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下表荀子和彼特拉克的幸福观

人物观点
荀子国危则无乐君,国安则无忧民。乱则国危,治则国安。……故百乐者,生于治国者也;忧患者,生于乱国者也。急逐乐而缓治国者,非知道乐者也。
彼特拉克我不想变成上帝或居住在永恒之中,或把天国抱在怀抱里。属于人的那种光荣对于我来说就够了。我自己是凡人,我只要求凡人的幸福。

材料二   李贽和马丁·路德的权威观

人物观点
李贽“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耳”。揭露“假道学”,提倡个性解放,宣扬众生地位平等。
马丁·路德认为罗马教廷的一整套制度和神学理论已经背离了基督教教义。倡导“因信称义”,认为信仰的本质是内心活动,而不在于形式和行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荀子和彼特拉克不同的幸福观及反映的不同时代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李贽和马丁·路德二者权威观的相同之处。
(3)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东西方不同思想文明的理解。
2022-01-21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包头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A卷)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世纪的启蒙思想家推崇中国强调理性、不重神学思辨的思想体系,并将中国的政体机制(如官僚体系、科举制度)、道德意识和哲学思想,都加以美化。如德国哲学家莱布尼茨曾出版《中国近事》,认为中国有令人赞叹的道德和自然神论的哲学学说。这些启蒙哲士,通过间接地理解中国文化,撷取其需要的部分(理性),其理解虽有误解之处,但在当时的大环境下,仍有重要意义。不久,随着欧洲对中国的进一步了解,态度由称颂变为轻视。

——摘编自许倬云《历史大脉络》

材料二   近代中国人在学习西方问题上,不乏创造性之反应,先经主观的体会与选择,再益以推理与联想,虽常不免曲解,但有时竟达成真实的领悟。具有理性之官绅主张折衷与调和,使固有知识与新观念融合一致。而同时更有人歆慕西方新知,主动吸收并予传布。1900年之前,先知先觉者对西化辩护之理论,大致有以下四种:西学源出中国说;托古改制论;中体西用论;全盘西化论。

——摘编自王尔敏《中国近代思想史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启蒙思想家介绍中国文化的原因及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启蒙思想家学习中国相比,近代中国在学习西方问题上的不同之处,谈谈近代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启示。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近代中国是继春秋战国时期之后又一次社会动荡、思想变革的历史时期。相对于春秋战国那个与世界同步发展的“轴心时代”来说,近代中国的思想变革之酝酿则较西方世界的文艺复兴、启蒙运动、宗教改革至少晚了一二百年。这个时间差导致近代中国的历史进程呈现“前慢后快”的变化节奏。当中国知识精英觉悟到西方在科技、军事、经济、政治诸方面领先于中国时,遂急剧酝酿了变革图存的思想,这一思想变革始终充满着巨大阻力,然而也正因为这些封建遗老遗少、独裁专制者不遗余力的对新思想的攻击和污蔑,才让新思想更加充满了生命力和战斗力。从鸦片战争前后的龚自珍、魏源、林则徐为代表的经世致用派,到洋务运动时期的冯桂芬、王韬、薛福成、马建忠、陈炽、郑观应、何启等早期维新派,从戊戌变法时期的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严复为代表的维新派,到辛亥革命时期孙中山、章太炎、陈天华、邹容为代表的革命派,从新文化运动陈独秀、胡适、李大钊、鲁迅、钱玄同为代表的新文化派,到五四运动以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年青一代共产主义者,一代接一代思想者前赴后继、殚精竭虑、艰苦探索,以推动中国的现代化。他们对历史的进步曾经发挥过十分重要的作用,他们的思想成果对今天我们的理论建设和现代化事业仍有重要启迪作用。

——摘编自欧阳哲生《中国近代思想遗产的整理》

材料二   自欧洲启蒙运动发生之日起,就有了反启蒙运动。反启蒙运动的情况是复杂的,不过归纳起来真正对启蒙持反对态度的思想不外乎两大类:一是带有较浓厚的前现代色彩的保守主义思潮,它反感于启蒙对宗教和社会政治秩序的破坏,并出于对法国大革命的敌意而仇视启蒙,代表人物为埃德蒙·伯克、德迈斯特、巴吕埃尔以及后期的尼采;二是具有现代文明精神的自由主义思潮和后现代主义思潮,认为启蒙运动的理性主义应该对20世纪的帝国主义和极权主义,以及现代社会的种种弊端负责,代表人物为以赛亚·柏林、雅科布·塔尔蒙,法兰克福学派的批判理论家霍克海默和阿多诺,以及法国解构主义者福柯和德里达。

——摘编自高毅《浅论启蒙运动的内在紧张》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近代中国思想变革的主要特征并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反启蒙运动的理由。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近代中外思想变革的认识。
2020-08-04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通辽市扎鲁特旗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欧洲文艺复兴的策源地在意大利,宗教改革的故乡在德国,启蒙运动的中心在法国,绝非偶然,它们显然是由各自深刻而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所决定的。

