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74 道试题
1 . 在希腊人文主义起源和发展过程中,认为一切制度、法律和道德都是人为的产物,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判断标准,不应该强求一律的思想家是   (        
A.苏格拉底B.柏拉图
C.普罗泰格拉D.亚里士多德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以洛克为代表的自由主义过分强调权利的个体性,反对公共权力对公民美德的建构。但是共和主义却主张为了公共善与个体幸福,公共权力必须积极作为,加强公民美德教育,而不是等待个体的道德自觉;此外,自由主义主张个体权利的天赋性,共和主义的美国宪法却认为,个体对国家和他们所在的共同体所负的责任与义务更加具有优先性。当然,这并不意味着美国宪法的制订者完全摈弃了自由主义,受自由主义大环境的强势影响以及自由主义本身内在合理内核的存在,美国宪法共和主义不能也没有完全抛弃自由主义。制宪者即要反对自由主义的个体主义,又要保护自由主义对个体权利的适当诉求,以实现对自由主义的超越。

材料二 法、美共和国皆旧式的,今日惟俄国为新式的。吾人今日当造成一最新式的共和国。新式者何?即化国为家是也。人人当去其自私自利之心,同心协力,共同缔造。国家者载民之舟也,舟行大海中,猝遇风涛,当同心互助,以谋共济。故吾人今日由旧国家变为新国家,当铲除旧思想,发达新思想。新思想者何?即公共心。

吾人今日欲改造新国家,当实行三民主义。何谓三民主义?即民族、民权、民生之主义是也。民族主义即世界人类各族平等,一种族绝不能为他种族所压制。民权主义,即人人平等,同为一族,绝不能以少数人压制多数人。……即完全经济革命主义,亦即俄国之今日均产主义。

——摘编自1921年12月孙中山《在桂林广东同乡会欢迎会的演说》


(1)依据材料一比较近代西方共和主义与自由主义的区别。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孙中山发展法、美共和主义表现,并简要说明其对中国民主革命产生的影响
2020-01-04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赣州市宁都县2019年高三上学期期末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18世纪中期的《百科全书,或科学、艺术、工艺详解辞典》共35卷,撰稿者多为具有真知灼见的文化精英,提倡以进步去战胜谬误和偏见,代表着当时最高学术水平。这表明,《百科全书》的编撰有利于
A.科学摆脱宗教神学束缚而独立B.完成自然界认识首次理论综合
C.弘扬科学和理性推动思想解放D.传播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思想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苏格拉底说他一辈子除了考虑什么是正义,什么是非正义,并且实行正义和避免非正义以外,任何别的事情都没有做。柏拉图最重要的理论著作《理想国》主要讨论的就是正义。亚里士多德更关注什么样的正义是最现实和可能的。据此可知,这些主张
A.试图提升公民的道德素质B.源于对当时民主政治的反思
C.捍卫思想自由与民主权利D.致力于实现公民内部的平等
2019-12-25更新 | 717次组卷 | 22卷引用:江西省吉安市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模拟压轴历史试题
5 . 一般而言,中世纪的艺术家即使设计了一座大教堂或面彩色玻璃墙,都是匿名的,而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家哪怕设计了一个盐罐或烛台,都要署名。这一现象说明(       
A.艺术由个体创作转向了集体创作
B.艺术家的个性和艺术风格得以凸显
C.艺术创作的题材由以宗教为主转向以世俗为主
D.设计作品署名成为必须遵守的创作原则
2019-12-24更新 | 139次组卷 | 17卷引用:江西省宜春市丰城市第三中学2020届高三4月阶段评价历史试题
6 . 城市的生活与农村不同,市民脱离了土地,逐渐形成了与传统的价值观念相抵触的心理状态。他们主张宗教宽容,因为不敢和异教徒接触,必然会失去可观的利润;重视理性,因为对行情、国情不作冷静、理智的分析就会遭受破产;崇拜财富,因为财富给他们带来了荣誉和地位。据材料可知
A.新航路开辟后理性主义占据主导地位
B.人文主义是对市民思想的提炼和升华
C.工业革命后社会拜金主义思潮的兴起
D.商品经济的发展推动启蒙运动的发展
2019-12-10更新 | 611次组卷 | 23卷引用:江西省宜春市上高二中2019年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古希腊建筑虽然以神庙为主,但神庙外部所排列的柱子变化多端、形式多样,从不拘泥,甚至把人像变体为柱子的形式,如伊瑞克缇翁神庙南端的大理石石柱就是以少女像雕刻而成的。这反映了在古希腊
A.神庙建筑违背世俗需要B.建筑艺术蕴含人文精神
C.原始神灵逐渐淡出历史D.城邦政治影响建筑设计
8 . 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中明确指出:“把权威赋予人等于引狼入室,因为欲望具有兽性,纵然最优秀者,一旦大权在握,总倾向于被欲望的激情所腐蚀。”针对这一现象,18世纪设计出的解决方案是
A.推翻君主专制,建立民主共和
B.批判私有制度,实现社会真正平等
C.建立有效机制,实现权力制衡
D.削弱中央权力,实现公民直接民主
9 . 文艺复兴是近代西方重要的思想解放运动,胡适认为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中也有几次文艺复兴。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从历史上看,中国的文艺复兴曾有好几次。唐代一批伟大诗人的出现,与此同时的古文复兴运动,以及作为印度佛教的中国改良版的禅宗的产生——这些代表中国文化的第一次复兴。11世纪的伟大改革运动,随后出现的强有力的新儒家的世俗哲学,逐渐压倒并最终取代中世纪宗教,宋代所有这些重要的发展变化,可称为第二次文艺复兴。戏曲在13世纪的兴起,此后长篇小说的涌现,及其对爱情、人生乐趣的坦然颂扬,可称为第三次文艺复兴。

