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 道试题
19-20高一下·江苏南通·阶段练习
名校
1 . 特朗普上台后,明确提出“美国优先”的口号,毫不掩饰地唱起了贸易保护主义的调子,引起了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29年4月,众议员霍利和斯穆特联名提出了新的关税法议案,对农产品和若干种工业品的进口税率作了新的提高。在它修订的1225种商品的进口税率中,提高税率的进口商品有890种,美国进口的平均税率由38.2%提高至55.3%,达美国历史上最高关税水平。该法案于1930年6月17日在全世界各国包括美国近1000名经济学家的抗议中经胡佛签署成为法律。

——查·金德伯格《1929-1933年世界经济萧条》

材料二   20世纪七十年代爆发了“石油危机”,此后资本主义各国经济增长速度放慢,美国在世界经济和国际贸易中的地位持续下降。由于其他国家的激烈竞争,美国外贸出现了逆差,外国产品竞争的加剧和外贸形势的恶化,在美国国内引起了新一轮贸易保护主义浪潮。

——张小青《论美国的贸易保护主义》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指出《斯穆特—霍利法案》出台的背景。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产生的国际影响。
(2)据材料二,说明美国国内出现新一轮贸易保护主义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时调解世界贸易争端的主要国际协议。
(3)历史证明贸易保护主义影响世界经济的平稳运行。结合所学知识,思考国际社会应如何应对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倾向。
2020-06-14更新 | 59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教学质量调研(二)历史试题(选修)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宋代是中国古代海外贸易得到较大发展的时期,它与元代并处于中国古代海外贸易发展历史曲线的最高段。宋代贸易港的数量、繁荣程度和管理制度都超过前代……北自京东路,南自海南岛,港口以十数,数量有明显增长。这些港口大致可以分为广南、福建、两浙三个相对自成体系的区域,各区域中大小港口并存,形成多层次结构。与这种结构上多层次相适应的是市舶机构从市舶司、市舶务到市舶场的设置。由于造船技术的进步和航道的改善,……中国商船开始了向阿拉伯海西岸及更广范围的航行,与红海沿岸及非洲东海岸也开展了直接贸易。……商人贩运的规模、朝贡往来的数量、政府的抽买数额都显著增加。宋代一个海商一次贩运常达上十万斤,价值数十万贯。宋代以后,与中国交往最为频繁的国家都是中国的主要海上贸易国,……对外贸易重心已经完全转移到东南海上,西北丝路独占鳌头的局面一去不复返了。

——摘编自黄纯艳《宋代海外贸易》

材料二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宋朝海外贸易发展的表现并简析其原因。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世纪中后期以英国为主导的海外贸易格局的形成背景,并从世界影响角度简述宋朝海上贸易与英国海上贸易的不同。

材料三   以下是某班研究性学习小组对“二战后的世界贸易发展”提出的探究课题

课题序号课题方向补充两则史实问题探讨
美苏冷战对峙与世界贸易冷战对世界贸易的影响
世界贸易的体系化、制度化世界贸易体系化、制度化的作用
新时期的中国与世界贸易中国积极参与世界贸易的意义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从中任选一个课题补充两则相应的史实,并完成所选课题的问题探讨。
2019-06-21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武清区杨村第一中学2019届第二学期 高三历史第一次月考试题
3 . 近代以来,世界各民族、各地区的贸易联系开始增多。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到1860年,英国对几乎所有的货物,除30项外,全部免税,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实行自由贸易的国家。不过,英国更积极于强迫其他国家实行自由贸易,向英国商品敞开大门。

——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史》

材料二   20世纪30年代,各国货币竞相贬值,关税大战也愈演愈烈……随之而来的是国际贸易的进一步趋于萎缩,而这反过来又加深了危机本身。深刻的教训,促使各国开始认识到在生产国际化日益发展的背景下,广泛开展国际协调与合作的必要性。

——杨起善《复关对策研究》

材料三   1996—2006年世界总产出与世界贸易增长速度对比



——联合国《2005—2006年世界经济概览》

材料四   自贸区挂牌以来,经济活力明显增强;外资企业对上海自贸区的认同度不断提高。累计新设企业3.5万家,其中新设外资企业超过5500家,新设外资企业的平均注册资本接近内资企业的2倍。尤其是自贸区扩区一年来,全市近一半外资企业落户在自贸区,新设外资企业数占比从自贸区挂牌初期的5%上升到一年来的20%,说明外资企业对上海自贸区的认同度不断提高。