——摘自董晓燕《西方文明:精神与制度的变迁》

材料二 “世俗权力是受上帝的委托来惩治奸邪,保护善良的。因此,我们应当让世俗政体在整个的基督教世界中执行它的职务,不要加以任何阻碍,无论什么人,不管他是教皇、主教、传教士、或是修士、修女,世俗权力都有权来管他。”

——马丁·路德在《致德意志贵族书》

材料三  从整体来看,(启蒙运动就是)欧洲的资产阶级在经济发展和自然科学进步的基础上出现的,现在已经成熟了,要求摆脱对传统、宗教、封建势力的依赖,要用自己的理性解放自己,来批判现存的一切。在这场运动中,资产阶级的启蒙思想家,他们手中掌握的武器是批判,而批判的标准就是理性。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一书对此做过精辟的论述:“他们不承认任何种类的外界权威。宗教、自然观、社会、国家制度等一切都受到最无情的批判,一切都要站在理性的审判面前来,或者辩明自身存在的理由,或者放弃自己的存在。”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一中“各自深刻而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各是什么。
(2)材料二反映了马丁·路德什么思想主张?试分析其思想的历史影响。
(3)有学者认为启蒙运动是对文艺复兴继承与发展,请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该观点的理解。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走向近代社会的过程中,东西方都曾面临对传统古典文化的反思与抉择。

材料一   下图雕塑《拉奥孔》是公元前1世纪中叶古希腊雕塑家的作品。描述了特洛伊战争中,祭司拉奥孔识破了希腊人的“木马计”,因此遭到神的报复,父子三人被海蛇缠绕致死的场景。

该雕塑1506年在罗马附近出土,它的出土在意大利轰动一时,获得极高赞赏。德国古典美学家莱辛认为:“希腊艺术家将拉奥孔在剧烈的情感中塑造的高贵而单纯,即使在最痛苦的时候,也保持恬淡、刚毅的神色,可以看到不可动摇的人性的伟大”。



(1)结合时代背景分析雕塑《拉奥孔》在16世纪“轰动一时”的原因。

材料二   1919年,深受西方实用主义和科学思维方法影响的胡适,在《新青年》发表的《新思潮的意义》一文中认为:新思潮的精神是一种评判的态度……对于旧文化的态度……就是“重新估定一切价值”——旧制度“现在还有存在的价值吗?”古代圣训“在今日还是不错吗?”据此,他倡导“用科学的方法来做整理的工夫”的“整理国故”运动。            


(2)结合所学,材料二中的“新思潮”是指哪场运动。根据材料二,概括胡适对“旧文化”的观点,并简要谈谈你对此观点的认识。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6 . 17-18世纪,中国和西方都出现了新的社会思潮,黄宗羲和孟德斯鸠分别是其重要的代表人物,清末,孙中山曾刊印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宣传革命,他对孟德斯鸠机器思想也推崇备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史料
故我之出而仕也,为天下,非为君也;为万民,非为一姓也。
缘夫天下之大,非一人之所能治,而分工之以群工。
夫治天下犹曳大木然,---------君与臣,共曳木之人也。
臣之与君,各异而实同耶。
——摘自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材料二 史观
黄氏之说,根本上不脱儒家思想理路,却将儒家政治、社会观推演为一更具民本精神之制度化蓝图---------若以为其所论仍与“现代”不谋而定其为无新见,则失于以“现代”事物为绝对尺度。
——赵绎峰《十七世纪中国政治、社会思想诉求的纬度》
材料三 史观
我们专注于两个主题——“传统”和“交流”——的研究,以此来理顺世界历史。这两个主题集中反映了人类发展得最重要的特征,概言之,他们可以对人类社会发展得原因做出解释。
——【美】杰里·本特刊《新全球史:文明的传承与交流》
(1)   据材料一、材料二,概括说明黄宗羲的思想中哪些“不脱儒家思想理路”,哪些又体现了“新见”。
(2)   材料二主张用什么犯非法去评价黄宗羲的思想?运用这一方法,评价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思想。
(3)结合黄宗羲与孟德斯鸠的思想在中国近代民主革命进程中的影响,谈谈你对材料三的认识。
2019-01-30更新 | 1538次组卷 | 19卷引用:内蒙古赤峰二中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国和西欧不同历史时期思想发展史

历史时期中国西欧国家
①公元前6世纪~公元前3世纪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出现,形成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古希腊涌现出普罗泰格拉、苏格拉底等人文主义思想家,形成了欧洲历史上的思想解放潮流。
②公元前3世纪~公元15世纪秦始皇:“焚书坑儒”
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朱元璋:科举以朱熹等“传注为宗”
公元4世纪末,罗马帝国规定:信奉基督教之外的异端为犯罪行为,反对教会就是反对帝国。
1231年天主教会设立宗教裁判所,对宗教异端进行侦查、审判和裁决。
③16世纪李贽:“夫天生一人,自有一人之用,不待取给于孔子而后足也。若必待取足于孔子,则千古以前无孔子,终不得为人能被代表。”马丁.路德:“我不接受教皇的权威,我的良心之系于福音。”“每个人都是自己的牧师。”
④18~19世纪严复指出封建君主皆为“大盗窃国”,主张国家属于人民,王侯将相是人民的公仆卢梭:“人民主权是至高无上的,必须有人们直接指使,不能被代表。”

