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82 道试题
1 . 在伏尔泰的历史剧本《中国孤儿》中,男主人公的妻子伊达美说:“有什么贵和贱,又有什么主和臣,都不过一点虚荣定了一时的名分;天生来大家平等……要谋自己的善后,才是我们的职责。”伏尔泰在此表达了(     
A.对虚荣观念的批判B.对戏剧革新的探索
C.对君主制度的抨击D.对社会变革的追求
2022-07-15更新 | 161次组卷 | 2卷引用:山东省德州市平原县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模拟(二)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卢梭认为,人生而是自由的,国家只能是自由的人民自由协议的产物,如果自由被强力所剥夺,则被剥夺了自由的人民有权革命,以强力夺回自由。由此可知,卢梭意在主张(     
A.人民主权不可让渡B.以民主共和制代替封建制
C.君民之间自由平等D.利用契约保障个人的权利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孟德斯鸠认为“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以权力制约权力”。因此,他提出
A.天赋人权B.自由平等C.社会契约D.三权分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14世纪席卷欧洲的黑死病夺走了数千万人的生命,让人领略到生命的无常,也催生了一种新观念∶既然命运不可预见,上帝无从倚靠,那么唯一可做的,就是尽情享受生命的甜美果实;同时也促进了人格的觉醒,即人开始成为"精神的个体"。由此可知,黑死病客观上(     
A.推动了人文主义精神的诞生
B.使神学思想受到全面地冲击
C.加速了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
D.引发了宗教改革运动的兴起
5 . 18世纪的思想家认为应该把现代的社会生活加以理性化,并把他们的社会学理论建立在自然界事实的基础上,人类文化的权威不再是宗教宣扬的“信仰”,而是科学揭示的“自然”。这表明(       
A.文艺复兴推动社会生活理性化B.自然科学丰富启蒙精神的内涵
C.科学在启蒙精神的感召中兴起D.宗教改革改变了传统政治学说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从历史上看,真正有影响、有作为的哲学,都不是远离时代的哲学;而且,越是社会大变革的时代,越是哲学大发展的时代。如西方古代希腊、罗马时期的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近代启蒙运动和资产阶级革命前后的伏尔泰、卢梭、狄德罗等,都是产生于社会剧烈变革的时代,他们的思想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并对社会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摘编自丰子义《哲学要回应时代的呼唤》

材料二 欧洲思想的近代转型从14世纪的意大利文艺复兴开始,其后经历了16世纪的宗教改革、17世纪的科学革命等多个阶段,至终迎来18世纪启蒙运动的高潮,而其后果就是法国大革命,前后历时足足有五个世纪之久。

——摘编自陈方正《牛顿学说在欧陆的传播与启蒙运动的兴起》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举例说明哲学家的思想主张和其主张反映的当时的社会现实,并分析该时期哲学家思想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影响欧洲思想转型的主要因素。
7 . 随着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近代科学的发展,人们的思想得到进一步解放,启蒙运动应运而生。下列观点属于启蒙思想的是(     
A.美德即知识B.天赋人权C.因信称义D.君权神授
8 . 图1—图3是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文学三杰”的代表作品,他们作品的共同点是(       
A.宣扬人性自由B.挑战教皇权威C.反对宗教信仰D.构建理性王国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得益于17世纪的启蒙思想以及科学的世界观,18世纪见证了一场被称作“启蒙运动”的文化变革。启蒙运动不仅盛行于英国和法国,也在整个欧洲引起广泛的回响,它甚至穿越大西洋传播到了美洲殖民地,从而成为一场国际性的思想文化运动。这场运动对当时的社会、政治、宗教、道德等提出了深刻的批判,成为西方历史发展的一个转折点,并奠定了现代性的基石。

——摘编自武寅《简明世界历史读本》

材料二

17世纪,英国民主思想的火种被移民传入北美。“五月花号公约”带来契约思想,特许状带来了政府必须保卫地方特权的思想。18世纪,伏尔泰在《哲学通信》中对英国自由的描绘、对法国政治黑暗的抨击,受到北美人的欢迎。孟德斯鸠的《论法的精神》对英国政制的研究,引起北美思想家的重视,卢梭的《社会契约论》此时已相当流行。

——摘编自李永清《略论美国启蒙运动的思想渊源》


(1)据材料一,指出启蒙运动成为一场“国际性思想文化运动”的依据。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启蒙思想家对当时政治进行批判的主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以《独立宣言》和美国1787年宪法为例,说明启蒙思想对18世纪北美历史发展产生的影响。
10 . 不同时代的历史学家对世界历史的认识往往不同。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所著《历史》9卷,主题在于记述希波战争中希腊人的胜利,但其涉及的范围包括地中海地区、多瑙河外、两河流域、波斯,以及在此以北的草原地带,这大体上就是希腊人当时所知道的世界。司马迁所著《史记》,全书的主体是汉天子统治之下的中国,但其所记史事的地理范围,却扩及公元前2世纪中国人所知道的“天下”,这个“天下”东起朝鲜,西迄大夏、安息,几乎是亚欧大陆的一半。

——摘编于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古代史编》

材料二   中世纪基督教史学的世界,等于基督教传播所及的世界,异教土壤都是应受天谴的,理应排斥在沐受神恩的世界之外。中古时期伊斯兰历史学家心目中的世界,实际是伊斯兰教传播所及的世界,其周围地区不过是这个世界的化外而已。到了18世纪,伏尔泰著《风教通议》时,废洪水创世之说,从他当时认为最远古的中国讲起,并把欧、亚、非、英几大洲的国家和民族都写入历史。

——摘编自吴于廑《中国大百科全书·外国史卷》


(1)根据材料一,归纳希罗多德与司马迁对世界历史认知的共同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伏尔泰对世界历史认识的突破并分析其原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