——摘自《新民晚报》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英国贸易政策变动的主要经济背景,这一政策的推行对世界市场有何影响?
(2)材料二中的“货币竞相贬值”是由哪一重大事件所引起的?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国际社会在二战后初期开展“协调与合作”的主要表现。
(3)据材料三,概括图表信息反映的经济现象,结合国际贸易体系发展的史实说明该现象出现的原因。
(4)据材料四,指出中国顺应经济全球化趋势的举措。综合以上材料,请你对我国参与国际贸易提出合理化建议。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50年代,法国机器工业逐渐排挤家庭手工业,棉纺业完全机械化,农业人口比例不断下降。但第二帝国仍旧沿袭过去的保护关税制,这不利于农产品和工业品的出口,不利于进口更多原料。为此,拿破仑三世于1860年与英国签订商约,实行自由贸易。英国对法国的丝织品、化工产品和水果实行免税,法国对英国的原料与食品实行免税,对工业品、煤和铁减税。后来,拿破仑三世陆续与比利时、普鲁士、瑞典、奥地利、瑞士、荷兰、意大利等国也订立了同类条约。

——郭华榕《拿破仑三世的经济治国政策》

材料二   WTO在实施管理的贸易协定与协议中贯穿了一些基本原则,体现了市场经济的基本要求。WTO要求成员之间平等,不要歧视。WTO负责实施管理的贸易协定与协议强调了“最惠国待遇”和“国民待遇”条款。它还要求成员方通过谈判,互相承诺降低关税、取消非关税壁垒(如数量限制、进口许可等)。各成员方应避免采取扭曲市场竞争的措施,如以倾销、补贴的方式向其他成员方销售商品。WTO通过与联合国、地区机构和非政府组织的合作与沟通,共同解决经济全球化中出现的问题。

——摘编自胡建淼《政府法治建设》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括拿破仑三世实行自由贸易政策的历史背景,并分析这一政策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概括世界贸易组织的原则,并分析经济全球化与世界贸易组织之间的关系。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从大航海时代到互联网时代,贸易战关系着国家的命运。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时期发生背景相关行业相关措施贸易战结果
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前期众多行业提高进口商品关税税率并没有阻止大萧条的来临
20世纪70年代石油危机带来经济“滞胀”农产品、钢、铁在关贸总协定的框架下通过“反倾销法”与“反补贴税”等“合法”途径来变相提高进口关税税率第三方市场受损,双方贸易状况改善,财政赤字明显上升
20世纪90年代美欧多国经济下行公共采购领域规定商品自产比例限制及自产商品的采购优先权,丰富了贸易战的策略美国损失显著低于欧共体
21世纪初全球钢铁产能过剩钢铁根据国内贸易法条款进行调查后制裁、提高关税税率、进口配额、进口许可证、向WTO申诉等欧盟、亚洲钢铁行业受损显著,美国钢铁业受益

——摘编自秦国翘、胥学明《西欧与美日之间贸易战的新发展》


请根据材料,谈谈对贸易战的基本认识,并选取其中任意一次贸易战加以论述。(要求:至少明确两点认识,阐述须有史实依据,逻辑清晰)
6 . 世界贸易的发展不断推动世界从孤立走向整体,世界联系日益密切。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新航路开辟后的世界地图


材料二 地理大发现后,新的商品开始在欧洲市场上出现。美洲的烟草、可可,中国的茶叶、壳器,印度的蔗糖、香水,北亚和北美的毛皮,都成了国际贸易的重要商品。咖啡、大米、香料、布匹等的交易量也大增。欧洲人还取得了许多新的渔场、林场。由地理大发现带来的舶来品还使一些新的工业行业得到了蓬勃发展。廉价金银的大量流入使欧洲人能够消费至少1/5的金银用于装饰,生产金银质的花边、布料、刺绣品、首饰,金银加工工业得到发展。…欧洲的各种商品,主要是手工业产品也大量倾销到东方沿海国家、东非、美洲,流入北亚。在商业利益的刺激下,三角贸易(奴隶贸易)也得到了发展。

