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94 道试题
1 . 1987年美国贸易代表在关贸总协定的会议上指出,日本通过财政补贴和价格支持等一系列方式维持着国内大米高价,从而刺激本来不具竞争优势的大米产业。美国强烈要求日本实行粮食自由贸易,取消对外国农产品进口的限制。这反映了
A.美国和日本之间贸易竞争和摩擦较为激烈B.美国对外推行霸权外交
C.美国为维护世界贸易公平自由而抨击日本D.日本农业水平较为落后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2018年,中美贸易战在全球引起了轩然大波。中美两国的经济有着千丝万袋的联系,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今世界
A.利益一体化B.经济全球化C.政治多极化D.区域集团化
2021-03-12更新 | 74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漳州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自1945年成立以来,不断推动市场经济、自由贸易和高增长率。除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外,美国的政治家和商业领袖还想建立一套适合自己利益的国际贸易体系,在他们的推动下,取消了阻碍跨国自由贸易的制约性贸易准则。……在过去的25年间,合作场景的变化已经导致了大约5万家全球公司的诞生。……国际贸易迅速发展,国际贸易成为世界经济的火车头

——摘编自[美]杰里·本特利等《简明新全球史》

材料二 2009719日,《北京日报》有一篇文章指出,医疗废物和电子垃圾等有毒废弃物“出口”发展中国家早已不是新鲜事。

古巴前领导人菲德尔·卡斯特罗则认为“由于不公正的国际经济秩序,经济全球化并没有使广大的发展中国家从中受益,反而造成……富国愈富,穷国愈穷”。

90年代以来,墨西哥,亚洲,俄罗斯、巴西的金融危机使人们对国家资本的快速流动和失控的后果有了惨痛的认识。

大众汽车制造公司的新型车“POLO”,虽然是在沃尔夫斯堡(德国城市)组装的,但是几乎有一半部件来自国外。……单是在德国汽车制造部门中,从1991年到1995年,就失去了30万个工作岗位。

材料三 伊斯兰原教旨主义者的首要口号是呼吁抵御西方文化和西方政治经济秩序的渗透,在他们看来,西方乃至整个不信伊斯兰教的外部世界,无不图谋以异己的文化、价值观念体系和生活方式来征服和俘虏穆斯林,继而剥夺其所有的权利。

——摘编自刘金源《全球化进程中的反全球化运动》


(1)根据材料一,概括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表现。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经济全球化带来的问题以及应对之策。
(3)根据材料三,指出反对全球化的角度和目的。
2021-03-04更新 | 74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临沂市郯城县美澳学校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选科考试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众多研究发现气候冲击引发的经济冲击是造成暴力犯罪、冲突和内战的重要原因。……事实上,气候变化不仅影响宗教活动,从更广义的范围观察,它通过经济冲击直接威胁社会稳定,尤其是对于中国这样一个传统的农业社会,经济的脆弱性在气候冲击下更是暴露无遗。通过对中国历史气候变化的研究发现,气温的降低会显著增加社会不稳定程度,且具有长期的持续效应。学者考察了2000年来干旱与洪涝对游牧民族入侵中原王朝的影响,发现降雨量越少,游牧民族的入侵的概率越高,反之则越低。在温暖期,中国经济繁荣,民族统一,国家昌盛;寒冷期,气候剧变引起经济衰退,游牧民族南侵,农民起义,国家分裂,经济文化中心南移等

——根据梁若冰、【美】布雷特·辛斯基的文章整理

材料二   早在2007年,由英国电视导演马丁·德肯执导的纪录片《全球变暖大骗局》指出:1940年至1975年人类排放的二氧化碳不断上升,但气温却连续30多年下降,可见二氧化碳和气温上升没有直接关系。……无独有偶,2009年哥本哈根气候大会前夕发生的“气候门”事件引发轩然大波:英国东英吉利大学的电子服务器被一名黑客入侵,上千封英国和美国科学家在过去13年里通过邮件交流的记录遭到窃取,并被公之于众。在一封被公布的电子邮件里,东英吉利大学气候研究小组的主人菲儿·琼斯写道,在编辑新的数据时,他将实际气温数据添加到过去20年里的系列中的工作,同时还有对1961年以来气温下降趋势的隐瞒。而菲儿·琼斯正是政府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负责全球气象数据整理的关键人物。……发达国家率先完成工业化,自身发展高端服务业之时,突然竖起环保大旗把主要依靠资源出口和制造业的发展中国家摆上全球气候变化的谈判桌,受到国际社会的怀疑和非议也无可厚非。

