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公元前399年苏格拉底被控诉不敬城邦认可的神灵而判处死刑;哲学家普罗泰格拉因在《论神》中说“不能断定神是否存在”,其著作被公焚;悲剧家欧里庇得斯也因“不敬神”被起诉,被迫离开雅典,客死异乡。对此表述最准确的是
A.神在雅典人心中地位提高
B.雅典民主政治制度的繁荣
C.人文精神并非是雅典主流思想
D.统治阶级利用神权来巩固统治
2019-06-23更新 | 1190次组卷 | 49卷引用:山东省淄博市高青县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下表反映了
国别代表主张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提出交换正义的概念。交换正义是人们进行交易的行为准则。
古罗马盖尤斯把债划分为契约与私权两大类。
荷兰格劳秀斯传播了经院学者的契约理论:恪守契约是至上性的原则。
英国霍布斯国家起源于契约。
德国康德通过国家契约建立欧洲的统一与和平及全世界的统一与和平。

A.契约精神是古今市场经济的本质特征
B.契约内涵随着时代发展不断拓展丰富
C.契约精神自古以来就是西方的主流思想
D.契约是关于国家和国家权力起源的学说
2019-05-29更新 | 1059次组卷 | 17卷引用:山东省淄博市实验中学2019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学习检测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孟子》中记载了孟子与其学生关于法律问题的讨论。学生问:“舜做天子后,假如其父杀人,舜的法官该怎么办呢?”孟子回答:“抓起来就行了。”学生又问:“难道舜不阻止法官吗?”孟子说:“舜怎么能阻止呢?法官是按职责办事。”学生问:“那舜又该怎么办呢?”孟子说:“舜应当放弃天子之位,毫不顾惜。然后偷偷也背上父亲逃到海边住下,一辈子都很快乐,把曾经做过天子的事情忘掉。”
——据《孟子》
材料二
公元前399年,苏格拉底被雅典陪审法庭以亵渎神明与蛊惑青年的罪名判处死刑。他与他的弟子们都认为判决不公。当弟子们安排苏格拉底逃走时,他却认为,虽然逃走是一种正义,但审判过程符合雅典法律程序,遵守合法的判决也是正义的要求,而且是更大的正义,因为如果拒服从判决,就等于践踏法律,倘若人人都以自己认为的正义为借口而任意践踏法律,社会秩序将混乱不堪,城邦将无法存在。最终他选择在弟子面前饮下毒药,从容赴死。
——摘编自(古希腊)柏拉图《苏格拉底的申辩》
(1)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概括孟子和苏格拉底的法制观念。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两种法制观念产生的社会背景及其共同的历史价值。
2019-01-30更新 | 5874次组卷 | 71卷引用:山东省淄博市淄川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4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柏拉图《会饮篇》中有一个故事:最初人类有三种人,男人、女人和不男不女的阴阳人。阴阳人体力和精力都非常强壮,因此图谋向诸神造反。宙斯需要想出一个两全办法,一方面要让人类活着,否则就没有人类对神的崇拜和牺牲祭祀;另一方面要削弱他们的力量,使他们不敢再捣乱。对材料最准确的理解是
A.认识到人的力量与价值
B.宣扬神本主义的宗教思想
C.批判当时希腊人的愚昧
D.否定人类对神的宗教信仰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德国哲学家黑格尔认为智者是希腊人的“启蒙者”,是以“智慧、科学、音乐、数学等教人”的教师,对智者哲学中积极部分给予了肯定。这主要是针对智者学派
A.向城邦公民传授参政知识
B.肯定人的价值,否定神的意志
C.将研究对象由神转变为人
D.鼓励雅典公民要积极参政
6 . 启蒙运动不仅倡导一些核心价值理念,而且还发展出一整套如何实现核心理念的制度安排;不仅讲自由、平等、博爱,还要讲如何建立一套制度来确保人民的权益和政治权力不被滥用。这体现出启蒙运动的特征是
A.追求个人独立自由
B.注重国家管理民主化
C.倡导依法治国理念
D.主张核心理念制度化
2017-02-27更新 | 515次组卷 | 25卷引用:山东省淄博市六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阶段考试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娜拉是1879年上演的戏剧《玩偶之家》的女主角。下面是她与丈夫海尔茂之间的对话:

娜拉:你认为我最神圣的职责是什么?

海尔茂:还用我告诉你吗?你的职责是相夫教子。

娜拉:我有其他同样神圣的职责。

海尔茂:不可能!你什么意思?

娜拉:我对自己的职责。

海尔茂:万事之首。你是一个妻子和母亲。

娜拉:我已经不再相信那些。首先我是一个人,和你一样的人。

——【挪威】易卜生《玩偶之家》(1879年)

(1)根据对话分析,娜拉与丈夫之间有何矛盾?反映了什么社会问题?

(2)与丈夫的矛盾不断激化,娜拉最后离家出走。你如何看待娜拉的这一举动?请说明理由。

8 . 路德认为,“信”不是外在修炼的结果,而是与之俱来的、是深深地植根于人的内在经验之中的东西。路德把最基本的宗教信条直接建立在个人内心之中,也就是说他在人的内心世界中发现了宗教。这一主张
A.使人获得精神上的自由和灵魂得救的自主权
B.把人从外在的善功和圣事的枷锁中解放出来
C.使天主教会及其神职人员失去了存在的必要
D.与宋明时期“陆王心学”的思想本质上一致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由于汉民族长期保持很高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于是不断增强了自我优越、惟我独尊意识。并产生了华夷观念,把周边民族或国家都视为落后的蛮夷。对待周边蛮夷国家,中国除要用强大实力使之“畏威”之外,更应以“德惠”使四夷倾心内服,按照儒家学说,中国君主与其它各国君主的关系,只能是天子与诸侯的君臣关系,外国来使均为朝贡者,故没有形成平等国家间的外交理念和外交礼仪。因此,古代中国统治者认为自己不需要外交,无需常设的外交机构,只是由礼鄙和理藩院分别办理海道和陆路往来的各国事务,到了明清时期,这种以朝贡为主要表现形式的宗藩体制最终形成。
就在以中国为中心的区域性宗藩国际关系体制最终形成之际,以欧洲为中心的近代外交体制也得到确立.1648年召开的威斯特伐利亚国际会议,首次以条约形式确立了常设外交使节制度。18世纪,欧洲各国开始在政府部门序列中,设立专门负责主管本国外交事务的外交部。1625年,荷兰国际法学家格劳秀斯出版《战争与和平法》。他以自然法为理论基础,阐述了无须各国特别同意的国际法规则,对当时的各种外交行为作了尽可能的规范。此后,国际法和外交规范不断得到充实和丰富。     
——摘编自王红续《中国外交从宗藩体制向近代体制的转型》
材料体现出16世纪至18世纪中西外交的多种不同。请至少指出三点不同并概括说明其形成的原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