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0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一书中指出:“宗教改革并不意味着铲除教会对日常生活的控制,而毋宁说是以一种新的控制形式取代了旧的控制形式”。 作者认为宗教改革
A.促进了西欧资本主义发展B.没有摧毁天主教会的权威
C.强化了对世俗生活的干预D.阻碍人文主义向纵深发展
2 . 伏尔泰相信政治权力及国家领导权应该由少数人即富人掌握,希望“开明”君主能动手消灭封建制度,建立君主立宪。卢梭理想中的国家是一个小型民主共和国,要求在这个共和国里实行直接民主,他攻击英国议会制度,认为人民主权不能被代表。这反映了
A.启蒙思想呈现丰富性和复杂性B.共和制优于君主立宪制
C.启蒙思想影响了后世政权设计D.两者代表不同阶级利益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1559年天主教会制定了《禁书目录》,然而这一目录却成为了欧洲出版商印刷出版的清单。这反映了
A.教会强化思想专制B.人文主义的发展
C.欧洲文化日益繁荣D.教会统治的瓦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北半球的气候自14世纪开始转寒,在1470~1520年形成一个“冰河期”…然后就是黑死病(鼠疫)……人们曾想过无数的宗教活动,希望通过忏悔和祈祷来避免瘟疫的继续蔓延,但这都无济于事。这可以用来佐证
A.西欧国家民众的信仰危机开始出现
B.文艺复兴兴起得益于天主教会的日趋衰落
C.宗教改革是欧洲多种因素影响的结果
D.启蒙运动发生主要催化剂是瘟疫广泛传播
2020-05-04更新 | 341次组卷 | 18卷引用: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重点中学2020届高三6月模拟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5 . 薄伽丘的《十日谈》以反封建教会的故事开始,却以封建说教结束。这反映了薄伽丘
A.作品缺乏新颖性B.固守传统道德
C.思想具有保守性D.宗教信仰虔诚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苏格拉底在嚷嚷的公民大会中被处死,极大地刺激了柏拉图。为此,柏拉图在《国家篇》中竭力倡导专家治国.把知识和权力融为体,并坚信“少敷”道德和知识精英统治的合理性、正义性。这说明柏拉图
A.开始萌生现代民主模式的思考B.主张根本改变城邦政治的模式
C.寻求规避直接民主弊端的途径D.坚决维护贵族阶层的政治特权
2020-04-30更新 | 305次组卷 | 4卷引用: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重点中学2020届高三6月模拟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美国史学家威尔杜兰在其著作《卢梭与法国》中写道:“卢梭所指的民主一词的意义,很难归入政治或历史所指的范围。……实际上他所喜好的‘选举的贵族政治’,就是我们所称的代议制民主政治。”这主要表明
A.西方代议制蕴含着卢梭思想B.卢梭的民主思想具有时代性
C.卢梭推崇的民主背离其本意D.民主政治是卢梭研究的对象
8 . 14世纪的某意大利学者说:“上帝教导人们,我将你们造就为有灵性的生物……那么,作为一个自由和自豪的塑造者,就按你们自己所喜欢的形式去塑造你们自己吧!”在此,该学者
A.强调了上帝万能思想B.宣扬了人的自主精神
C.提倡自由的宗教观念D.批判了宗教权威地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9 . 伏尔泰的《风俗论》被称为“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本世界史" ,开卷以东方文明为首,“第一次,欧洲的标准是由非基督文明的业绩来度量的,欧洲必须学会从外部来审视自身”。可见,《风俗论》的创作
A.改变了欧洲人原有的世界观B.体现了理性主义的历史观
C.加快了东西方文明间的交流D.表现出对东方文明的反思
2020-04-19更新 | 144次组卷 | 2卷引用:安徽省100所名校2020届高三攻疫联考文综历史试题
10 .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共同具有思想解放的性质,然而两者要实现的目标却有所差别。文艺复兴的目的在于走出中世纪,走向现代文明;宗教改革则是上层建筑领域的一场变革,目的在于开创现代意义上的民族国家”。这反映了
A.中世纪向近代社会转型的阶段性变化
B.文艺复兴为宗教改革奠定了思想基础
C.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作用领域的局限
D.两场运动在不同领域产生的特殊影响
2020-04-17更新 | 680次组卷 | 52卷引用:安徽省黄山市2019年高三一模检测文科综合历史试卷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