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87 道试题
2021·全国·模拟预测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1 . 苏格拉底经历了雅典民主制的辉煌时期,又目睹了其衰败的景象。他把雅典政治、法律、道德衰落,归结为人本身。他认为人们丢失了正义和美德,必然引起国家和社会的堕落。这表明苏格拉底
A.反思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弊端B.对理性精神的崇尚和追求
C.开启了人文主义思想之源D.认为人是衡量政治的尺度
2021-05-07更新 | 186次组卷 | 4卷引用:2021年高考历史押题预测卷(新课标Ⅲ卷)01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他认为:“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以权力约束权力。”“任何两个权力都不能集中在一个人或一个机关手上。”上文中的“他”是
A.伏尔泰B.孟德斯鸠C.亚当·斯密D.卢梭
2021-05-06更新 | 180次组卷 | 3卷引用:【新东方】【2021.5.19】【SX】【高三下】【高中历史】【SX00171】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对于16世纪的宗教革命,有人曾这样比喻:“教会原本是教徒与上帝的接线员,于是借助这个垄断地位教会大发横财。但自此以后,人人自带直拨上帝的‘热线’了。”材料反映最主要的是
A.否定信仰上帝B.宣扬教会至高无上
C.倡导废除教阶制度与宗教仪式D.挑战教会权威
2021-05-06更新 | 160次组卷 | 4卷引用:【新东方】【2021.5.19】【SX】【高三下】【高中历史】【SX00171】
4 . 下图是某校举办的一场东西方文化展览的一部分。下列对这两位思想家的共同之处分析正确的是
A.都是资产阶级对君主制的猛烈抨击
B.都批判君主专制,主张推行民主
C.都是工业化浪潮在思想领域的反映
D.都促成本国爆发浩大的社会革命
5 . 亚里士多德指出:“人是趋向城邦生活的动物,城邦存在的目的是为了优良的生活。”“凡人由于本性或由于偶然而不归属于任何城邦的,他如果不是一个鄙夫,那就是一个超人。”他主要强调的是
A.公民与城邦密不可分B.公民地位高于城邦
C.城邦赋予了公民权利D.公民直接参与政治
2021-05-06更新 | 341次组卷 | 3卷引用:东北三省三校(哈师大附中、东北师大附中、辽宁省实验中学)2021届高三三模文综历史试题
2021·全国·二模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对欧洲人来说,曾经存在过的古希腊和罗马是他们的幸运所在,文明之光正是来自于这些被废弃的文化瑰宝。在以意大利本族语创作的作品中,但丁不仅仅批评了中世纪教堂的愚蠢与腐败,还指出了其不应该压抑在古希腊和罗马时期达到完美顶峰的人的本性。这一时期人文主义的主要观点是“重新发现、解读和吸收古希腊罗马语言、文学、知识和价值观的精华”。文学家们充满活力地为思考辩护,提倡市民人文主义。在人文主义者看来,带着完美的肉身和思想超越到来生是非常重要的事情。人文主义的目标是创造全面的人,这种人集合智力与体力上的优秀,有能力在几乎任何情况下做出高尚的事情。学者在古希腊和罗马的作品中寻找人文主义的光辉思想,然后表达对于被教堂所控制的社会生活的失望。……文学领域里的这场声势浩大的运动明显地撼动了教皇的统治地位。

——摘编自包曙光《文学作品阅读中不可忽视的背景因素:以文艺复兴与启蒙运动的比较为例》

材料二   胡适一直将“五四”新文化和新文学运动称之为中国的文艺复兴。他将中国的文艺复兴的内涵丰富为检视传统和创造新质两方面,不仅包括文学运动和语言运动,还有整理国故、思想变革、新人生观、发展学术和科学研究等内容。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陈独秀对传统的批判、胡适“大胆假设”的怀疑思维、鲁迅批判吃人礼教,都带有“启蒙的色彩”。白话文运动也是“明白清楚的启蒙精神的流露”,它没有深奥的哲学和形上学的思辨,“有破坏而无建设,有现实而无理想,有清浅的理智而无浓厚的情感,唯物,功利,甚而势利”。它是移植的文化运动,是未能得到自然发育的民族主义运动,其文化精神已渐见结束。

