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45 道试题
1 . 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潮强调人的价值,追求个性解放,反对神学迷信,主要是因为
A.新航路的开辟打破了“天圆地方”说
B.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突出了人的作用
C.宗教改革运动动摇了天主教会的地位
D.哥白尼“太阳中心说”创立
2016-11-27更新 | 320次组卷 | 63卷引用:2010年梅州市曾宪梓中学第一学期高二历史月考试题
2 . 古代东西方都注重人文主义,但二者差别极大。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古代人文主义者认为:在人与人之间应保持一种和谐的关系,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一个没有秩序的社会是危险的,会给社会成员带来灾难,提出一系列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礼法模式……要使“义”成为第一追求,认为它是人的根本价值所在,……而人民之间的交往需要一个基本的准则,应该真诚待人,不虚为欺诈。

材料二 公元前5世纪希腊哲学家、智者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普罗泰戈拉提出一个著名的命题:“人是万物的尺度”,认为事物的存在是相对于人的感觉而言的,人的感觉怎样,事物就是怎样。由此又断定“知识就是感觉”,主张只要借助感觉即可获得知识。他根据这种观点,对传统宗教神学提出了怀疑:“至于神,我既不知道他们是否存在,也不知道他们象什么东西”。

材料三 冯天瑜等著的《中华文化史》认为,中华传统文化在春秋战国时期表现为“以民本思潮和专制主义为两翼的百家争鸣的私学文化”;秦汉以后“定型为以儒学为正宗,兼纳百家、融汇释道的帝国文化”;而“在商品经济有较充分发育的基础上得以繁衍的市民文化,在清中叶以前的整个中国社会都相当幼弱。”

材料四   14到18世纪,是人类历史发展的重要转折时期。当欧洲文艺复兴运动兴起的时候,中国的理学逐渐地兴盛、发展,并占据统治思想地位;当欧洲发生宗教改革运动的时候,中国出现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当欧洲发生启蒙运动的时候,中国清代大兴“文字狱”。


请完成下面小题:
1.简要概括材料一中中国古代人文主义的主要观点。
2.根据材料二普罗泰戈拉的观点,概括这一时期人文主义的含义。
3.列举材料三中汉代和两宋时期“帝国文化”形成过程中儒学家们的独特贡献。
4.材料四中欧洲启蒙思想和明清之际的民主思想各自的前途命运迥异,试从政治、经济方面分析不同的原因。
2016-11-18更新 | 604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师大附中2011届高三10月月考试题(历史)
3 . 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智者学派把讨论的重点从认识自然转移到认识社会,提倡怀疑精神,反对迷信,强调人的价值、人的决定作用,其主要原因之一是
A.山多地少自然环境的制约B.城市国家开始逐渐形成
C.海外殖民扩张范围的扩大D.城邦民主政治的高度发展
4 . 西方学者认为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前3世纪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Axial Age),“人类意识”首次觉醒,对此理解准确的是(  )
A.在此之前人类对自然世界缺乏了解
B.苏格拉底特别强调人自身的价值和作用
C.中国用大一统方式推进了思想的发展
D.东西方都开始了对人和人价值的思考
2016-04-18更新 | 85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2016学年四川绵阳南山中学高二12月考历史试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4) |
5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智者开始了用人的眼光去观察世界的有益尝试,并从自己的新方法中得出了与以往不同的结论。尤其是以人的需求作为衡量事物的标准,为当时的民主制提供了理论根据,对当时流行的“神意说加以怀疑,它把 “人”作为研究的中心,是西方哲学人本主义的最初表现。
——《智者运动的实质及其时代精神》
材料二   在中世纪,理想的人应该是自卑、消极、无所作为的,人在世界上的意义不足称道。文艺复兴发现了人和人的伟大,肯定了人的价值和创造力,提出人要获得解放,个性应该自由。重视人的价值,要求发挥人的聪明才智及创造性潜力,反对消极的无所作为的人生态度,提倡积极冒险精神。重视现世生活,藐视关于来世或天堂的虚无飘渺的神话,因而追求物质幸福及肉欲上的满足,反对宗教禁欲主义。
——《略论欧洲文艺复兴的历史作用》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分析智者运动的积极作用。
(2)根据材料二,概括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的主要内容。
2016-08-10更新 | 66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2016学年海南国兴中学高二5月考会考模拟历史卷
2016高二·全国·课时练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6 . “当我说文艺复兴是一个表现的时代时,我的意思是说:人们不再满足于坐在那里当观众,而由皇帝和教皇告诉他们如何做、如何想。他们在生活舞台上充当演员,他们坚持要对自己个人的思想进行表达。”此话的作者认为文艺复兴的意义主要在于
A.彻底否定了神学的权威B.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C.破除了社会对教会的迷信D.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
2016-08-22更新 | 246次组卷 | 2卷引用:同步君 人教版 必修3 第2单元 第6课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7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伏尔泰说:“欧洲的王族和商人发现东方只晓得追求财富,而哲学家则在那里发现了一个新的精神与物质的世界。”他赞美孔丘“只诉诸道德,不宣传神怪”。他相信儒学是最好、最合人类理性的哲学,并以中国为理想国,提倡以中国文化为标准。……孟德斯鸠、卢梭则指出真实的中国根本不如尊孔人士想象和描述的那么美妙,他们对中国文化,尤其是无制衡的专制主义进行了猛烈的抨击和揭露。

