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1 道试题
1 . 伏尔泰是一个自然神论者,提倡对不同的宗教信仰采取宽容的态度,他终生与宗教偏见作斗争,但又认为宗教作为抑制人类情欲和恶习的手段是必不可少的。伏尔泰的主张(     
A.适应了工业革命的需求B.维护了法国大革命成果
C.意在宣传宗教神学思想D.是理性主义的客观反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15世纪中期,意大利的许多城市都颁布了“禁奢条例”,企图限制人们的过度消费,特别是在女性的服饰和宴会的用度方面。但是强烈的虚荣心让人们无视这些法律的存在,每当上流社会大摆筵席或是举办各种社交活动时,宾客们的穿戴总是争芳斗艳,琳琅满目。这反映了当时(     
A.人文主义思潮盛行B.人们普遍追求奢侈
C.文艺复兴运动扩展D.法律成为一纸空文
3 . 意大利著名的建筑师和建筑理论家阿尔伯蒂(1404-1472)认为,人只要拥有足够的胆量,是可以战胜命运的;人不是生来虚度光阴的,而是应当积极地创造丰功伟业。同时代的意大利学者费其诺则主张人可以通过沉思默想的“出世”生活使自我提升,从而与上帝沟通。他们都强调(     
A.反对禁欲B.政治启蒙C.追求财富D.人文精神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18世纪,欧洲出现“中国热”。伏尔泰把孔子的儒家学说看作他心目中的自然神论,认为这种以遵循自然规律为原则的“理性宗教”足以取代盛行于西方的带有迷信色彩的“启示宗教”。伏尔泰这样认为主要是为了
A.促进思想解放B.为新教作舆论宣传
C.否定君主政体D.推动中西文化交流
2022-03-21更新 | 441次组卷 | 46卷引用:河南省郑州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入学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彼特拉克于1345年别出心裁地给古代罗马演说家、政治家西塞罗写了一封信。彼特拉克在信中写道:“相信我,西塞罗,如果您知道我们今天的状况,您会哭的,无论您身处天堂的第几层抑或是厄瑞玻斯暗界,您都会哭的。”这封信主要表达了彼特拉克
A.憎恨教会情绪B.着力复兴罗马文化C.推动宗教改革D.主张建立理性王国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6 . 在希腊神话中,主神宙斯、海神波塞冬等英雄都有浪漫主义幻想,经常进行海外掠夺,到人间寻欢作乐,以实现个人价值为荣。这反应希腊
A.强调公民中的精英治国B.缺失理性主义精神
C.城邦至高无上地位衰落D.具有人文民主思想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下表所示为古希腊部分哲学家及其主张。表中信息反映了古希腊哲学
哲学家主张
泰勒斯(约前624~前546年)水是万物的本原
赫拉克利特(约前544~前483年)火是世界的本原,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
苏格拉底(约前469~前399年)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

A.具有唯物主义特征B.推动了民主政治发展
C.研究视角不断变化D.奠定了西方哲学基础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有学者认为,16世纪开始的欧洲宗教改革把基督教社会按统治者的宗教偏爱而划分,把世俗和宗教权威合到一起,因而把世俗制度扩大至整个民族。同时,人们不仅知道有其他种族的人民,而且也知道有各种不同的语言、趣味、文化习惯和宗教。这说明欧洲宗教改革后
①产生了各种新兴的基督派别   ②实现了人与社会的双重觉醒
③出现教会从属于国家的趋势   ④形成了中央集权的民族国家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马丁·路德认为,用音乐敬拜上帝也是礼拜仪式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能够带给所有人快乐。为此,他花费了很多时间来制作音乐。1526年后,音乐已成为路德教派扩大影响的重要秘诀之一。马丁·路德的主张和做法
A.有利于人文主义思想的传播B.推翻了罗马教会的神权统治
C.促进了浪漫主义音乐的兴起D.推动了资产阶级革命的高涨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宗教改革后的新教伦理把获利视为上帝对于选民的期望,不仅鼓励人们通过勤奋劳动获得财富,而且把劳动获利看作是远离罪恶和堕落的手段之一。新教伦理
A.体现了资本原始积累的罪恶B.有利于封建民族国家的形成
C.打破了天主教会的精神独裁D.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进步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