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8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孟子》中记载了孟子与其学生关于法律问题的讨论。学生问:“舜做天子后,假如其父杀人,舜的法官该怎么办呢?”孟子回答:“抓起来就行了。”学生又问:“难道舜不阻止法官吗?”孟子说:“舜怎么能阻止呢?法官是按职责办事。”学生问:“那舜又该怎么办呢?”孟子说:“舜应当放弃天子之位,毫不顾惜。然后偷偷也背上父亲逃到海边住下,一辈子都很快乐,把曾经做过天子的事情忘掉。”
——据《孟子》
材料二
公元前399年,苏格拉底被雅典陪审法庭以亵渎神明与蛊惑青年的罪名判处死刑。他与他的弟子们都认为判决不公。当弟子们安排苏格拉底逃走时,他却认为,虽然逃走是一种正义,但审判过程符合雅典法律程序,遵守合法的判决也是正义的要求,而且是更大的正义,因为如果拒服从判决,就等于践踏法律,倘若人人都以自己认为的正义为借口而任意践踏法律,社会秩序将混乱不堪,城邦将无法存在。最终他选择在弟子面前饮下毒药,从容赴死。
——摘编自(古希腊)柏拉图《苏格拉底的申辩》
(1)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概括孟子和苏格拉底的法制观念。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两种法制观念产生的社会背景及其共同的历史价值。
2019-01-30更新 | 5875次组卷 | 71卷引用:浙江省湖州市湖州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2 . 某学者评价启蒙运动说:“‘进步’实际上已经成为哲学家的一种意识形态,他们坚信自然科学将会让人类更有力地支配整个世界,而人类理性则引领每个人走向自由,并建立起一个繁荣、公正、平等的社会。”引文所想表达的深层含义是
A.理性思考引领社会进步B.哲学意识支配世界繁荣
C.近代科学追求王权公平D.启蒙运动倡导阶级平等
2019-01-30更新 | 2449次组卷 | 64卷引用:2014届浙江省岱山县大衢中学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卷
3 . 赫乔韦尔斯认为“他们反对教皇不是因为他是世界的宗教领袖,而是因为他不是这样的领袖;因为他本应该是他们的精神领袖,而他却是一个富有的世俗君主。”由此可见宗教改革从本质上说是
A.反教皇的宗教斗争B.反封建的政治斗争
C.反君主的民主革命D.反宗教的民族革命
2020-07-18更新 | 1414次组卷 | 166卷引用:浙江省宁波市第三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
4 . 思想解放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一个重要因素。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黄宗羲主张限制君权,其理论依据却是依据古礼制,不脱离天理之说与纲常伦理之教,却正是源于主流思想儒学,并没能真正解决反专制、限君权的理论基础问题。其思想存在着无法摆脱的内在自相矛盾,缺乏理论的自治性,只是一种对旧理论作并无新哲学基础的阐发。

而启蒙思想之反专制思想是基于新勃兴的理性主义思考,其限制君权的手段不是恢复古制,而是采取新的手段——分权而达到制衡的目的,其理论基础是卢梭的社会契约论中强调的人民主权说,其最基本的价值观乃是天赋人权说。启蒙思想是理性主义的重大发展……并非经由旧的统治思想

——天主教思想的异端发育而出——丁翀《源头活水来自哲学高度》

材料二有历史学家称,启蒙运动是一个英国问题,又有历史学家认为启蒙运动是一个法国问题,还有人认为启蒙运动本质上是一个德国问题

——刘建伦《文化史模块教学的几点反思》

材料三“通过一场革命或许很可以实现推翻个人专制以及贪婪心和权势欲的压迫,但却绝不能实现思想方式的真正改革;而新的偏见也正如旧的一样,将会成为驾驭缺少思想的广大人群的圈套

——康德(1724——1804年)


请回答:
(1)概括材料一的两个观点,分别说明其产生的经济根源。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黄宗羲限制君权的思想主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角度分别指出“英国问题”“德国问题”的各自的时代背景,并指出“本质上是个德国问题”的含意。
(3)指出据材料三康德所说的这“一场革命”应该可以指向中国近代史的哪次革命?20世纪初中国又是怎样解决康德提出的这个问题的?
2017·浙江·一模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前4世纪,“对近世文明影响最大最深的四个古老民族——中国、印度、以色列、希腊都在差不多同时猛抬头,迈开了大步”。这一时期东西方先哲的下列主张中,与中庸思想不具有相似之处的是
A.孔子:“过犹不及”“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B.亚里士多德:“凡行为共有三种倾向,其中两种是恶,即过度和不及”
C.印度的释迦牟尼:“避免两种极端,即理性自觉”
D.苏格拉底:“美德即知识”“未经考察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
6 . 西方人文精神经历了起源、发展等几个时期,长期影响着西欧社会的精神文化生活。下列这些人文思想主张,按其提出的先后顺序排列应为
①“人是万物的尺度”
②肯定人的欲望,讴歌人性
③自然权利学说
④人是自由平等的,应该独立思考,理性判断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③
C.②③①④
D.④③②①
17-18高三上·浙江·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加试题】西方某著名人物曾发表演说:“一场严肃的祷告,同样可以在草屋中或者猪圈里进行。……有说话声音的地方,就是上帝的所在、他的家。即便是金碧辉煌的教堂,他如不在那里说话,就说明他不住那里。……只有在最后一个穷人得到照应后,才能考虑兴建教堂。至于教堂的建造、风格和装饰都无关紧要。”据此判断,该演说者最有可能是
A.罗马教皇朱理二世B.宗教改革家马丁·路德
C.浪漫主义作家雨果D.建筑师布鲁内列斯齐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他(亚里士多德)的卓越贡献主要是开创了逻辑学、物理学、生物学和人文科学等学科。作为一个百科全书式的伟大学者,他试图找到自然界和人类生活各个方面的秩序。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材料三 布拉曼特借鉴了布鲁内列斯奇的大穹顶,但又向前跨进了一大步……不仅在造型上更有表现力,同时也在教堂室内形成了更丰富的空间层次,比之佛罗伦萨大教堂的空间更胜一筹。其室内空间既有几个不同的区间,又宛转流通,统领在中心的主穹顶之下,整体性非常之好,其设计更富有想象力。……如果非要找一个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性形象的话,穹顶可以是一个答案,尽管穹顶这一形式并非诞生于这一时期。
——方晓风《完美的穹顶——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的创新路径》
(1)根据材料一,概括亚里士多德教学内容上所涉及的领域。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亚里士多德教育思想对近代西方社会发展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分析罗马大斗兽场是如何把希腊和罗马的建筑艺术融合为一体的?产生了怎样的艺术效果?
(3)布鲁内列斯奇和布拉曼特分别为哪两大建筑设计了穹顶?根据材料,概括布拉曼特设计的穹顶的特点。
2016-11-27更新 | 135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2016学年浙江台州中学高二上第三次统练历史卷
9 . “唯有一种法律,就其本性而言,必须要有全体一致的同意,因为政治的结合乃是全世界上最自愿的行为。”这段话最有可能出自
A.《十二铜表法》B.《权利法案》
C.《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D.《社会契约论》
10 . 卢梭在《社会契约论》中说:“亚里士多德在他们之前也说过,人根本不是生来平等的,而是有些人天生是做奴隶的,有一些人天生是来统治的,亚里士多德当然是对的,可是他却因果倒置了……”这反映出了卢梭
A.主张天赋人权B.宣扬人民主权说
C.肯定社会契约论D.承认古希腊奴隶制在当时的合理性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