——庞忠甲《论儒学的国际影响》

材料二   自西洋文明输入吾国,最初促吾人之觉悟者为学术,相形见绌,举国所知矣;其次为政治,年来政象所证明,以有不克守缺抱残之势。继今以往,国人所怀疑莫决者,当为伦理问题。此而不能觉悟,则前之所谓觉悟者,非彻底之觉悟,盖犹在倘恍迷离之境。吾敢断言曰:伦理的觉悟,为吾人最后之觉悟。

——陈独秀(《吾人最后之觉悟》▼)

材料三   与西方相比,中国启蒙不仅匮缺市民社会的根基和动力,而且没有西方式的孕育了现代性的传统资源可资利用。这样,当启蒙运动移植西方现代化价值并以其批判本土传统时,传统的抗拒和文明的冲突,都是西方内源性启蒙所未曾遭遇过的。

——《五四:未完成的启蒙》

材料四   与西方思想启蒙明显不同,从文字阐述到政治实践西方的思想启蒙一直把人的价值(文艺复兴)人的自由权利(启蒙运动)作为基本起始点,而且人的价值、人的自由权利也是西方思想启蒙的一般归宿。而中国的思想启蒙长期以来偏离了这个方向,人的价值、人的权利始终没有成为思想启蒙的起点和归途。

——《五四:未完成的启蒙》


(1)据材料一,概述欧洲启蒙思想家对儒学的态度有何不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两者之间的本质目的有何相似。
(2)材料二中,陈独秀认为“西洋文明输入吾国”后,国人的“觉悟”经历了三个阶段,请指出是哪三个阶段,并结合史实简要说明。
(3)据材料三说明近代中国思想启蒙为什么会遭遇“传统的抗拒和文明的冲突”?
(4)结合材料四和所学知识,说明近代中国思想启蒙“偏离了”“方向”的含义和原因?
8 . 思想文化反映了时代的变迁。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公元前399年,苏格拉底被雅典陪审法庭以亵渎神明和蛊惑青年的罪名判处死刑。他与他的弟子们都认为判决不公。当弟子们安排苏格拉底逃走时,他却认为,虽然逃走是一种正义,但审判过程符合雅典法律程序,遵守合法的判决也是正义的要求,而且是更大的正义,因为如果他不服从判决,就等于践踏法律,倘若人人都以自己认为的正义为借口而任意践踏法律,社会秩序将混乱不堪,城邦将无法存在。最终他选择在弟子面前饮下毒药,从容赴死。
——摘编自(古希腊)柏拉图《苏格拉底的申辩》等
材料二 中世纪后期,神学在西欧学校教育中的统治地位发生动摇,一些新设学校特别注重对学生德智体美的教育,古典文学和自然科学课程的地位明显提高。
——据《外国教育史》
材料三 在“光荣革命”到来之前,一个伟大的人发现了解释自然现象的钥匙。……人们觉得,理性也能打开人类事务之门。随后,洛克发表《政府论》,他指出:政治权力是每个人交给社会的自然状态中所有的权力,由社会委托给统治者,用来为他们谋福利和保护他们的财产。当统治者滥用权力,破坏而不是保护人民财产的时候,人民可以反抗甚至推翻它。
——据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等编写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苏格拉底的法制观念。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苏格拉底法制观念的历史价值。
(2)材料二反映了当时怎样的社会思潮?这一思潮出现的历史背景是什么?
(3)联系所学知识,写出材料三中“伟大的人”的名字及其所发现“钥匙”的重要意义。根据材料概括洛克的思想主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些主张的影响。
2016-02-22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2016学年四川德阳香港马会五中高二12月考历史试卷
9 . 西方人文精神起源早,发展曲折,内涵丰富,影响深远。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这一群优秀的人物中间所主张的学说是:这个有形的世界是上帝以爱来创造的,是在上帝心中先有的一个模型的仿制,上帝将永远是它的推动者和恢复者。人能够由于承认上帝而把他吸引到自己灵魂的狭窄范围以内来,但也能由于热爱上帝而使自己的灵魂扩展到他的无限大之中——这就是在尘世中的幸福。
——布克哈特《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
材料二     启蒙运动最重大的价值和意义在于它对人本身的彻底解放……要使人获得人身自由和思想自由。
——人民版必修三教材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与基督教之间的关系。
(2)据所学知识概括启蒙运动中思想家是如何从“人与国家”“人与自我”两个层面探索人类自由之道的。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4) |
10 . 此书被誉为“乌托邦”的开山之作,内容相当丰富,涉及神学、教育学、伦理学、心理学、政治学、艺术学,甚至优生学等许多问题,在人类思想史上有着不可忽视的地位。爱默生说它的价值足足抵得上一个图书馆的藏书。此书的作者是(       
A.苏格拉底B.老子
C.亚里士多德D.柏拉图
2016-04-21更新 | 144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届江西高安中学等九校高三下期联考文综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