(1) 据材料,比较中国和西欧不同历史时期思想发展史,概括各个时期相同的历史特征。       
(2) 根据材料概括“公元前3世纪~公元15世纪”中国和西方思想文化政策的相同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在目的和影响上的相似性。       
(3) 据材料概括李贽和马丁·路德的思想主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8~19世纪中西方思想家思想主张产生的原因有何不同。       
(4)综上,谈谈你对中西方思想发展演变的认识。

8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文艺复兴,从表面上看来,是欧洲思想文化界人士复兴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运动。在他们心目中,古代希腊、罗马是欧洲历史上的黄金时代……因此他们怀着一种复古的心情去挖掘古代遗产,力图恢复古典文化艺术,使之“再生”。这是“文艺复兴”一词的由来。但是,文艺复兴并非对古典文化“亦步亦趋”的简单模仿,而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创新。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

材料二   赎罪券的抨击,如一粒火种落在火药桶里,立刻燃起燎原之火。农民和平民把路德的反教会论纲当成是起义的信号,认为同一切压迫者算账的时候到了。人文主义者热烈地欢呼。贵族,甚至一部分诸侯,希望由此打破罗马教会的控制,没收教产。一时之间,“九十五条论纲”成了民族战斗的共同纲领。

——摘编自丁建弘《德国通史》

材料三   教权势力的顽固和疯狂,迫使新兴阶级的思想家抛开宗教外衣,投向公开的理性宣传。他们高唱“理性”的赞歌,向往“理性的王国”,提倡用理性作为衡量一切的尺度,把封建专制制度比作漫漫长夜,呼唤用理性的阳光驱逐现实的黑暗,消灭专制王权和贵族特权。他们强调只有科学才能使人正确认识自然,破除宗教迷信,从而增进人类的福利,建立自由、平等、民主的新社会。

——摘编自《法国通史简编》

(1)根据材料一,指出“文艺复兴”一词的由来,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如何理解文艺复兴并非简单模仿而是一种创新。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赎罪券的抨击立刻燃起了燎原之火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概括新兴阶级思想家的政治要求,并分析其反封建斗争呈现出的特点。

9 . 人文精神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

——普罗泰格拉


材料二   14世纪时,意大利中、北部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崛起的商人阶级由于拥有财富而创造了为财富服务的新思维,提出了关照人的生命与尊严的价值观。古希腊、古罗马文化的传统更多地保留在意大利。……而且意大利各城市同拜占庭、阿拉伯一直有着经济和文化上的联系。因此意大利人更容易接触古希腊手稿和艺术古迹。
材料三   18世纪启蒙学者高举理性与科学大旗,猛烈抨击宗教神学和封建专制主义,宣扬自由、平等、博爱、人权和法制,强调发展科学、张扬个性、追逐功利、享受生活、建立“理性王国”。
请回答:
(1)材料一包含的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是什么?
(2)据材料二,概括西方人文精神发展的条件。
(3)据材料三,概括启蒙运动对人文主义思想的新发展。
(4)请谈谈人文精神的不断发展对人类社会进步的影响。
10 . 追求人的自由是众多启蒙思想家思考的问题,在对这一问题的探讨过程中,法国的卢梭和德国的康德作出了重大的理论贡献。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一旦人民能够打破自己身上的桎梏而将它打破时,他们做得更加正确了。那是因为,人民依靠暴力而夺回了他们由于暴力而丧失的自由。……要寻找一种结合形式,使得它能以全部共同的力量来保卫和保障每个结合者的人身以及财富,并且因为这一结合而形成了每一个与全体相结合的个人又只不过是在服从自己本人,并依旧像往常一样地自由。

——卢梭《社会契约论》

材料二   康德主张,必须永远有公开运用自己理性的自由,并且唯有它才能带来人类的启蒙。自由并非放任自流、我行我素,它体现了人类道德和人类幸福的一致性,自由既是人的一种权利,同时也是一种责任。这种神圣的权利应该由“法律”来保证,使争取自由权利的努力不致被权势扼杀。……宪法应容许“最大可能的人类自由”,同时又使每个人的自由能够和其他人的自由相一致,并在适当的时候把“制度按照理念”建立起来。

——摘编自陈乐民《康德论启蒙》


(1)根据材料一,概括卢梭关于获得和保障自由的主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形成的经济、政治背景。
(2)根据材料二,康德认为启蒙的前提是什么?概括康德对“自由也是一种责任”观点的理解。
(3)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卢梭和康德“自由观”的历史作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