——摘编自萧国亮《世界经济史》

材料三 17世纪晚期以后,英国上层社会对亚洲棉纺织品和瓷器等奢修品的巨大消费需求,权大刺激了欧亚贸易的发展,也推动了英国本土制造业的技术革新。中国的壳器、印度的印花布等奢修品在英国经历了引进、仿制和创新的过程,最终完成“进口替代”。同时,英国政府重视与支持制造业。据统计,1700-1820年,英国仿制亚洲商品专利中请件数不断增加。18世纪中期以后,英国陶壳业快速崛起,给清代中国的外销瓷器带来极大冲击。

——摘编自曾瑞臣《制造业铺就英国世界工厂之路》

材料四



(1)根据材料一、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400~1800年期间世界贸易发展的特点。
(2)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英国成为世界工厂的原因。
(3)经济全球化呈现出“从无序向有序”发展的趋势。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叙述其有序发展历程。
2021-09-29更新 | 69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邢台市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联合考试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到了唐代,天宝十年(751年),因唐将高仙芝在中亚的恒罗斯战争失利,唐朝经陆路联系西亚各国的陆上丝绸之路被切断,只好将对外贸易的重心从陆路转向海路,大概是从广州起航,经越南沿海、马六甲海峡、孟加拉湾、印度洋、阿拉伯海波斯湾至巴格达。

——李金明《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与变迁》

材料二 1571年,西班牙殖民者占领马尼拉后.建立了以马尼拉为中转站的中国与西属美洲的联系,开始了为时将近250年的大帆船贸易。在此期间,大量生丝及丝绸流入美洲,美洲白银也大量流入中国。西班牙占领美洲以后,大量的人员投入到殖民、征服以及开发金银矿山的活动中,造成了本国制造业与农业的衰落。这种趋势在16世纪中期已经表现得非常明显。为了满足殖民地的日常需求,西班牙不得不从其他国家大量进口制造业产品。此时,明朝的生丝以及丝织品的生产已经取得了很大的发展,具备了供给能力。明初苏州府吴江县种桑1.8万余株,宣德年间已增至4.4万余株,17世纪下半叶达到10万余株

——王涛《明至清中期中国与西属美洲丝银贸易的演变及其影响因素》

材料三   世界贸易组织和关税与贸易总协定都把推动贸易自由化作为自己的目标并为此做出很大努カ,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许多区域性经济贸易组织也都致力于建立自由贸易区,大力推进经贸往来。科学技术的飞速进步,缩短了世界各国之间的距离,使各国和地区之间的联系与往来变得非常容易和快捷,使各国经济对外依存度更加高涨。尽管贸易保护主义还不时有所拍头,甚至盛行,但它仅是汇入贸易自由化和经济全球化河流中的支流而已,贸易自由化和经济全球化才是世界经济贸易发展的必然趋势

——蒋和平《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因特点及其启示》


(1)根据材料一,概括唐朝转向海上丝绸之路的原因,结合所学指出中国通过海陆两道贸易渠道引进的外国商品。
(2)根据材料二概括明至清中期中国与西属美洲丝银贸易的影响因素,结合所学知识,写出两例与马尼拉相似的亚洲国际贸易枢纽。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宗旨,并分析世贸组织成立后国际贸易发展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2021-12-31更新 | 154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精诚联盟2021-2022学年高二12月联考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朝贡贸易,就是通过两国官方使节的往返,以礼物赠答进行交换的贸易方式。在中国古代,每一次官方使节的往返都伴随着礼物的“交易”,当然,在朝贡贸易中,中国王朝并不是无所要求,更不是不讲回报,只是在这一贸易体系中,政治动机大于经济目的,奢侈消费的需求大于对商业利润的追求,他们的根本动机是造就“四海宾服,八方来仪”的宏大场面。而对奢侈性消费的需求又使官方外贸的着眼点放到了使用价值上,不注重货币的增值。西汉桑弘羊就主张“天下高我下,天下轻我重”,即低价出口,高价进口,使转口商人获取超额利润,而封建政府则得到使用价值的满足。

