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9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要求。

材料   下表为知网中关于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演变的部分论文检索目录,从不同角度阐释了作者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演变的认识、理解。



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整个古代中国或某一历史时期的儒学发展,自拟一个论题,并运用具体史实进行论证。(要求:观点明确,史实正确,逻辑清晰)
2021-03-22更新 | 107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内江市第六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下表中历史人物的共同思想是
历史人物论述
郑国执政子产“天道远,人道迩(近),非所及也”
随国大夫季梁“先成民而后致力于神”
虢国太史史嚣“国将兴,听于民;将亡,听于神”
A.尊神敬天B.主权在民C.轻天重民D.天人合一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下表为西汉中期后,太学中博士弟子人数变化的统计,据此可知西汉中后期
皇帝汉昭帝汉宣帝汉元帝汉成帝汉哀、平帝
博士弟子100人200人1000人3000人7000人
A.入太学成为入仕唯一途径B.“百家争鸣”的结束
C.士大夫放弃官本位的思想D.儒学的地位不断提升
4 . 下表所示为老子、墨子和孟子的部分言论。这些言论共同体现了
言论出处
“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老子《道德经》
“视人之国,若视其国”“是故诸侯相爱,则不野战”《墨子·兼爱中》
“鳏、寡、独、孤,此四者,天下之穷民而无告者,文王发政施仁,必先斯四者”《孟子·梁惠王下》

A.无为而治思想B.社会和谐思想
C.民贵君轻思想D.兼爱非攻思想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下表为墨家和儒家思想主张。从表中可以看出墨家《墨子》儒家《礼运》尚同“天下为公”尚贤“选贤与能”非攻“讲信修睦”兼爱“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A.两派的思想主张基本一致B.墨家吸收了儒家部分思想主张
C.二者代表的社会阶级一致D.两派的主张对构建和谐社会有借鉴意义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古代思想内容丰富,其中关于天下国际责任观的表述,大家熟悉的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等。近代以来,中国经历了天朝上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新生社会主义国家、革命社会主义国家、最大发展中国家、负责任发展中大国六种国家身份。根据国家身份决定对外战略和国际责任原则,中国分别采取了不同的外交战略和国际责任观(见下表)。


材料二   中国政府以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中积极、负责任的行为,向世界展示了负责任大国的国家形象。此后,中国正式提出要做“负责任大国”。21世纪以来中国在维护亚洲安全、全球问题治理等方面更积极地树立这一形象。今天的中国作为国际社会的重要一员,对捍卫全人类利益负有重要责任,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世界所瞩目。因此,中国寻求复兴之路的过程需要不断探索与思考如何对人类社会以更大的贡献。

——以上材料据吴兵《从“天下责任”到“负责任大国”》整理


(l)“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是梁启超对顾炎武什么思想的归纳?根据材料一和所学,在表中①、②处各写出一项史实。
(2)阅读材料二,以中国在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中的表现和21世纪以来维护亚洲安全的成就,阐述“负责任大国的国家形象”,一句话概括近年中国的“探索与思考”。
2020-09-04更新 | 79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七彩阳光”新高考研究联盟2021届高三上学期返校联考历史试题
7 . 下表反映出春秋战国的时代主题是
A.重建政治秩序B.变革政治制度
C.发扬民本思想D.构建官僚政治
8 . 下表是春秋战国时期道、儒、法部分思想家对“天道"与“人道”的相关认识。

由此可见
A.天道与人道的关系主要表现为相互对立
B.诸子思想具有同源异流特征
C.人道是人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工具和手段
D.天道更侧重人的主观能动性
2020-09-01更新 | 136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入学摸底考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文化自信是推动理论创新的源泉,理论创新来源于实践,也来源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一个人如果同时具有孔子提倡的爱心、孟子的正义、墨子的实践,韩非子的直面人生、老子的智、庄子的慧、荀子的自强,就一定能成为杰出的人”。

——易中天

材料二:“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李贽)

“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黄宗羲)

“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顾炎式)

“天地之化日新”(王夫之)

“凡为帝王者皆贼也”(唐甄)

——摘编自人民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三》

材料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易中天的这段话是对中国历史上哪次思想解放运动的概括?选取材料中的三位思想家,分别指出其思想主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表中空缺的内容。
主题:明清进步思想
代表人物思想主张
李贽
黄宗羲
顾炎武
王夫之唯物论思想
唐甄大胆批判君主专制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文化运动的历史意义。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我们应该怎样理性对待中国传统文化。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下表为古代关于诸子百家起源分类的两种学说。对表中信息解读合理的是
学说出处内容简介
“六经”说《庄子·天下》诸子百家虽各有短长,但“合其要归,亦‘六经’之支与流裔”。即诸子百家的要旨都是由“六经”演变出来的
“王官”说《汉书·艺文志》王官掌管“六经”。儒家出于司徒之官,道家出于吏官,法家出于理官,墨家出于清庙之守,杂家出于议官,农家出于农稷之官……

A.“王官”说与“六经”说具有相通之处
B.两种学说都揭示了诸子学说真谛
C.诸子思想在融合中逐步发展与完善
D.诸子学说旨在维护统治阶级利益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