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52 道试题
22-23高三上·全国·单元测试
填空题 | 适中(0.65) |
1 . 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
(1)兴起:____年,马丁·路德撰写了著名的____,拉开了宗教改革的序幕。
(2)内容
①改革教义:人的灵魂获救靠自己的____,不靠繁琐的宗教仪式;上帝面前人人____
②改革教会:建立独立的____和廉俭教会,力主用____进行宗教活动。
(3)结果:形成了新教中的____派。
2022-08-23更新 | 113次组卷 | 2卷引用:纲要下册第四单元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知识手册】高中历史全册必背知识清单(中外历史纲要上册+下册)
22-23高三上·全国·单元测试
判断题 | 适中(0.65) |
2 . 人本思想体现到政治伦理上就是民本思想;
2022-08-21更新 | 80次组卷 | 1卷引用:第一单元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夯实基础】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备考《选必3·文化交流与传播》
22-23高三上·全国·单元测试
判断题 | 适中(0.65) |
3 . 文艺复兴兴起的根本原因是意大利丰厚的古希腊罗马文化积淀
2022-08-20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第四单元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夯实基础】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备考《中外历史纲要(下)》
22-23高三上·全国·单元测试
4 . 启蒙运动与中国

材料1   1617世纪的中国,新的经济形态还十分微弱、脆嫩,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先天不足,具有一种时代性的缺陷……孟德斯鸠、卢梭们则拿出了“三权分立”、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这样的资产阶级国家蓝图。这表明,中国明清时期的进步思想与18世纪欧洲启蒙思想属于两个不同的历史范畴。前者是中世纪末期的产物,后者是近代社会的宣言书。

——摘自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


(1)据材料和所学,指出中国明清进步思想与西方相比的缺陷。

材料2   “在这个地球上曾有过的最幸福的、并且人们最值得尊敬的时代,那就是人们尊从孔子法规的时代……在道德上欧洲人应当成为中国人的徒弟……孔子只诉诸道德,不宣传神怪,‘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是超过基督教义的最纯粹的道德。”

——伏尔泰《哲学辞典》《礼俗论》


(2)据材料和所学,指出伏尔泰崇拜孔子的原因。
2022-08-20更新 | 74次组卷 | 1卷引用:第四单元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夯实基础】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备考《中外历史纲要(下)》
22-23高三上·全国·单元测试
论述题 | 适中(0.65) |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启蒙思想是看世界的一个新角度,要求摒弃上帝启示和传统教条,强调理性和自然规律,并且相信人类有无限发展的可能。启蒙运动的影响深远,因此,18世纪被人们称为“理性时代”。

——【美】弗兰克·萨克雷、约翰·芬德林主编,史林译《世界大历史:1689—1799》


用史料证明材料中的观点
2022-08-20更新 | 85次组卷 | 2卷引用:第四单元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夯实基础】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备考《中外历史纲要(下)》
22-23高三上·全国·单元测试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   “他划着一支火柴本来是为了看清脚下的路,却点燃了整片森林”

——刘新利《欧洲文艺复兴史》


(1)文中“他”指谁?

材料2   下两图取材于德国著名画家卢卡斯·克拉纳赫创作于1521年的画作《从基督徒到反基督徒》。



(2)“基督将高利贷者从祭坛前赶走”是什么意思?

材料3   有学者:“路德开始是一个改革家,但最终却成为一个革命家。”


(3)结合材料和上图,思考学者为什么这么说?
2022-08-20更新 | 67次组卷 | 1卷引用:第四单元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夯实基础】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备考《中外历史纲要(下)》
22-23高三上·全国·单元测试
判断题 | 适中(0.65) |
7 . 文艺复兴把斗争矛头指向天主教会
2022-08-20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第四单元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夯实基础】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备考《中外历史纲要(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启蒙思想家强调,人们为保护自身利益和追求幸福而订立社会契约,为维护契约的权威就要制定强制性法律,法律既是维持人权的需要,它就只能是世俗的,而不是上帝意志的体现。由此可知,启蒙思想家(     
A.认为理性是立法的基础B.反对宗教信仰
C.受近代自然科学的影响D.强调个人利益
2022-08-07更新 | 420次组卷 | 24卷引用:欧洲的思想解放运动-纲要下-素养测评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1521年,马丁·路德面对皇帝、教皇使节和帝国议会各等级代表的指责,明确答复:“我既不信任教皇,也不信任宗教会议,因为他们经常出错和自相矛盾。只要我还不曾被《圣经》文字或清晰理性驳倒,我不能也不愿撤回任何话。”据此可知,马丁·路德(     
A.倡导科学精神B.否定教皇权威C.倡导社会公平D.否定《圣经》权威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思想家


伏尔泰


孟德斯鸠


卢梭

材料二   文献


美国《独立宣言》


法国《人权宣言》


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思想解放和社会变革的关系作简要阐释。(要求:围绕观点,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