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1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1 . 美第奇家族在意大利佛罗伦萨是人尽皆知的名门望族,在13世纪称霸佛罗伦萨并统治近400年。美第奇家族不仅捐赠资金给艺术家,还从世界各地搜集了大量艺术品为艺术家的创作提供灵感,从而提升艺术家的审美品位。美第奇家族的做法在当时
A.为文艺复兴提供了一定助力B.使佛罗伦萨成为世界艺术中心
C.实现了人文精神的社会普及D.有利于宗教改革的深层次转型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2 . 希腊远古神话传说中的主人公大都是半神半人的英雄,他们试图战胜自己被预定的命运,为他们认为值得捍卫的东西而献身。在战场上他们的功绩可能招致死亡,但即刻获得的名誉和声望却会让后世永记在心,广为传颂。这些英雄形象
A.植根于特殊的地理环境B.成为理性与正义的化身
C.是雅典民主政治的写照D.孕育着早期的人文精神
2022-04-13更新 | 271次组卷 | 5卷引用:安徽省黄山市2022届高三二模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3 . 15-16世纪,欧洲北方涌现出大量表现荒野图像的宗教题材画。早期艺术家笔下的荒野是个恐怖的地方,人们处于自然力的肆虐下期待上帝的垂怜。16世纪初期,一批批尼德兰、德意志地区的画家涌入意大利学习其艺术精华,人们终以自主的姿态走入荒野之中,与自然和上帝分庭抗礼。这反映了
A.人类主体意识的增强B.意大利新风格与中世纪文化传统相结合
C.宗教改革运动的兴起D.浪漫主义绘画风格在欧洲北部逐渐流行
2022-04-08更新 | 412次组卷 | 7卷引用:安徽省滁州市定远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5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14~16世纪欧洲发生的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是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促使人类历史向近代迈进。下列对二者共同点认识正确的是
A.反对天主教会的愚昧统治B.崇尚人文理性,讲求科学
C.坚持王权高于教权D.批判神学思想
2022-04-08更新 | 538次组卷 | 30卷引用:2011届安徽省名校高三第一次大联考文综历史卷
5 . 下图为15世纪建成的佛罗伦萨大教堂,该建筑主体由红、白、绿三种颜色的大理石组成,在古典柱式风格上穿插了曲面和椭圆空间,使每一个形体宛若天成,让人产生愉悦之情。该建筑风格
A.抒发了浪漫情怀B.突出了理性和谐
C.体现了教权至上D.表达了纷华靡丽
2022-04-07更新 | 203次组卷 | 4卷引用:安徽省马鞍山市、滁州市2022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1721年,孟德斯鸠写道“如果我是这个国家的君主,我就要关掉咖啡馆,因为这些地方很容易让人们的头脑发热。我宁可看到他们在小酒店里喝得醉醺醺的,至少他们不会做出对自己有害的事情,但是咖啡带给他们的狂热,对国家的未来而言,会让他们变得危险。”孟德斯鸠意在说明
A.法国君主反对咖啡馆宣传启蒙思想
B.咖啡馆推动启蒙思想的广泛传播
C.咖啡馆的存在不利于社会健康发展
D.咖啡馆使法国专制制度走向瓦解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布克哈特指出“当意大利人摆脱中世纪的文化枷锁以后,他们需要一个导师来帮助他们认识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意大利人在古典文化中找到了这样一个导师,所以文艺复兴不是要复古,而是要把古典文化加以改造,以适合自己的需要。”该学者旨在强调文艺复兴
A.使意大利摆脱中世纪文化枷锁B.是社会转型时期的思想工具
C.是意大利人对古典文化的热衷D.开辟了资本主义发展新时代
2022-04-03更新 | 396次组卷 | 3卷引用:安徽省阜阳市太和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保罗·肯尼迪在《大国的兴衰》中认为:“1660年以后,(欧洲)各国不再为跨国利益、宗教信仰而战了,他们对战争或和平的决断,越来越多地受“国家利益”所左右。各国在一场战争中曾是对手,但下一场战争又成为盟友。”这一变化表明近代欧洲
A.宗教在政治中已不再发挥作用B.宗教改革后民族国家意识加强
C.战争成为解决争端的最终手段D.国家利益是对外政策唯一依据
9 . 众多中外学者认为:牛顿力学革命作为英国启蒙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孕育了18世纪的时代精神,为法国启蒙运动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源和方法论基础。牛顿力学革命孕育的18世纪时代精神”是
A.启蒙、批评B.科学、理性C.自由、民主D.革命、独立
2022-03-29更新 | 218次组卷 | 4卷引用:安徽省芜湖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或多或少地继承了中世纪城市文学的形式、题材、手法,表达了一种时代的新思想。如薄伽丘的《十日谈》取材于中世纪的民间传说、城市文学等。由此可知,中世纪的文化
A.彰显了积极进取的时代精神B.植根于久远的历史传统
C.影响了文艺复兴运动的风格D.适应了新兴阶级的需要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