——沈立《全球变暖背后的博弈》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分析气候变迁对中国古代社会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说明全球气候变化进行谈判的背景,分析国际社会对这一行为的怀疑和非议的原因并指出争议的本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1985年,美、日、德、法、英五国达成联合干预外汇市场,诱导美元对主要货币的汇率有序贬值的共识。之后,美国进入新经济时代,而日、德、英、法四国则不同程度地开始了经济虚假繁荣。这体现出
A.主要强国左右世界经济命脉B.经济全球化对各国影响不同
C.货币汇率决定一国经济发展D.资本主义经济世界体系形成
6 . 下表是20世纪以来,世界各地反全球化运动的部分事件。这表明
时间地点事件
1989.11希腊雅典抗议二氧化碳严重超标,民众高呼“要污染,还是要我们?”
1999.11美国西雅图反对世界贸易组织,反对推动经济自由化
2000.5欧洲各国反对官商全球一体化政策,要求保障劳工权益
2000.5泰国清迈围堵亚洲开发银行
2001.5中国香港反对财富论坛,反对富豪瓜分世界,主张全球资源人民共享
A.贫富差距引发了世界反全球化运动
B.反全球化运动符合了各国利益需要
C.全球化加剧了各国社会阶层的分化
D.全球化加剧竞争中各方利益的失衡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2016年特朗普上台后采取贸易保护、控制移民、退出《巴黎协定》等措施,2017年英国也启动脱欧程序。这些事件表明当今世界
A.发达国家主导经济全球化B.发展中国家是经济全球化最大的受益者
C.出现“逆全球化”现象D.经济全球化成为强劲的时代潮流
8 . 2016年6月,英国通过全民公投决定脱离欧盟;同年当选的美国总统特朗普强调“美国优先”的原则,并在随后几年中陆续宣布美国退出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协定、巴黎协定等国际组织或协定。这表明
A.世界民族分离主义逐渐兴起B.英美关系决定国际格局的走向
C.全球化的历史进程走向终结D.现有国际秩序和规则遭到挑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国际货币体系未来发展之路



依据材料中有关国际货币体系发展的信息,自拟一个主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主题鲜明,史论结合,条理清晰。)
2021-09-20更新 | 151次组卷 | 1卷引用:华大新高考联盟2018届高三4月教学质量测评文综历史试题
10 . 全球化具有漫长的历史。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   如果全球化的诞生有一个日期的话,它不是1492年而是1571年,当时西班牙人在马尼拉建立了殖民地。从1571年开始,全球白银的流动找到了直达亚洲的道路,而且亚洲的货物源源不断地在全世界运送,到达欧洲和美洲。掀起第一波全球化浪潮的是中国对白银的贪婪,它们把工业化的成果用于提高军事实力并把这些新实力转移到对亚洲和非洲的殖民浪潮在一个两极世界中形成。美国和苏联分别建立了旨在促进各自的全球目标的两种体系。第四次也是最近一次全球化浪潮随1991年苏联的解体而开始。在这次浪潮中,全球化意味着由美国领导的资本主义扩张将渗透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但许多观察家认为,貌似强大的美国已处于衰落中。如果还有第五次浪潮的话,它很可能将在亚洲产生。如果现在的趋势持的成功30年来一直被津津乐通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前两次全球化浪潮的结果。
(2)据材料并结合知识,以第三次全球化浪潮为例结合具体史实评价美国在其中起到的作用。
(3)你觉得会有第五次全球化浪潮吗,如果有将面临怎样的机遇?如果没有,说明你的理由。
2021-01-13更新 | 7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苏州市常熟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12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