——摘编自王本朝《“文艺复兴”与“思想启蒙”——“五四”新文学运动的身份认同》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家在文艺建设方面的基本主张,并分析其产生的社会影响。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文艺复兴时期文学家的文艺建设主张相比,近代中国的新文学运动所呈现的不同特点并分析其原因。
2021-04-28更新 | 70次组卷 | 1卷引用:学科网2020-2021学年高三大联考-5月大联考历史试题(新课标Ⅲ卷)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对欧洲人来说,曾经存在过的古希腊和罗马是他们的幸运所在,文明之光正是来自于这些被废弃的文化瑰宝。在以意大利本族语创作的作品中,但丁不仅仅批评了中世纪教堂的愚蠢与腐败,还指出了其不应该压抑在古希腊和罗马时期达到完美顶峰的人的本性。这一时期人文主义的主要观点是“重新发现、解读和吸收古希腊罗马语言、文学、知识和价值观的精华”。文学家们充满活力地为思考辩护,提倡市民人文主义。在人文主义者看来,带着完美的肉身和思想超越到来生是非常重要的事情。人文主义的目标是创造全面的人,这种人集合智力与体力上的优秀,有能力在几乎任何情况下做出高尚的事情。学者在古希腊和罗马的作品中寻找人文主义的光辉思想,然后表达对于被教堂所控制的社会生活的失望。……文学领域里的这场声势浩大的运动明显地撼动了教皇的统治地位。

——摘编自包曙光《文学作品阅读中不可忽视的背景因素:以文艺复兴与启蒙运动的比较为例》

材料二   胡适一直将“五四”新文化和新文学运动称之为中国的文艺复兴。他将中国的文艺复兴的内涵丰富为检视传统和创造新质两方面,不仅包括文学运动和语言运动,还有整理国故、思想变革、新人生观、发展学术和科学研究等内容。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陈独秀对传统的批判、胡适“大胆假设”的怀疑思维、鲁迅批判吃人礼教,都带有“启蒙的色彩”。白话文运动也是“明白清楚的启蒙精神的流露”,它没有深奥的哲学和形上学的思辨,“有破坏而无建设,有现实而无理想,有清浅的理智而无浓厚的情感,唯物,功利,甚而势利”。它是移植的文化运动,是未能得到自然发育的民族主义运动,其文化精神已渐见结束。

——摘编自王本朝《“文艺复兴”与“思想启蒙”——“五四”新文学运动的身份认同》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家在文艺建设方面的基本主张,并分析其产生的社会影响。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文艺复兴时期文学家的文艺建设主张相比,近代中国的新文学运动所呈现的不同特点并分析其原因。
2021-04-28更新 | 140次组卷 | 1卷引用:学科网2020-2021学年高三大联考-5月大联考历史试题(新课标Ⅰ卷)
8 . 18世纪之前,圆帽主要在英国平民中流行,之后流行于上流社会。1739年,《绅士杂志》批评年轻的绅士将他们的服饰降低到仆人等级,绅士的穿着像马夫,参加议会的大贵族的服饰像农场主一样没有品位。据此可知
A.服饰变迁体现了等级观念的淡化B.平民与上流社会价值观念趋同
C.服饰变迁反映了工业革命的发展D.民主政治发展推动了服饰变迁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16世纪,拉伯雷在《巨人传》中详细描述了巨人高康大受教育的过程及他对儿子庞大固埃的教育理念。高康大在包诺克拉特的教育下经过不懈的努力掌握许多理论和实践知识,最终成为一个道德、知识、身体全面发展的人。这一理念
A.奠定了宗教改革的理论基础B.推动了资产阶级革命的高涨
C.重申了启蒙运动的思想内容D.体现了文艺复兴的思想内涵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10 . 1519年,路德在莱比锡参加辩论会,他的对手是艾克,此人在辩论中引证权威言论,其中包括教皇敕令、宗教会议决议、早期基督教领袖著述等,想借此压倒路德。据此可知,艾克
A.强调信仰自由B.主张民族认同
C.倡导宗教宽容D.维护教皇权威
2021-04-24更新 | 97次组卷 | 1卷引用:皖豫名校联盟体2021届高三第三次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