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3 道试题
1 . 近代欧洲某一时期,人摆脱了在基督教神学中的卑微地位,一跃成为有能力去理解上帝旨意并为上帝服务的主动性对象。推动这一转变的因素是
A.文艺复兴B.宗教改革C.启蒙运动D.经典力学
2020-05-17更新 | 10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届河南省焦作市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2 . 文艺复兴运动“通过文学来表现人的价值和人性的真实社会性,并且强调个人奋斗和人的尊严”。据此可知,文艺复兴
A.强调个体的主观感受B.符合新兴资产阶级要求
C.主张人放弃宗教信仰D.提出推翻封建专制统治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俗语即方言。但丁认为拉丁语是人工的,而俗语是自然的,俗语要比拉丁语高贵。但是,但丁认可的“光辉的俗语”必须是中枢的、宫廷的,而下层人民的俗语则是低劣的。材料说明
A.俗语成为思想解放重要依托B.人文主义开始广泛传播
C.拉丁语成为斗争的主要矛头D.文艺复兴带有阶级局限
2020-03-13更新 | 977次组卷 | 22卷引用:河南省南阳市内乡县高级中学2022届高三文科综合历史训练(六)
4 . 有人说:“近代西方什么都禁,就是不禁人的本能。古代中国什么都不禁,唯独禁人的本能。”你若同意上述的观点,主要依据是
A.启蒙思想;民贵君轻B.人文主义;存天理,去人欲
C.因信称义;天人感应D.信仰得救;致良知,有孝道
2020-03-10更新 | 209次组卷 | 55卷引用:2011届河南省商丘市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在《十日谈》中,薄伽丘通过一个个故事来讴歌自由的爱情和婚姻,即使是婚外恋或私情,只要是人本身的个性得到了张扬,他就予以支持和歌颂。这反映了薄伽丘
A.以婚恋为其作品主题
B.倡导理性主义精神
C.追求自由平等的权利
D.对现世生活的追求
6 . “把统治权看做只是一种代办权,从而证明把人民的合法权利归还给拥有最高权力的人民这种革命是正当的”。该观点见于
A.《社会契约论》
B.《论法的精神》
C.《理想国》
D.《纯粹理性批判》
2019-09-02更新 | 206次组卷 | 20卷引用:河南省郑州市济源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第四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7 . 14世纪的人文主义原本具有反对神学的倾向。17世纪后期,英国的洛克将人文主义发展为强调天赋人权、自然权利、经济自由,把重点放在了研究人的权利上,从而形成自由主义。自由主义在英国的兴起反映了,英国(   )
A.天主教势力的衰落
B.成为世界殖民霸主
C.极力抢夺世界市场
D.资产阶级革命兴起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   18世纪法国启蒙作家孟德斯鸠、伏尔泰分别在自己的作品中勾画了建立在理性秩序上的“理想王国”。理想国的最初形态可以从孟德斯鸠的《波斯人信札》(1721年)中窥见一斑。该书叙述了一些零星故事,借此阐发作者的思想。其中古代穴居人的故事颇有深意。第一代穴居人凶悍残暴,随意杀害约束他们野蛮本性的国王,任凭族人因饥荒而死……最终这个小王国因自己的恶劣本性而受到天谴。穴居族中有两户人家逃脱了全民族的灾难,成为了新一代的穴居人。他们精诚团结,对国人的灾难充满怜悯,他们教育后代要崇尚美德,族里的人都依照道德行事,一旦外族入侵,他们便奋起保卫自己的家园。理想国比较完备的形式出现在伏尔泰的小说《老实人》(1759年)中,作家虚构了想象中的“黄金国”,用于和混乱黑暗的现存社会相比照。“黄金国”里人们吃的是“珍馐美馔”,住宅“仿佛欧洲的宫股”。“黄金国”全方位地展示了一幅未来社会的宏丽画卷:政治开明、物质丰裕、科技发达、文化昌盛。这是一个建立在“理性”秩序上的尽善尽美的人间乐土。

——摘编自周青《勾画和谐幸福的人类家园》


根据上述材料拟定论题,并根据材料内容和所学知识进行简要论述。(要求:论题明确,并能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论述,做到史论结合)
2019-04-12更新 | 127次组卷 | 1卷引用:【市级联考】河南省郑州市中原名校2019届高三(下)第四次质检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在宗教改革时期,英国宗教改革家威克里夫把《圣经》译成英语,并主张《圣经》是信仰唯一的根据。同样,马丁·路德也于1534年译出德文本的《圣经》。这些做法在当时
A.削弱了基督教在欧洲的影响
B.彻底摧毁了罗马教皇的政治权威
C.推动了欧洲民主制度的建立
D.有助于欧洲近代民族国家的形成
2019-01-24更新 | 613次组卷 | 31卷引用:2020年河南省名师联盟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