——摘编自齐涛《朝贡外交与朝贡贸易》

材料二:世贸组织是在关贸总协定的基础上成立的,它的宗旨和基本原则与关贸总协定基本相同,即通过市场开放、非歧视性和公开贸易等原则,来达到推动实现世界贸易自由化的目标。但它与关贸总协定又有所不同,关贸总协定只是一个“临时适用”的多边贸易协定,不是一个正式的国际组织; 关贸总协定仅管辖部分货物贸易,世贸组织将货物、服务、知识产权融为一体,置于其管辖之内; 关贸总协定的许多协议,缔约方可以接受,也可以不接受,世贸组织成员承担义务具有统一性,即必须以“一揽子”方式接受世贸组织的协定、协议,不能选择;在解决争端时,只要有一个缔约方提出反对,关贸总协定就不能做出裁决,而世贸组织成员必须遵守世贸组织各协定、协议的规定,执行其争端解决机构做出的裁决。

——摘编自苏庆义《世界贸易体系变革原因及趋势:一个成本——收益分析框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朝贡贸易的特点,并指出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2)根据材料一、 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世界现代贸易体制的变化,并说明与中国古代朝贡贸易相比其主要不同。
2021-10-23更新 | 151次组卷 | 2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九中学2022届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题
9 .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假使世界上有一种一本万利的交易,那就莫过于向中国进贡了。这并不是中国呆如木瓜,而是一种荣誉心和类似父母或长兄、长姊,那种天下共主责任感的综合反应,即永不愿使依靠中国的友邦失望。

——柏杨《中国人史纲》


(1)如何理解材料一中“一本万利的交易”?其思想和经济根源是什么?

材料二   各通商口岸输入洋纱统计表(1867—1892年)(资料来源:历年海关统计与报告)

年份华南八港华中九港华北二港东北一港总计
%%%%
1867~187153844.2397.9879.361.6283.190.50.5155007.29
1872~187675915.2894.41528.691.92980.813.74.780429.48
1877~1881119180.6986.88464.066.29556.257.09.32137240.32
1884~1888303695.6763.651906.0410.993474.8219.628111.496.0477521.02
1889~1892513170.6847.625844.1024.0210366.8019.596313.448.91078905.02


(2)根据材料二分析1867—1892年中国进口棉纱呈现出怎样的变化趋势?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材料三   ……1921年3月,俄共(布)第十次代表大会召开,根据列宁的提议通过了实行新经济政策的决议。……当这消息被共产国际的各国代表得知时,有些外国革命者痛惜地哭叹道:“晓得今天是这样,我们错不该参加十月革命了。”还有人吼道:“列宁要把我们带到哪里去?”……西方人士却说:“俄国的这一招,是痛击我们的!”


(3)材料三中列宁实行的新经济政策为什么让许多革命者“感到痛惜”?西方人士为什么却说“俄国的这一招,是痛击我们的”呢?

材料四   20世纪初,世界市场业由“看不见的手”操控着。1929年开始的经济危机使各国之间货币战、贸易战和关税大战愈演愈烈,几年间先后有40个国家实行外汇管制,56个国家实行货币贬值,76个国家提高关税率,导致出现了各种货币集团和经济集团。1933年6月,66国家在伦敦召开世界经济会议,试图稳定货币,实行关税休战,结果不但没有成功,反而使各集团之间的对立越来越尖锐。

——《喧嚣时代:20世纪全球史》


(4)根据材料四,说明20世纪初世界市场存在的主要问题。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西方国家是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的?

材料五   世界贸易组织(WTO)的前身是“关税及贸易总协定”(GATT)。二次大战后,美国积极推动贸易自由化。1947年,筹组了一个多边性的“关税及贸易总协定”,主张大幅度削减关税及其他贸易障碍,取消国际贸易中的歧视待遇,目的是大量输出美国商品,趁在国际上没有竞争对手之时抢占国际市场。“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为战后美国对外经济扩张提供了便利。

——李景治主编《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


(5)结合材料五和所学知识,说明GATT与WTO的作用有何异同。
2020-03-19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新华中学2013届高三上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10 . 二战后,经济全球化成为发展趋势之一,尽管有着较大的挫折,但依然不断深化向前。阅读下列材料:

(1)图一是哪一国际组织的标志?该组织的宗旨如何?反映当今世界经济体系有何特点?
(2)图二反映了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何种趋势?这种趋势产生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3)图三反映怎样现象?试从发展中国家的角度简要说明出现的原因。
(4)中国加入WTO曾经引起很多人的忧虑。你认为加入WTO有何意义?
2020-07-17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盐城市响水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学情分析考试(二)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