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66 道试题
1 . 以下史实与结论的逻辑关系对应正确的是
选项史实结论
A苏格拉底提出“知识即美德”标志着逻辑学从此创立
B薄伽丘撰写《十日谈》揭露了教会的腐化,肯定了人的价值
C马丁﹒路德发表《九十五条论纲》全面否定了罗马教会的统治
D孟德斯鸠发表《论法的精神》使理性批判哲学确立了人类的主体地位

A.AB.BC.CD.D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公元前6世纪,古代希腊出现了第一批史学家与史学著作;史学家又称记事家。人在记事体的史学叙述里面,从史诗中的神仆上升为历史的主体和历史的创造者。下列对这一时期古希腊史学的评析,正确的是
①民主政治兴起影响了历史编撰             ②史学的发展与人文思潮相一致
③史书的撰写是以叙事为基础的             ④反对宗教,弘扬唯物主义哲学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下图镶嵌画描绘了柏拉图与学生讨论问题的情景。下列关于古希腊哲学的说法,正确的是
A.资本主义萌芽出现是古希腊哲学产生的经济基础B.其代表人物包括苏格拉底、柏拉图和查士丁尼等
C.西方先哲初步用理性思维方式认识和解释世界D.柏拉图等人的主张推动古代雅典民主政治的确立
4 . 下列材料体现了
A.禁欲主义B.理性主义C.分权制衡D.民族主义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5 . 苏格拉底说:“我的母亲是个助产婆,我要追随她的脚步,我是个精神上的助产士,帮助别人产生他们自己的思想。”苏格拉底以传授知识为生,做一名不取报酬也不设馆的社会道德教师,他的任务就是整天到处找人谈话,讨论问题,探求对人最有用的真理和智慧。这体现了他致力于
A.传授辩论、演说、修辞等技巧B.用知识和理性去认识和解释世界
C.培养知识渊博的社会道德教师D.破除封建神学对人们的思想束缚
6 . 思想家弗吉里奥(1349—1420)在《论绅士风度与自由学科》一书中提出:为了培养身心全面发展的人,要施以通才教育,要重视对青少年知识、才智和能力的广泛性培养。但同时又强调,培养全面发展的“完人”,并不是要求学生精通所有学科,而是如何使受教育者身心均衡发展。弗吉里奥的教育主张
A.开启了人文主义的教育先河B.反映了文艺复兴以人为本的理念
C.打破了教会垄断教育的局面D.体现了启蒙运动自由平等的思想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孔子针对礼崩乐坏、社会动荡,就伦理和政治重建问题提出自己的主张,他提出“克己复礼”,主张恢复西周时期的礼乐制度。而柏拉图的《理想国》中说:“正义就是在国家中做正当的事,当每一个个人只作一种对国家有关的工作,而这个工作又是最适合他的天性时,这个国家就有了正义。所以这样一来,每个人不必兼做多种职业,而是各人做特殊适合的工作,……”。由此可见,孔子和柏拉图二人主张共同点是
A.强调等级,重建有序社会B.恢复国家社会的繁荣
C.构建民主和谐的社会D.重构社会道德价值观
2021-04-02更新 | 252次组卷 | 3卷引用:北京市平谷区2021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8 . 有学生对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历程作了如下概括,按其出现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人权对抗教权,信仰即可得救   ②人文与理性之源,树立人的尊严
③人性对抗神性,追求现世幸福   ④理性对抗专制,描绘未来社会蓝图
A.①②③④B.②③①④C.①④②③D.②③④①
2021-04-01更新 | 422次组卷 | 3卷引用:北京市丰台区2021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9 . 有学者说:“若就经济角度而言,18世纪的欧洲显然是首开先河的英国之欧洲,但就思想文化角度而言,18世纪的欧洲则无疑是法国之欧洲。”材料中所说英国、法国开先河的事件是(     
A.确立君主立宪制、文艺复兴B.工业革命、文艺复兴
C.工业革命、启蒙运动D.确立君主立宪制、启蒙运动
2021-03-23更新 | 518次组卷 | 17卷引用:北京市丰台区普通高中校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10 . 中、法两国都有着优秀的文化传统。17世纪的中国出现了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三大著名思想家,18世纪的法国则涌现出了伏尔泰、卢梭、孟德斯鸠等举世闻名的大启蒙思想家。中、法两国思想家在思想上的共同点是
A.倡导理性主义,批判封建教会B.反对君主专制制度
C.主张法律面前人人平等D.变革政治制度,实行君主立宪
2021-03-22更新 | 323次组卷 | 55卷引用:北京北大附中香山学校2018-2019学年高二第一学期期中测试历史试题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