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我的话就是上帝的话!”这是宗教改革领袖马丁•路德的墓志铭。下列言论与该墓志铭最为接近的是
A.“信徒皆为祭司”
B.“要有勇气运用自己的智慧”
C.“人是多么了不起的杰作”
D.“一切道德的行为都是智慧”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在宗教改革中,改革家们用人文主义的宗教观挑战教会权威。下列表述体现这种宗教观的是
A.“基督徒靠行事修为成为义人”
B.“认识你自己”
C.“每个人都是自己的牧师”
D.“人生下来就是自由的”
3 . 14-18世纪的欧洲出现了三次思想解放运动,其中第三次思想解放运动和前两次相比,最突出的特点是
A.以人文主义为核心
B.以批判的态度来观察社会现状
C.提出了建立资本主义社会的政治构想
D.披着宗教的合法外衣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古希腊智者学派的代表人物普罗塔格拉曾经提出这样的观点:神是不可知的,人是依靠自己的力量发明语言,造出房屋、衣服、袜子和床,并且从土里取得养生之资的。这一观点的现实意义主要体现在
A.否定神的存在
B.反对天主教会的权威
C.宣扬唯物主义的思想
D.树立人的尊严和权威
2016-11-27更新 | 447次组卷 | 21卷引用:新疆阿勒泰地区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B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有学者认为:“行政权的受托人不是人民的主人,而是人民的办事员;它(人民)能心如所愿地使他们掌权和把他们拉下台;对受托人来说,不存在契约的问题,只有服从。”这段话体现的核心思想是
A.提倡人民主权
B.主张三权分立
C.主张社会契约
D.反对君主专制
2016-11-27更新 | 1002次组卷 | 18卷引用:新疆克拉玛依市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市高一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6 . 薄伽丘的短篇小说集《十日谈》被称为人文主义作品, 主要原因是(       )
A.作者是意大利杰出文学家
B.它成书于十四世纪的欧洲
C.歌颂爱情和女性的智慧,抨击了教会的禁欲主义
D.故事中的人物几乎包括了当时社会各行各业的人
7 . 中世纪的欧洲,天主教会势力强大占据着支配地位,在经济上
A.征收“什一税”、兜售“赎罪券”
B.控制各国的高级教职任命权与教会司法权
C.规定了统一的《圣经》版本
D.推行重商主义
8 . 英国宗教改革与德国宗教改革的不同之处是
A.否定教皇权威B.依靠王权自上而下改革
C.坚持基督教信仰D.宣扬信仰得救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一切有权利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以权利制约权利。”为此,这位启蒙思想家提出的主张是()
法制原则
A.社会契约B.三权分立C.人非工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柏拉图的理想国理念是奴隶主的理想,资产阶级把永保资本主义制度作为他们的理想,无产阶级则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这说明
A.在阶级社会中,理想具有阶级性
B.他们的理想都是幻想
C.每一时代的人们都有美好的愿望
D.理想是虚无缥缈的东西
2016-11-27更新 | 80次组卷 | 16卷引用:新疆乌鲁木齐市第三十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