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1 道试题
1 . 十四世纪欧洲黑死病流行期间,由于教会的无能使得人们对其产生了怀疑,天主教会失去了其在精神文化上的领导地位,为更加现实的思考留出了空间,在这样的空间里成长出了理性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甚至科学的萌芽。由此可见,黑死病的冲击
A.使得人们摆脱了宗教信仰B.在一定程度上为文艺复兴作了准备
C.挑战了天主教会的创世说D.直接导致欧洲宗教改革运动的兴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对自由的追求是近代欧洲思想解放运动的重要目标。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处处提倡人性和人权,重新思考人和神的关系。他们认为人的情感和思想要摆脱神学的禁锢,尽可能走上一条自由发展之路。人文主义者指出天堂不在来世,而在现世。他们公开申明,追求个人的幸福和自由符合人性的要求。

——摘编自王斯德《世界通史》

材料二 路德的思想和教会成了自由的旗帜,因为路德的原则是每个人都是自己的牧师,他将直接与上帝沟通。这种开放的、可以按照自己心愿与神对话的信仰方式,使基督教徒获得了自由,特别容易在德国和欧洲流行开来。更为重要的是,新教置宗教和教会于政府行政和国家法律的掌管之下,从而消除了教会对于世俗权威的威胁,社会又恢复了它的秩序。

——摘编自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

材料三 在卢梭看来,权利绝不是建立在暴力和强权之上,而只能建立在自由的契约之上。因此,社会契约是一切政治自由与权利的来源。康德则认为自由的个体具备自己决定自己的性质,在理性世界中,自己的意志成为主人。自由既要求不受别人约束,同时又不去约束别人,自由需要服从于理性的“法则”和“要求”。

——摘编自徐大同主编《西方政治思想史》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思想主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文艺复兴运动在意大利兴起的原因。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所反映的马丁·路德的思想主张。据材料二,分析宗教改革运动在追求自由方面的进步。
(3)据材料三,概括卢梭和康德关于自由的观点。
2021-10-20更新 | 172次组卷 | 53卷引用:江苏省沭阳县修远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3月月考历史试题
3 . 文艺复兴初期的思想家彼特拉克说:“我自己是凡人,我只要求凡人的幸福。”这句话体现的核心思想是
A.蒙昧主义B.禁欲主义C.人文主义D.理性主义
2021-01-04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宿迁市泗洪县洪翔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暑期学情调研历史(必修)试题
4 . 当拿破仑问拉普拉斯,为什么在他的关于天体力学的文本中没有提及上帝时,这位伟大的数学家回答道:“陛下,我不需要那个假设。”这个故事告诉我们
A.理性主义使科学不再屈从于宗教B.人文主义者对宗教抱和解的态度
C.科学家们已经不相信上帝的存在D.宗教改革运动在当时并没有成功
5 . 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的教会组织改变了中世纪那种崇尚独处沉思和宣扬安贫禁欲的宗旨,以积极姿态介入到世俗生活中;并对各种社会问题倾注了更多关心。这表明
A.世俗权力逐渐高于教会神权B.教会主动应对社会的变革
C.上帝在人们心目中开始动摇D.人文主义思想己深入人心
6 . 意大利某一历史时期,有人用热情洋溢的笔触这样写道:“人是一个伟大的奇迹,他可以利用自然力,可以丈量大地与天空,也可以探测地狱的深浅。苍穹在他面前并不显高,地核在他面前并不显深.没有任何东西可以限制他的活动,因而他试图指挥——切,努力获得荣耀,他奋力要成为和上帝同样的荣耀者。”据此可知,当时的主流思潮是
A.人文主义B.现实主义C.理性主义D.浪漫主义
7 . 启蒙运动时期,孟德斯鸠批判中国专制,以此力证君主立宪制的合理性;伏尔泰则把中国描绘成宗教宽容君主开明的理想国度,并将其作为法国政治改革的蓝图。这表明了二者都
A.反对在法国实行君主制B.利用外来文化改造法国社会
C.致力于中西文化的融合D.认为中国落后世界发展潮流
2020-07-20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宿迁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测试历史试题
8 . 1516年,法国国王弗朗索瓦一世同罗马教皇利奥一世签订《波伦亚条约》。根据条约,法国国王有权任命教会的最高教职,有权向教会征税。1539年,弗朗索瓦一世下令国家文件统一由法文书写而不得用中世纪以来教士所用的拉丁文字。这些措施
A.揭开了欧洲宗教改革的序幕B.彻底推翻了罗马教会的统治
C.使法国摆脱了宗教神学束缚D.有利于法国封建王权的加强
2020-07-20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宿迁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测试历史试题
9 . 公元前6世纪,有古希腊哲学家提出:“认识既然是由我们的感觉与自然交互作用而产生,所以因人而异,视个人的感觉官能而有所不同。任何超人性的真理,连同宗教的真理都是不存在的。”由此可知,该哲学家
A.开始探讨人与自然关系B.认为真理是一种客观存在
C.主张“人是万物的尺度”D.提出“美德即知识”主张
2020-07-20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宿迁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测试历史试题
10 . 17世纪兴起的启蒙运动对人类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阅读材料:

材料   在走出中世纪的过程中发生了一场可以被命名为“解放的启蒙”的启蒙运动,或者说,18世纪的启蒙运动在实质上就是一次“解放的启蒙”。因为这场启蒙运动,人们开始把解放作为一项事业而加以追求,并围绕着这项事业而开展了各种各样的行动,缔造了工业社会的历史、创造出了辉煌的工业文明。对于18世纪的启蒙运动而言,其价值追求中的最为基本的内涵就是对人的肯定。是因为肯定了人,才要求否定“神”以及一切外在于人的压迫力量,呼吁人从所有束缚中解放出来,即打破一切枷锁。包括对自然界的征服,也属于解放的范畴。

——张康之《论解放的困境与历史选择再出发》


请回答:
(1)据材料指出启蒙运动的根本诉求及主要成就。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解放的启蒙”出现的背景。
(2)据材料并结合18、19世纪史实,以“解放的启蒙”为主题提炼观点,写一篇小论文。(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晰;220字左右)
2020-07-19更新 | 69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宿迁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测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