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0 道试题
1 . “人是能够随心所欲的改造自己的。”反映了
A.肯定人的价值及其创造性的思想
B.资产阶级自私自利的思想特性
C.人文主义藐视宗教的作用
D.提倡追求物质生活幸福的思想
2018-01-02更新 | 105次组卷 | 19卷引用:文艺复兴练习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德国哲学家黑格尔认为智者是希腊人的“启蒙者”,是以“智慧、科学、音乐、数学等教人”的教师,对智者哲学中积极部分给予了肯定。这主要是针对智者学派
A.向城邦公民传授参政知识
B.肯定人的价值,否定神的意志
C.将研究对象由神转变为人
D.鼓励雅典公民要积极参政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亚里士多德说:“个体只有在属于雅典时,其存在才有意义。不属于雅典的个体非鬼即兽。”据此判断亚里士多德
A.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
B.认为集体利益高于一切
C.属于古希腊智者学派
D.主张社会精英统治雅典
2018-06-19更新 | 56次组卷 | 2卷引用:2018年9月16日 《每日一题》人教必修3-每周一测
4 . 文艺复兴时期《十日谈》以讲故事的形式,描绘了意大利社会生活的画面。它着意刻画的是“人”,而不再是虚无缥缈的“神”。对此的正确理解应是,该著作
A.主张进行宗教改革
B.提倡追求物质享受
C.强调了人的价值
D.批判了封建君主制
5 . 颜回认为“一箪食、一瓢饮”能够修得高尚品德,就是幸福;土改后,中国人认为幸福就是“三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儿”;改革开放后,很多人把财富的多寡看做幸福与否的标准;19世纪的西方,享乐幸福论流行;当今西方“帮助他人,实现个人价值”被很多人当作个人幸福的体现。对古今中外幸福观说法正确的是
①中国人从重精神逐渐到重物质
②西方人的幸福观贯穿着人文精神
③现代化的发展是推动人们追求物质的重要因素
④中国人追求的是真正的幸福而西方人追求的是虚无的幸福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018-04-16更新 | 143次组卷 | 3卷引用:《2018-2019学年同步单元双基双测AB卷》人教版 必修三 第二单元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B卷
6 . 智者学派对政治哲学理论的最大贡献是在西方政治哲学史上第一次提出了自然与法律之间二元对立的问题。文德尔班认为,自然与法律之间的对立是“希腊启蒙时期最有代表性的概念结构”,它“不仅具有解释事物起源的原则意义,而且具有价值估计的规范意义或标准意义”。这不能说明智者学派
A.发现各个城邦的法律具有鲜明的地方特征,因而对法律的信念动摇
B.认为一切制度、法律和道德都是人为的产物,因此约束力是相对的
C.要求突破法律、习俗等限制,试图在自然律令下肯定人的平等权利
D.重视人的作用,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
2018-04-21更新 | 161次组卷 | 2卷引用:考点29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高考全攻略之备战2019年高考历史考点一遍过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柏拉图《会饮篇》中有一个故事:最初人类有三种人,男人、女人和不男不女的阴阳人。阴阳人体力和精力都非常强壮,因此图谋向诸神造反。宙斯需要想出一个两全办法,一方面要让人类活着,否则就没有人类对神的崇拜和牺牲祭祀;另一方面要削弱他们的力量,使他们不敢再捣乱。对材料最准确的理解是
A.认识到人的力量与价值
B.宣扬神本主义的宗教思想
C.批判当时希腊人的愚昧
D.否定人类对神的宗教信仰
2017·浙江·一模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8 . 路甬祥说:“科学的认知价值,曾经而且依然体现在对人类思想解放的推动。”在17世纪,科学对“人类思想解放的推动”主要表现为
A.促进启蒙运动的发生
B.突破经典,提出相对论
C.推动了人文主义的产生
D.否定权威,证明地圆说
2017-09-08更新 | 276次组卷 | 2卷引用:2020届高考(通用版)历史一轮复习单元练习卷: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和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
9 . 普罗泰格拉和苏格拉底的思想的最大差异在于
A.肯定人的价值
B.鼓励公民积极参政
C.法律高于一切
D.道德与人性的关系
10 . 人是万物的尺度,对此最准确的理解是
A.神是不存在的,人是万物的主宰和中心
B.由人所制定的法律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C.人的价值和尊严是至高无上的
D.人都是平等的,所有人的自然需求都是一样
2018-03-13更新 | 133次组卷 | 4卷引用:《2018-2019学年同步单元双基双测AB卷》人教版 必修三 第二单元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B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