—— 胡适《中国的文艺复兴》

材料二   我说我们在北京大学的一般教授们,在四十年前——在四十多年前,提倡一种所谓中国文艺复兴的运动……不过我个人倒希望……叫它作“中国文艺复兴运动”。多年来在国外有人请我讲演,提起这个四十年前所发生的运动,我总是用Chinese Renaissance这个名词。Renaissance这个字的意思就是再生,等于一个人害病死了再重新更生。

—— 1958年胡适“中国文艺复兴运动”的演讲

材料三   一方面,不登大雅之堂的白话小说,成了中国文学史的重要内容;作为传统文化的民间文学,第一次真正进入了大学的学术殿堂。通过“整理国故”,对中国思想史的研究也取得了辉煌的成绩。另一方面,中国现代学术文化,几乎都是以这一时期为开端的,鲁迅的小说、梁启超和胡适等人的著作,实质上是都是“传统的创造性转化”。

—— 沈永刚《论五四新文化运动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批判和传承》

材料四   新文化时期的中国与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都面临着一个追求思想解放与社会变革的时代,这两个时代的社会精英们都完成了历史赋予的使命,在传统之中开辟出一片新的思想与文化。

——《文艺复兴与新文化运动的比较——基于文化现代化的视角》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归纳中国三次“文艺复兴”的主要表现。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中“中国文艺复兴运动”是什么?据材料三,理解这场运动为什么叫作“中国文艺复兴运动”?
(3)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两个时代的社会精英们所“开辟出一片新的思想与文化”的内涵分别是什么?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有学者认为,文艺复兴通过文学、艺术及其他形式对天主教会的腐败现象进行了淋漓尽致的揭露;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则是用神学的理论与话语表达自由、平等的人文主义思想。由此可知,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A.两者都摆脱了宗教的束缚B.后者的社会基础比较广泛
C.两者斗争的形式基本相同D.前者反封建的力度更彻底
2019-11-11更新 | 342次组卷 | 38卷引用:江西省上饶县中学2019届高三第八周半月考历史试题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