不均衡D.世界贸易组织的影响力逐渐衰微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众多研究发现气候冲击引发的经济冲击是造成暴力犯罪、冲突和内战的重要原因……事实上,气候变化不仅影响宗教活动,从更广义的范围观察,它通过经济冲击直接威胁社会稳定,尤其是对于中国这样一个传统的农业社会,经济的脆弱性在气候冲击下更是暴露无遗。通过对中国历史气候变化的研究发现,气温的降低会显著增加社会不稳定程度,且具有长期的持续效应。学者考察了2000年来干旱与洪涝对游牧民族入侵中原王朝的影响,发现降雨量越少,游牧民族的入侵的概率越高,反之则越低。在温暖期,中国经济繁荣,民族统一,国家昌盛;寒冷期,气候剧变引起经济衰退,游牧民族南侵,农民起义,国家分裂,经济文化中心南移等。

——根据梁若冰、【美】布雷特·辛斯基的文章整理

材料二   早在2007年,由英国电视导演马丁·德肯执导的纪录片《全球变暖大骗局》指出:1940年至1975年人类排放的二氧化碳不断上升,但气温却连续30多年下降,可见二氧化碳和气温上升没有直接关系……无独有偶,2009年哥本哈根气候大会前夕发生的“气候门”事件引发轩然大波:英国东英吉利大学的电子服务器被一名黑客入侵,上千封英国和美国科学家在过去13年里通过邮件交流的记录遭到窃取,并被公诸于众。在一封被公布的电子邮件里,东英吉利大学气候研究小组的主人菲儿·琼斯写道,在编辑新的数据时,他将实际气温数据添加到过去20年里的系列中的工作,同时还有对1961年以来气温下降趋势的隐瞒。而菲儿·琼斯正是政府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负责全球气象数据整理的关键人物。……发达国家率先完成工业化,自身发展高端服务业之时,突然竖起环保大旗把主要依靠资源出口和制造业的发展中国家摆上全球气候变化的谈判桌,受到国际社会的怀疑和非议也无可厚非。

——沈立《全球变暖背后的博弈》


(1)根据材料一,概括分析气候变迁对中国古代社会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全球气候变化谈判的背景,分析国际社会质疑谈判的原因。
2020-12-19更新 | 90次组卷 | 2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市深圳外国语学校2021届高三11月月考历史试题
7 . 2008年以来,美国经济持续低迷、结构性失业严重、社会矛盾突出。特朗普政府上台后高举“美国优先”大旗、退出TPP(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谈判和“巴黎气候协定”、重启北美自由贸易协定谈判,甚至多次扬言退出世界贸易组织。这说明
A.世贸组织不利于贸易自由化B.美元不再是重要的世界货币
C.经济全球化发展受到挑战D.国际经济新秩序已经确立
2020-12-17更新 | 97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运城市夏县第二中学2021届高三11月月考历史试题
8 . 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战后经济发展的一个显著特点是经济生活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而经济生活的日益国际化又是科技进步,经济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但这种经済合作或联合短时期内在全球化范围内难以实现,于是,一些地理位置上相邻,利益相近的国家就开始谋求在局部地区范围内实现经济联合,纷纷建立各种地区性经済一体化组织,以满足经济活动国际化和相互依赖加深的要求。

——据周敏凯《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

材料二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自1944年成立以来,不断推动市场经济、自由贸易和高增长率。除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外,美国的政治家和商业领袖还想建立一套适合自己利益的国际贸易体系,在他们的推动下,取消了阻碍跨国自由贸易的制约性贸易准则。在过去的25年间,合作场景的变化已经导致了大约5万家全球公司的诞生。与跨国公司相比,典型的全球公司以一个小规模的总部为基础,在全球范围内分散公司其他的所有机构,以寻求尽可能低的运作成本

——据杰里本特利等《简明新全球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二战后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发展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经済全球化加强的表现,并简述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与全球化之间的关系。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有学者指出:“随着反全球化运动的不断深入,全球化与反全球化可能汇合成理性的合力,会使经济全球化变得比较平衡。在反全球化运动的强大压力下,近年来‘减少发展中国家债务”缩小日益扩大的贫富、社会、信息鸿沟’等被列为各种国际会议的重要议题,广大发展中国家无疑将成为此举的受益者。”材料反映了反全球化运动
A.对全球化发展有一定影响B.解决了贫富差距的问题
C.使发展中国家的受益最大D.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10 . 美国总统特朗普上台后奉行“美国优先”战略,与各国大打“贸易战”,并迫使美国各跨国公司从海外回流本土,实施了一系列贸易保护政策,一些发达国家也采取了一系列逆全球化举措,逆全球化趋势逾发明显。这表明全球化进程中(     
A.发达国家主导地位受到冲击B.逆全球化成为国际时代潮流
C.新的国际经济秩序已经形成D.发达国家失去国际优势地位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